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
GNSEC 2020 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线上峰会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活动分享
GNSEC 2020 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线上峰会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活动详情

今天的IT技术,又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全面云化、智能化、以及技术的变革为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打造出可信的高质量产品?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和实践,才有可能!


GNSEC 2020 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线上峰会专注于全方位的软件工程和技术,致力于定义新一代的软件工程。

GNSEC 定义了新一代的软件工程,旨在聚集软件工程行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讲述重要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最前端的实践经验,同时促进产、学、研领域的专家互相交流与合作。



商务合作:周静:13071182180 (微信同号)

              李伟:13021085529(微信同号)

票务咨询:田聪然:13261885689(微信同号)

              李伟:13021085529(微信同号)


活动日程

“副本1_副本619活动日程-615.jpg

活动嘉宾
  • 彭鑫
    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
    演讲主题:大模型时代的软件智能化开发:分析、思考与展望
    主题简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对于包括软件工程在内的很多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广泛的焦虑。为了在迷雾中看清一点方向,近期我们基于各种技术文献和实践分享以及我们自身的一些初步探索不断地在讨论和思考“大模型时代的软件工程”这一命题。拥抱大模型对于软件工程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当都是一个正确甚至必要的方向,但如何实现系统和全面的软件智能化开发还需要冷静思考,同时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去做。本次报告将分享我们的一些初步理解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演讲提纲: 1)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对于软件工程带来了哪些冲击和颠覆性的影响?
    2)ChatGPT在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如何,有什么优缺点?
    思考1:软件开发的规模和复杂性可能会从人机两个方面限制大模型的能力
    思考2:大模型可能缺少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在精确性上存在不足
    思考3:软件需求和设计中存在大量难以捕捉的“暗知识”
    思考4:大模型对于复杂软件系统的长期维护支持能力存疑
    3)如何借助于大模型实现系统和全面的软件智能化开发,有哪些建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建议1:扎实做好数字化和知识化积累
    大模型不仅可以为软件开发的数字化和知识化提供技术和业务背景知识,而且还为我们整合数字化和知识化平台中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
    建议2:重视需求/设计/验证等基本能力建设
    需求分析、精确的规格说明以及软件验证这些软件工程传统技术有望在大模型时代重新焕发青春,但可能需要考虑如何与数据驱动的大模型技术有机结合。同时需要加强需求、设计、测试等方面的数字化和知识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3:建立大模型/人/工具之间的智能交互引擎
    将人(开发人员)和机(大模型及各种工具)的能力有机融合和高效协同,实现软件开发的“超级自动化”。
    个人简介:彭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工委主任,《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IEEE软件维护与演化国际会议(ICSME)执委(2017-2020)。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等。研究工作获得ICSM 2011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ASE 2018/2021及ICPC 2022)、IEEE TCSE杰出论文奖(ICSME 2018/2019/2020)、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2018)。担任ICGSE 2014及ICSME 2017组委会主席,Internetware 2017及ICSR 2019程序委员会主席,2022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hinaSoft 2022)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ICSE、FSE、ASE、ICSME、SANER、RE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带领复旦大学CodeWisdom研究团队开展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智能化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在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践应用。
  • 任龙涛
    京东智联云
    云产品研发部架构师
    演讲主题: 运维堡垒机-高效安全运维设计与实践落地
    主题简介: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企业机器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步扩大,资源种类(物理机、云主机、容器等)不断增多,机器的管理和运维,成为devops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随着业务发展和架构演进,多云和混合云成为常态。企业的基础设施,从早期单机房,开始覆盖到多个地域。 很多公司信息化过程中都会且必将会面临如下运维问题: 1. 帐号共用、范围难以控制; 2. 密码难以统一管理; 3. 人员权限不明确; 4. 事故追查、审计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破局:① 细粒度权限控制、MFA 双因子认证;② 提供主机、账号、角色管理功能,实现人与设备、资源的隔离;③ 运维全流程追溯,操作内容回放审计;④ 服务高稳定高可用要求,形成一整套高效、安全、稳定、高可用的运维方案---运维堡垒机。 本次演讲将基于大规模运维和审计的多年实践,分享这套贴近云原生,采用新技术,经过多年精心打磨推出的分布式、高可用、多云支持、云端存储,符合4A的专业运维审计系统。
    个人简介:
    京东智联云 云产品研发部架构师,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近7年的自动化运维平台研发经验。曾就职于大唐电信,从事信息安全与自动化运维平台研究与开发工作,负责信息安全通信、监控系统、运维工具等系统设计研发。2018年加入京东智联云,从事自动化运维平台设计与开发,负责运维堡垒机、调度系统等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在容器化、云原生、安全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 中国民生银行 运维工程师封铨贤
    封铨贤
    中国民生银行 运维工程师
    演讲主题: 从DevOps到BizOps:业务运维没有暂停键
    主题简介: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拐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的工作、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无接触的要求让“人的流动”缓慢甚至停滞了下来。还好,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仍保持高速运转。在这个特殊时期,运维人戴上口罩坚守岗位,保障IT系统不停、金融服务不停。这时候再思考OPS的价值与意义,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DevOps(研发运维一体化)打破了部门墙,部署了流水线,加速了价值流,提升了交付质量。AutoOps(自动化运维)努力将运维人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减少手工操作,让运维人从“手工业者”变成“技术工人”。AIOps(智能运维)试图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运维效率,节约运维成本。NoOps(无需运维)甚至随着云原生、Serverless的流行,喊出了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理想口号。 以上这些,让OPS走向了自动化、可视化、流程化、智能化,持续提升OPS的能力。那么OPS日渐成熟后,下一站是哪里?也许是BizOps(业务运维):让面向系统的运维转变为面向业务的运维;让最熟悉系统运行的OPS,来帮助业务人员减负;让IT的价值流,延伸反馈到业务环节。拥抱业务,提升业务价值,OPS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个人简介:
    超过十年IT从业经历,长期从事商业银行核心系统的运维工作,参与了商业银行两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历程,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现专注于分布式核心系统的运维支撑体系建设,以及DevOps在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在加入中国民生银行之前,曾担任某国际软件厂商的技术咨询顾问,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实施了企业信息化项目。
  • 合作伙伴

    logo616.jpg

    报名入口

    报名入口.jpg


    获取更多优惠请联系:

    田聪然:13261885689(微信同号)

    李伟:13021085529(微信同号)


    活动门票
    GNSEC 2020 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线上峰会
    暂无可售门票
    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