微信分享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活动分享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活动详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约820万人死于癌症,预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面对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癌症,全球的科学家们在不断的研发各种抗肿瘤药物,从最初的激素治疗到顺铂、卡铂以及紫杉醇、喜树碱类药物的接连问世,全球抗肿瘤领域的药物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2011年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盐酸埃克替尼上市,实现了抗肿瘤新药从零到有,从仿制到创新的巨大突破,中国正式步入了创新药物研发之路。面对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的癌症,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加快新药研发,已刻不容缓。21世纪,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突破创新,使得癌症治疗已从“无药可用”迈向了“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高峰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院士担任大会主席, 带领我们一起去探索世界肿瘤医学发展前沿科研与创新,大会围绕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免疫药物开发以及基因疗法,细胞治疗工艺研发与生产、细胞治疗临床进展与产品研发、创新药开发新进程与新技术等方面,会议历时2日,汇聚300+行业专家,力邀15+权威学者,共同搭建产学研一站式合作交流平台。

 

会议时间:2021年10月22-23日

会议地点:杭州和达希尔顿逸林酒店

酒店地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大道600号


热点话题:

肿瘤治疗差异化及精准化开发策略

选择性CDK9抑制剂GFH009的发现与临床开发

AR靶点:从肿瘤到新冠

PROTAC药物研发平台和进展概述

国内靶向抗肿瘤药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中的转化策略

新一代抗CML新药HQP1351的研发

浅谈跨国药企CMC创新管理与未来展望

靶向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发展

肿瘤治疗的精准与挑战

从战略合作角度谈创新药开发布局策略

创新药CMC的研发

胃肠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临终关怀之爱与陪伴


指导单位: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杭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  瑞博(杭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成都特威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会会药咖 新药创始人俱乐部 医药时间 药闻天下  浙江省药品MAH转化平台 药创汇研学院

媒体支持:药脉通&趣学术 前途汇 药事杂谈

会议组织架构以最新发布信息为准


活动门票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暂无可售门票
发票申请

1618279214(1).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发票信息

活动嘉宾
  •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院士
    马大为院士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副主编,Nat. Prod. Rep., Adv. Syn. Catal.,Chem. Asia J.,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等国际杂志的顾问编委等职务。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排名第三; 2007,排名第一)。获得的其它奖励和荣誉包括: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8),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 (1999),施维亚青年药物化学家奖 (1999),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 (1999),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0), 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 (2005),礼来科研成就奖 (2006),药明康德生命化学一等奖 (2007),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8), 上海市科技精英 (2009), ACS Cope scholar award (2018) , 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2018) 等。
  •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院士
    丁健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2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兼任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浦东新区科协主席等。 丁健院士带领团队在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药物作用机制探索和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的16个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I期至III期不同研究阶段。其中,6个候选新药同步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研究,2个抗肿瘤新药正在申请新药上市。完成10余个候选新药成果转移转化,合同额逾20亿元。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00余项,其中已授权国内外专利近120项。在Cell、Cancer Cell、Molecular Cell、Cell Res、Hepatology、Nat Commun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重大奖项十余项。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所长谭蔚泓院士
    谭蔚泓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所长
    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学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兼任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教授。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20多年。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纳米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任美国化学会JACS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 CCS Chemistry,ACS Nano、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杂志编委和副主编。曾任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副主编。 谭蔚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他在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H-index 137,引用近64,000多次。2014-2019连续六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研究成果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美国化学会Florida杰出贡献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9年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2019年生物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2005年当选美国AAAS Fellow,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被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院士
    王广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 197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1995年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 “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在国内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体系,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促进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现代化与中药国际化进程。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42篇,SCI他引5423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唯一)。
  •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丁克教授
    丁克教授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
    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至200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密西根大学任Research Investigator;2006年3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16年6月调入暨南大学药学院,组建了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先后获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终期评估优秀)、“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南粤百杰培养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2015-2017年担任MedChemComm副主编;2018年起担任J. Med. Chem.副主编;2015年当选为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丁克教授课题组重点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及与结构的药物设计为技术,设计和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为精准药物研发提供物质基础。近年来,已有5项1.1类新药项目实现转移转化,其中2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丁克教授共主持国家、部省和市级项目20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和J. Med. Chem.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多项成果已转移转化。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尹莉芳教授
    尹莉芳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先后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本科、硕士)、药代动力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学习,2006年、2014年借调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工作。担任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审评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同行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2014年),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简称“333工程”)第四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3年)。 一直致力于制剂学新技术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才办十余项,主持企业项目五十余项,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200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中国药学会-石药集团青年药剂学奖(2009年),在缓控释制剂、固体制剂方向产业化经验丰富,获得20余个新药证书或者临床批件,与成都蓉药集团四川长威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缓控释制剂联合试验室”。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30项,获得授权7项,专利权转让3项。参编药剂学、药剂学实验等教材,发表SCI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专利授权七项。
  •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董事长童友之博士
    童友之博士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董事长
    北京大学化学硕士、美国康纳尔大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药理学博士及博士后,曾长期在美国的高等院校和药物研发公司工作, 2012 年入选国家级人才,2015年入选姑苏领军人才,2016年获得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 他一手创办的开拓药业,是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市姑苏重大创新团队领军企业,于2020年5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939.HK),公司深耕新型冠状病毒、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脱发治疗等领域,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
  • 上海领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冯焱博士
    冯焱博士
    上海领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冯焱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桑迪亚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药物研发企业从事过新药研发,有近20年新药临床前研发和管理等经验。主导和参与过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抗凝血等多种疾病领域新药的临床前研发,并且帮助将多个候选化合物推进到临床阶段,其中包括SGLT2抑制剂Bexagliflozin 和 JNK1 抑制剂 CC-90001等。
  •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兰炯博士
    兰炯博士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美国Traid Therapeutics Inc、Neurogen Corp、诺华和上海恒瑞,2013年加入扬子江药业,先后出任扬子江药业上海海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兰炯博士拥有20年余年科研及工业界从业经验,其制药领域涉及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方向,拥有丰富的药物研发与开发经验,并作为发明人主导开发16个临床候选化合物和多个临床前化合物,曾先后在国外领先杂志发表论文和专利80余篇。
  • 德琪医药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梅建明博士
    梅建明博士
    德琪医药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梅建明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肿瘤疗法临床研发经验,他领导或直接参与了近10个药物的40多个1至3期的临床试验,涵盖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全球临床研发,主导开发过的药品包括REVLIMID (lenalidomide)、 VIDAZA (azacitidine) 、POMALYST (pomalidomide) 、IDHIFA (enasidenib)等。2013年1月所主导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磅新药REVLIMID得到中国食药监总局的上市批准,该药物2017年全球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
  • 诺华全球医药研发 (中国)总监冯向东博士
    冯向东博士
    诺华全球医药研发 (中国)总监
    有机化学博士 (Ph .D.),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柏林 ) 全球诺华药品技术研发部领导团队成员,负责该门在中国的 业务 战略发展和运营,同时在 CMC 层面。
  •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李盈博士
    李盈博士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化学博士。曾先后任职于默克、阿斯利康等知名跨国药企,拥有15年大型药企与初创公司药物研发、商务拓展与后期项目合作管理从业经验,2018年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2017年加入贝达药业至今,带领贝达战略合作团队负责公司项目引进、商务合作以及技术转让工作,促进公司与国内外先进药企合作,扩充公司产品线,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迄今已完成超过10项战略合作与投资项目,其中包含最近刚刚结束的与美国Agenus公司总计1.35亿美金的PD-1与CTLA-4单抗项目的引进。合作项目中从北京天广实引进的MIL60于今年6月获得NMPA上市申请受理,从益方药业引进的BPI-D0316项目,与君实合作开发特瑞普利与CM082联合用药项目处于临床注册研究阶段,预计均可于2022年底前在中国上市。
  •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闻丹亿博士
    闻丹亿博士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大学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及病理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3年博士后研究,哈佛医学院BWH医院任2年讲师。曾经在美国千僖制药、百健制药工作12年。2007年,回国加盟上海睿智化学,从零组建生物部,并任副总裁。2011年,创建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肿瘤精准医学的平台建设和转化医学服务。 闻丹忆博士应邀担任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讲座教授,上海科技大学企业导师。“药学进展”编委;中国药促会创新研发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研发协会(SDDA)前执行主席;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PDX学组常务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肝胆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陈锦飞
    陈锦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留学德国乌尔姆大学血液/肿瘤科(综合肿瘤科):Research Fellow 任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委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CA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CA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ACA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胃癌标志物协作组组长、CACA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CACA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 Network Open”和“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973”子课题的20多项科研课题
  •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树功
    方树功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爱与陪伴理念和方法的分享者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 2012年与300多名义工共同创建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 2015年与212名爱心人士共同创建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 2016年与36个城市的组织联合成立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 面对临终老人惧怕死亡,需要心灵慰藉的社会需求,方树功和十方缘义工志在为全国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灵呵护服务,使老人在宁静祥和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目前全国108个城市207个老人心灵呵护组织十多万名义工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养老机构、临终关怀医院和社区里重症、临终老人提供心灵呵护服务,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服务老人10多万人次,参与服务义工20多万人次
  • 多禧生物 董事长赵永新博士
    赵永新博士
    多禧生物 董事长
    赵永新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偌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后完成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KSCC)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研究生院。随后在美国梦山都公司、Pharmacia和美国ImmunoGen公司从事靶向癌症药药物研发工作15年。赵博士在靶向单克隆抗体-药物共轭体(ADC)药物国际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曾作为核心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参与了上市药物T-DM1以及同12家跨国药企在ADC创新药物的设计、研发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合作工作。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多款ADC专利技术及项目转让给多家跨国药企。赵博士于2013年初同原公司的几位上下游合作的资深科学家全职回国创办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一代高效低毒ADC药物研发工作。其公司研发的新一代ADC药物在动物体内外疗效和安评实验中多项指标超过预期。目前赵博士为多禧生物申报了22项世界知识产权专利,十多个专利已进入6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赵博士是美国“J. Med. Chem.”,“ACS Med. Chem. Lett”和“Bioconj. Chem”期刊经常性审稿人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生物医药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的评审工作。
  • 珃诺生物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英伟文博士
    英伟文博士
    珃诺生物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珃诺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AMP技术平台,珃诺生物开发了一系列全球创新的小分子药物。英博士曾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Synta Pharmaceuticals担任研发化学副总裁兼学术带头人、Synta执行委员会成员。在任期间,发起并领导了多个肿瘤药物开发项目,包括三期临床化合物ganetespib和二期临床化合物PEN-866。 作为一名多产的猎药人,英博士在药物开发方面的经验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候选化合物优化,生物验证实验开发,运作支持IND的研究,申报IND,与医院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临床试验的管理以及公司战略规划。
  • 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从新博士
    梁从新博士
    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药物设计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梁博士先后在美国的大小公司(Sugen,Pfizer)和著名Scripps Florida研究所担任药物化学部主任,并作为科学创始人于2006年创立Xcovery公司,开创了VIC新药研发模式。梁博士有近30年新药设计和开发经验,先后发明多个国际著名创新药。主要有:(1)在Sugen(后被辉瑞收购)担任药物化学部主任期间,作为主要发明人,成功研发治疗胃癌和肾癌的抗癌新药舒尼替尼,该药于2006年在欧洲和美国获批上市,年销售10亿美元以上。(2)作为Xcovery首席科学家和恩莎替尼化合物的唯一发明人,主导开发了该第二代ALK抑制。其中国权益卖给贝达药业,目前已在中国上市。预计2021年底在欧美申报上市。(3)梁博士现担任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作为化合物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了TLL-018,世界首个高活性、高选择性TYK2/JAK1双抑制剂,以及高光制药管线中的其它化合物。
  • 百力司康共同创始人、董事长 & 首席执行官魏紫萍博士
    魏紫萍博士
    百力司康共同创始人、董事长 & 首席执行官
    百力司康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的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专注于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有二十多年在美国跨国生物制药公司主管创新药药学开发的经验,有把数个生物药物从最初的研究性成果推进为获批上市新药的宝贵经历。曾任职于美国Novavax、阿斯利康MedImmune、百时美施贵宝和强生生物制药公司。领导团队参与了四十多个生物创新药的开发和产业化,包括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重组蛋白、抗体偶联物、融合蛋白、免疫毒素,以及重组蛋白和病毒疫苗,其中已有九个产品获批上市。参与撰写美国药典治疗型单克隆抗体药物指导原则。发表30多篇刊物文章、专利、书籍章节和80多篇在美国和国际会议科学文摘和演示文稿。 魏紫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拥有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为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CBA)的前会长(2014-2015)和理事。
  • 真实世界研究部,医学总监王文婕  博士
    王文婕 博士
    真实世界研究部,医学总监
    2018-至今: RWE医学总监/资深医学经理 ,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 真实世界研究PMed-Trial数据库的建立,并负责相关项目的执行管理 负责PMed-Trial 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质谱流式( CyTOF )和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技术平台的前期建立,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 活动日程
    2021-10-22
    2021-10-23
    2021-10-22
    09:00-09:05

    论坛 主席  开场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马大为院士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10-22
    09:05-09:30

    领导致辞

    2021-10-22
    09:30-10:10

    细胞药代动力学在新药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广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10-22
    10:10-10:30

    茶歇

    2021-10-22
    10:30-11:00

    新一代抗CML新药HQP1351的研发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克教授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
    2021-10-22
    11:00-11:30

    选择性CDK9抑制剂GFH009的发现与临床开发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兰炯博士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21-10-22
    11:30-13:00

    午餐  午休

    2021-10-22
    13:00-13:30

    浅谈跨国药企CMC创新管理与未来展望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冯向东博士
    诺华全球医药研发 (中国)总监
    2021-10-22
    13:30-14:00

    PROTAC药物研发平台和进展概述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冯焱博士
    上海领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2021-10-22
    14:00-14:30

    新药研发中的转化策略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文婕 博士
    真实世界研究部,医学总监
    2021-10-22
    14:30-14:50

    茶歇 

    2021-10-22
    14:50-16:00

    圆桌讨论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马大为院士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广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克教授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赵永新博士
    多禧生物 董事长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梁从新博士
    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英伟文博士
    珃诺生物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魏紫萍博士
    百力司康共同创始人、董事长 & 首席执行官
    2021-10-22
    16:00-16:40

    靶向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发展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谭蔚泓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所长
    2021-10-22
    16:40-17:20

    肿瘤治疗的精准与挑战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健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2021-10-23
    08:30-09:00

    肿瘤治疗差异化及精准化开发策略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梅建明博士
    德琪医药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21-10-23
    09:00-09:30

    AR靶点:从肿瘤到新冠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童友之博士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董事长
    2021-10-23
    09:30-10:00

    胃肠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陈锦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
    2021-10-23
    10:00-10:20

    茶歇

    2021-10-23
    10:20-10:50

    从战略合作角度谈创新药开发布局策略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李盈博士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2021-10-23
    10:50-11:20

    创新药CMC的研发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尹莉芳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2021-10-23
    11:20-11:50

    临终关怀之爱与陪伴

    嘉宾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方树功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2021-10-23
    11:50-13:30

    午餐

    2021-10-23
    13:30-15:10

    医药港小镇参观 (小镇客厅   肿瘤基础所   瑞博杭州研发 )

    论坛 主席  开场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马大为院士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副主编,Nat. Prod. Rep., Adv. Syn. Catal.,Chem. Asia J.,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等国际杂志的顾问编委等职务。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排名第三; 2007,排名第一)。获得的其它奖励和荣誉包括: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8),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 (1999),施维亚青年药物化学家奖 (1999),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 (1999),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0), 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 (2005),礼来科研成就奖 (2006),药明康德生命化学一等奖 (2007),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8), 上海市科技精英 (2009), ACS Cope scholar award (2018) , 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2018) 等。

    领导致辞

    细胞药代动力学在新药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广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 197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1995年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 “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在国内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体系,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促进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现代化与中药国际化进程。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42篇,SCI他引5423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唯一)。

    茶歇

    新一代抗CML新药HQP1351的研发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克教授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
    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至200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密西根大学任Research Investigator;2006年3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16年6月调入暨南大学药学院,组建了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先后获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终期评估优秀)、“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南粤百杰培养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2015-2017年担任MedChemComm副主编;2018年起担任J. Med. Chem.副主编;2015年当选为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丁克教授课题组重点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及与结构的药物设计为技术,设计和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为精准药物研发提供物质基础。近年来,已有5项1.1类新药项目实现转移转化,其中2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丁克教授共主持国家、部省和市级项目20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和J. Med. Chem.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多项成果已转移转化。

    选择性CDK9抑制剂GFH009的发现与临床开发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兰炯博士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美国Traid Therapeutics Inc、Neurogen Corp、诺华和上海恒瑞,2013年加入扬子江药业,先后出任扬子江药业上海海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兰炯博士拥有20年余年科研及工业界从业经验,其制药领域涉及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方向,拥有丰富的药物研发与开发经验,并作为发明人主导开发16个临床候选化合物和多个临床前化合物,曾先后在国外领先杂志发表论文和专利80余篇。

    午餐  午休

    浅谈跨国药企CMC创新管理与未来展望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冯向东博士
    诺华全球医药研发 (中国)总监
    有机化学博士 (Ph .D.),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柏林 ) 全球诺华药品技术研发部领导团队成员,负责该门在中国的 业务 战略发展和运营,同时在 CMC 层面。

    PROTAC药物研发平台和进展概述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冯焱博士
    上海领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冯焱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桑迪亚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药物研发企业从事过新药研发,有近20年新药临床前研发和管理等经验。主导和参与过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抗凝血等多种疾病领域新药的临床前研发,并且帮助将多个候选化合物推进到临床阶段,其中包括SGLT2抑制剂Bexagliflozin 和 JNK1 抑制剂 CC-90001等。

    新药研发中的转化策略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文婕 博士
    真实世界研究部,医学总监
    2018-至今: RWE医学总监/资深医学经理 ,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 真实世界研究PMed-Trial数据库的建立,并负责相关项目的执行管理 负责PMed-Trial 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质谱流式( CyTOF )和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技术平台的前期建立,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茶歇 

    圆桌讨论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马大为院士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副主编,Nat. Prod. Rep., Adv. Syn. Catal.,Chem. Asia J.,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等国际杂志的顾问编委等职务。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排名第三; 2007,排名第一)。获得的其它奖励和荣誉包括: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8),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 (1999),施维亚青年药物化学家奖 (1999),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 (1999),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0), 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 (2005),礼来科研成就奖 (2006),药明康德生命化学一等奖 (2007),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8), 上海市科技精英 (2009), ACS Cope scholar award (2018) , 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2018) 等。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王广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 197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1995年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 “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在国内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体系,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促进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现代化与中药国际化进程。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42篇,SCI他引5423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唯一)。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克教授
    暨南大学药学院 院长
    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至200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密西根大学任Research Investigator;2006年3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16年6月调入暨南大学药学院,组建了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先后获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终期评估优秀)、“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南粤百杰培养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2015-2017年担任MedChemComm副主编;2018年起担任J. Med. Chem.副主编;2015年当选为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丁克教授课题组重点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及与结构的药物设计为技术,设计和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为精准药物研发提供物质基础。近年来,已有5项1.1类新药项目实现转移转化,其中2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丁克教授共主持国家、部省和市级项目20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和J. Med. Chem.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多项成果已转移转化。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赵永新博士
    多禧生物 董事长
    赵永新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偌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后完成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KSCC)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研究生院。随后在美国梦山都公司、Pharmacia和美国ImmunoGen公司从事靶向癌症药药物研发工作15年。赵博士在靶向单克隆抗体-药物共轭体(ADC)药物国际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曾作为核心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参与了上市药物T-DM1以及同12家跨国药企在ADC创新药物的设计、研发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合作工作。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多款ADC专利技术及项目转让给多家跨国药企。赵博士于2013年初同原公司的几位上下游合作的资深科学家全职回国创办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一代高效低毒ADC药物研发工作。其公司研发的新一代ADC药物在动物体内外疗效和安评实验中多项指标超过预期。目前赵博士为多禧生物申报了22项世界知识产权专利,十多个专利已进入6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赵博士是美国“J. Med. Chem.”,“ACS Med. Chem. Lett”和“Bioconj. Chem”期刊经常性审稿人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生物医药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的评审工作。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梁从新博士
    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药物设计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梁博士先后在美国的大小公司(Sugen,Pfizer)和著名Scripps Florida研究所担任药物化学部主任,并作为科学创始人于2006年创立Xcovery公司,开创了VIC新药研发模式。梁博士有近30年新药设计和开发经验,先后发明多个国际著名创新药。主要有:(1)在Sugen(后被辉瑞收购)担任药物化学部主任期间,作为主要发明人,成功研发治疗胃癌和肾癌的抗癌新药舒尼替尼,该药于2006年在欧洲和美国获批上市,年销售10亿美元以上。(2)作为Xcovery首席科学家和恩莎替尼化合物的唯一发明人,主导开发了该第二代ALK抑制。其中国权益卖给贝达药业,目前已在中国上市。预计2021年底在欧美申报上市。(3)梁博士现担任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作为化合物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了TLL-018,世界首个高活性、高选择性TYK2/JAK1双抑制剂,以及高光制药管线中的其它化合物。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英伟文博士
    珃诺生物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珃诺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AMP技术平台,珃诺生物开发了一系列全球创新的小分子药物。英博士曾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Synta Pharmaceuticals担任研发化学副总裁兼学术带头人、Synta执行委员会成员。在任期间,发起并领导了多个肿瘤药物开发项目,包括三期临床化合物ganetespib和二期临床化合物PEN-866。 作为一名多产的猎药人,英博士在药物开发方面的经验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候选化合物优化,生物验证实验开发,运作支持IND的研究,申报IND,与医院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临床试验的管理以及公司战略规划。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魏紫萍博士
    百力司康共同创始人、董事长 & 首席执行官
    百力司康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的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专注于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有二十多年在美国跨国生物制药公司主管创新药药学开发的经验,有把数个生物药物从最初的研究性成果推进为获批上市新药的宝贵经历。曾任职于美国Novavax、阿斯利康MedImmune、百时美施贵宝和强生生物制药公司。领导团队参与了四十多个生物创新药的开发和产业化,包括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重组蛋白、抗体偶联物、融合蛋白、免疫毒素,以及重组蛋白和病毒疫苗,其中已有九个产品获批上市。参与撰写美国药典治疗型单克隆抗体药物指导原则。发表30多篇刊物文章、专利、书籍章节和80多篇在美国和国际会议科学文摘和演示文稿。 魏紫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拥有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为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CBA)的前会长(2014-2015)和理事。

    靶向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发展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谭蔚泓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所长
    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学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兼任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教授。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20多年。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纳米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任美国化学会JACS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 CCS Chemistry,ACS Nano、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杂志编委和副主编。曾任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副主编。 谭蔚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他在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H-index 137,引用近64,000多次。2014-2019连续六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研究成果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美国化学会Florida杰出贡献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9年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2019年生物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2005年当选美国AAAS Fellow,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被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肿瘤治疗的精准与挑战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丁健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2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兼任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浦东新区科协主席等。 丁健院士带领团队在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药物作用机制探索和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的16个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I期至III期不同研究阶段。其中,6个候选新药同步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研究,2个抗肿瘤新药正在申请新药上市。完成10余个候选新药成果转移转化,合同额逾20亿元。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00余项,其中已授权国内外专利近120项。在Cell、Cancer Cell、Molecular Cell、Cell Res、Hepatology、Nat Commun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重大奖项十余项。

    肿瘤治疗差异化及精准化开发策略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梅建明博士
    德琪医药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梅建明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肿瘤疗法临床研发经验,他领导或直接参与了近10个药物的40多个1至3期的临床试验,涵盖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全球临床研发,主导开发过的药品包括REVLIMID (lenalidomide)、 VIDAZA (azacitidine) 、POMALYST (pomalidomide) 、IDHIFA (enasidenib)等。2013年1月所主导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磅新药REVLIMID得到中国食药监总局的上市批准,该药物2017年全球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

    AR靶点:从肿瘤到新冠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童友之博士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董事长
    北京大学化学硕士、美国康纳尔大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药理学博士及博士后,曾长期在美国的高等院校和药物研发公司工作, 2012 年入选国家级人才,2015年入选姑苏领军人才,2016年获得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 他一手创办的开拓药业,是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市姑苏重大创新团队领军企业,于2020年5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939.HK),公司深耕新型冠状病毒、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脱发治疗等领域,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

    胃肠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陈锦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留学德国乌尔姆大学血液/肿瘤科(综合肿瘤科):Research Fellow 任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委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CA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CA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ACA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胃癌标志物协作组组长、CACA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CACA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 Network Open”和“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973”子课题的20多项科研课题

    茶歇

    从战略合作角度谈创新药开发布局策略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李盈博士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化学博士。曾先后任职于默克、阿斯利康等知名跨国药企,拥有15年大型药企与初创公司药物研发、商务拓展与后期项目合作管理从业经验,2018年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2017年加入贝达药业至今,带领贝达战略合作团队负责公司项目引进、商务合作以及技术转让工作,促进公司与国内外先进药企合作,扩充公司产品线,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迄今已完成超过10项战略合作与投资项目,其中包含最近刚刚结束的与美国Agenus公司总计1.35亿美金的PD-1与CTLA-4单抗项目的引进。合作项目中从北京天广实引进的MIL60于今年6月获得NMPA上市申请受理,从益方药业引进的BPI-D0316项目,与君实合作开发特瑞普利与CM082联合用药项目处于临床注册研究阶段,预计均可于2022年底前在中国上市。

    创新药CMC的研发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尹莉芳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先后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本科、硕士)、药代动力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学习,2006年、2014年借调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工作。担任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审评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同行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2014年),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简称“333工程”)第四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3年)。 一直致力于制剂学新技术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才办十余项,主持企业项目五十余项,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200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中国药学会-石药集团青年药剂学奖(2009年),在缓控释制剂、固体制剂方向产业化经验丰富,获得20余个新药证书或者临床批件,与成都蓉药集团四川长威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缓控释制剂联合试验室”。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30项,获得授权7项,专利权转让3项。参编药剂学、药剂学实验等教材,发表SCI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专利授权七项。

    临终关怀之爱与陪伴

    第三届创新药物研究暨抗肿瘤药物开发高峰论坛
    方树功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爱与陪伴理念和方法的分享者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 2012年与300多名义工共同创建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 2015年与212名爱心人士共同创建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 2016年与36个城市的组织联合成立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 面对临终老人惧怕死亡,需要心灵慰藉的社会需求,方树功和十方缘义工志在为全国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灵呵护服务,使老人在宁静祥和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目前全国108个城市207个老人心灵呵护组织十多万名义工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养老机构、临终关怀医院和社区里重症、临终老人提供心灵呵护服务,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服务老人10多万人次,参与服务义工20多万人次

    午餐

    医药港小镇参观 (小镇客厅   肿瘤基础所   瑞博杭州研发 )

    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