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分享活动
尊敬的嘉宾:
诚邀您莅临 2025年7月23日晶云药物开放日,共启一场科学与创新的探索之旅!
全新起点 · 创新未来
今年1月,晶云药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江韵路288号的全球总部研发大楼正式启用,逾10,927平方米的先进研发实验室与16,428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空间,为行业协作与科研突破提供了全新平台。
聚焦变革 · 共话科技
在药物研发效率革新的关键时期,晶型与制剂作为决定药物成功率与疗效的关键环节,行业在追求快速开发与高质量生产的同时,对合作伙伴的科研深度、技术平台完整性及全流程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活动亮点】
技术分享:深入了解晶云药物晶型与制剂的前沿技术成果及研发理念;
案例研讨:通过Case Study Poster互动探讨创新药研发的实践与挑战;
晶云大厦参观:公共空间、研发环境及多元化办公空间;
晶云星空参观:研发和生产基地。
我们期待与您携手,以技术为纽带,赋能药物研发的未来!
陈敏华博士拥有21年制药领域研发及管理经验,专长于药物固态研发、多晶型和共晶型筛选、手性分子结晶拆分和药物传输中纳米工程的应用。在创立晶云药物前,在美国默克有8年的药物研发和生产工作经验,熟悉新药从临床前期研发到上市所有阶段,直接参与超过50个新药的研发及管理工作,其中包括4个已上市的新药。
陈敏华博士曾在国际科学刊物上发表过近20篇文章,是60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及数百项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在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上做过50多次报告,并于2017年参与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的修订工作,于2021年参与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化学仿制药晶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曾获得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等荣誉。
陈敏华博士参与创立了新药创始人俱乐部,曾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一届-第三届执委会秘书长,现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四届副会长(2022-2025)、西浦慧湖药学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创业导师(2016-2019)、江苏省第二批产业教授(2012-2014)。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博士。拥有24年固体口服制剂技术开发经验,在默克美国公司从事小分子临床I~III期的口服固体制剂研发21年。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50个新药制剂研发项目,包括15个上市药品。擅长口服固体制剂的常规方法、增溶技术和儿童微片制剂。是干法制粒、压片和儿童微片剂型的专家。
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士 ,美国塔夫茨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美国里海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拥有25年跨国药企的制剂研发及外包管理经验,曾在默克美国和默沙东中国工作22年。专注于固体口服制剂的开发,分析及临床供应。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30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5个实现商业化。
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波谱学理学博士学位,同期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带领团队从事晶型药物与核磁共振谱学研究工作。张海禄博士是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核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波谱学杂志》和《MagneticResonance Letters》编委;在 Crystal 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Molecular Pharmaceutics 等领域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 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药物晶体中的活泼质子定位、超短氢键和结构极相似晶体区分。
黄廉丰博士拥有美国爱荷华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大型新药公司拥有超过30年的晶型研究、处方前研究和CMC项目管理的经验,曾成功推动了40多个药物候选化合物的确定,搭建并领导了多个技术平台和团队。黄博士曾就职于百时美施贵宝,新基生物,强生,葛兰素史克。黄博士共拥有50多项已授权专利和150多项申请中的专利;技术专长包括药物候选化合物可开发性评估、药物晶型和盐的筛选、处方前研究、难溶药物剂型研发,以及如何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剂型和工艺开发中的问题。
现任晶云药物高级研究员,专长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固态研究、晶型定性定量检测、结晶工艺开发等领域,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200个新药化合物的固态研究,超过30个晶型定性及定量研究,及超过50个药物结晶工艺开发,解决了多个新药化合物的晶型研究问题并推动了申报工作。
签到
1楼前台大厅
开场致辞
Going above and beyond - NCE early phase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线上)
无定形API的制剂开发策略
博雅长廊 · Poster Presentation
午餐
晶云大厦参观
晶型相关发补案例解析与无定形定量
晶云星空参观
开发最优新药制剂的关键: 盐和晶型的选择
茶歇
晶型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策略与定位
问答互动
签到
开场致辞
陈敏华博士拥有21年制药领域研发及管理经验,专长于药物固态研发、多晶型和共晶型筛选、手性分子结晶拆分和药物传输中纳米工程的应用。在创立晶云药物前,在美国默克有8年的药物研发和生产工作经验,熟悉新药从临床前期研发到上市所有阶段,直接参与超过50个新药的研发及管理工作,其中包括4个已上市的新药。
陈敏华博士曾在国际科学刊物上发表过近20篇文章,是60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及数百项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在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上做过50多次报告,并于2017年参与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的修订工作,于2021年参与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化学仿制药晶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曾获得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等荣誉。
陈敏华博士参与创立了新药创始人俱乐部,曾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一届-第三届执委会秘书长,现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四届副会长(2022-2025)、西浦慧湖药学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创业导师(2016-2019)、江苏省第二批产业教授(2012-2014)。
Going above and beyond - NCE early phase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线上)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博士。拥有24年固体口服制剂技术开发经验,在默克美国公司从事小分子临床I~III期的口服固体制剂研发21年。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50个新药制剂研发项目,包括15个上市药品。擅长口服固体制剂的常规方法、增溶技术和儿童微片制剂。是干法制粒、压片和儿童微片剂型的专家。
无定形API的制剂开发策略
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士 ,美国塔夫茨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美国里海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拥有25年跨国药企的制剂研发及外包管理经验,曾在默克美国和默沙东中国工作22年。专注于固体口服制剂的开发,分析及临床供应。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30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5个实现商业化。
博雅长廊 · Poster Presentation
午餐
晶云大厦参观
晶型相关发补案例解析与无定形定量
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波谱学理学博士学位,同期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带领团队从事晶型药物与核磁共振谱学研究工作。张海禄博士是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核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波谱学杂志》和《MagneticResonance Letters》编委;在 Crystal 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Molecular Pharmaceutics 等领域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 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药物晶体中的活泼质子定位、超短氢键和结构极相似晶体区分。
晶云星空参观
开发最优新药制剂的关键: 盐和晶型的选择
黄廉丰博士拥有美国爱荷华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大型新药公司拥有超过30年的晶型研究、处方前研究和CMC项目管理的经验,曾成功推动了40多个药物候选化合物的确定,搭建并领导了多个技术平台和团队。黄博士曾就职于百时美施贵宝,新基生物,强生,葛兰素史克。黄博士共拥有50多项已授权专利和150多项申请中的专利;技术专长包括药物候选化合物可开发性评估、药物晶型和盐的筛选、处方前研究、难溶药物剂型研发,以及如何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剂型和工艺开发中的问题。
茶歇
晶型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策略与定位
现任晶云药物高级研究员,专长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固态研究、晶型定性定量检测、结晶工艺开发等领域,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200个新药化合物的固态研究,超过30个晶型定性及定量研究,及超过50个药物结晶工艺开发,解决了多个新药化合物的晶型研究问题并推动了申报工作。
问答互动
陈敏华博士拥有21年制药领域研发及管理经验,专长于药物固态研发、多晶型和共晶型筛选、手性分子结晶拆分和药物传输中纳米工程的应用。在创立晶云药物前,在美国默克有8年的药物研发和生产工作经验,熟悉新药从临床前期研发到上市所有阶段,直接参与超过50个新药的研发及管理工作,其中包括4个已上市的新药。
陈敏华博士曾在国际科学刊物上发表过近20篇文章,是60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及数百项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在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上做过50多次报告,并于2017年参与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的修订工作,于2021年参与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化学仿制药晶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曾获得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等荣誉。
陈敏华博士参与创立了新药创始人俱乐部,曾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一届-第三届执委会秘书长,现任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第四届副会长(2022-2025)、西浦慧湖药学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创业导师(2016-2019)、江苏省第二批产业教授(2012-2014)。
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士 ,美国塔夫茨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美国里海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拥有25年跨国药企的制剂研发及外包管理经验,曾在默克美国和默沙东中国工作22年。专注于固体口服制剂的开发,分析及临床供应。主导、参与或支持超过30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5个实现商业化。
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波谱学理学博士学位,同期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带领团队从事晶型药物与核磁共振谱学研究工作。张海禄博士是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核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波谱学杂志》和《MagneticResonance Letters》编委;在 Crystal 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Molecular Pharmaceutics 等领域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 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药物晶体中的活泼质子定位、超短氢键和结构极相似晶体区分。
黄廉丰博士拥有美国爱荷华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大型新药公司拥有超过30年的晶型研究、处方前研究和CMC项目管理的经验,曾成功推动了40多个药物候选化合物的确定,搭建并领导了多个技术平台和团队。黄博士曾就职于百时美施贵宝,新基生物,强生,葛兰素史克。黄博士共拥有50多项已授权专利和150多项申请中的专利;技术专长包括药物候选化合物可开发性评估、药物晶型和盐的筛选、处方前研究、难溶药物剂型研发,以及如何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剂型和工艺开发中的问题。
现任晶云药物高级研究员,专长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固态研究、晶型定性定量检测、结晶工艺开发等领域,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200个新药化合物的固态研究,超过30个晶型定性及定量研究,及超过50个药物结晶工艺开发,解决了多个新药化合物的晶型研究问题并推动了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