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个人中心
如果您对活动有疑问,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主办方:
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010-82543903
邮件联系
立即联系
中国力学学会
liuyang@cstam.org.cn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
0
天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免费
报名中
1829087 人关注
时间
2017-08-13 ~ 2017-08-16
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由
中国力学学会
主办
参会注册
免费
报名中
1829087 人关注
立即报名
我在 @百格活动 发现一个不错的活动#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分享给大家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首页
60周年历程
60周年历程
理事会
老照片
中国力学大会
投稿、参会
大会日程安排
分会场
专题研讨会
主办、协办单位
组织机构
参展单位
往届回顾
网站页面内容-菜单不显示
第一届大事件
第二届大事件
第三届大事件
第四届大事件
第五届大事件
第六届大事件
第七届大事件
第八届大事件
第九届大事件
第十届大事件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第三届理事会成员
第四届理事会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成员
第六届理事会成员
第七届理事会成员
第八届理事会成员
第九届理事会成员
第十届理事会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照片
第二届理事会照片
第三届理事会照片
第四届理事会照片
第五届理事会照片
第六届理事会照片
第七届理事会照片
第八届理事会照片
第九届理事会照片
第十届理事会照片
个人中心
参会注册
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1994.8-1998.11)
庄逢甘
理事长
庄逢甘院士 (1925— )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父亲庄德成曾开办过榨油厂,母亲潘淑贞操持家务。庄逢甘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抗日战争期间他考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Autobiography ofBenjamin Franklin),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于1942年12月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竟遭当时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他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著名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同年5月,他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有机会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而且有机会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50年秋在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他终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他与戴淑芬结婚,生有一子一女。 自1956年至今他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在组织领导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多种飞行器的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方面的成就,他在空气动力学界及科学技术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还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家科委理论和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各方面。早在5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文《湍流统计理论》,在海森伯谱传输项的假设下,首次得到了准确的湍流谱解,给出了伯格方程的初值问题的准确解。他对有随机边界条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进行长期的研究,早期在《论湍流衰变》一文中,引人了双尺度湍流概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发展计算空气动力学,早在60年代就十分关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计算方法研究。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很低,但他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我国尽快地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迎头赶上国际潮流。他曾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在会上作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中国第一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讨论会上作了“再入空气动力问题与计算空气动力学”报告;在全国计算物理会议上作了“高速粘流数值计算”报告。这些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他亲自指导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他为主撰写的《求解气体动力方程的匹配迭代方法》一文曾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上宣读。近年来,他和同行一起研究用NND格式解流体力学问题,在一些复杂流动中,已获得计算结果。1987年,他在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AIAA)第八届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上作了“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超音速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再人飞行器的热防护理论、烧蚀机理及其数学模型,有化学反应及质量引射的边界层理论等。自1980年以来,他与陆士嘉教授倡导的我国“旋涡及分离流动研究”已举行过5次全国性的研讨会。1989年,他所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在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所作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获得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GuggenheimAward)。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国内100余名老、中、青学者与研究人员,4年来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与报告,在国内是少有的一支联合而稳定的队伍,所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国际上活跃的前沿题目。在30余项出国交流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映,于1994年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气体流动中旋涡、分离的流动机理与控制”的支持。该项研究表现了他杰出的科研见解与组织领导才能。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 庄逢甘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这些基地分别建于50年代与70年代,当时缺少国际援助与信息,不论在经济上与技术上都存在许多困难。在他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国防科委空气动力专业组领导工作期间,在领导制定总体规划、确定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中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气动力试验设备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当时钱学森任空气动力专业组组长,庄逢甘任副组长,与郭永怀等亲自主持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建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曾停止。他曾提出,在试验基地建设期间,实验技术与测试技术必须同时启动,设备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控制应及时配备。我国试验基地建设过程中低速风洞与高速风洞及其它特种风洞几乎同时起步,技术上难度大,但是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我国试验基地建设的历程不同于西方国家,他们从低速风洞建设开始,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路程建成试验基地。在设备建设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他提出许多新的方案,例如,为了满足我国自行研制喷气发动机的需要,将原有的冲压发动机试车台改建为喷气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共用试车台,直接服务于运载飞行器和飞机发动机性能研究。试验基地的各种设备在我国卫星、导弹的研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同行对于我国自力更生建造的试验基地给予很高的评价。 庄逢甘也是一些重要飞行器气动力专业组织的主要技术领导,曾主持过一系列型号气动力问题的预研与方案审议、技术讨论和难题攻关,解决了许多重大空气动力学问题。我国试验设备的模拟能力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型号设计、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更多、承担的风险更大。当时曾提出空气动力学要为型号服务,必须与其它学科紧密协作,联合攻关。例如,他领导了一个攻关办公室为解决一项战略型号的关键技术,组织了全国几十座设备,几百名具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的巨大工程,长达15年之久,从而保证了型号研制成功。又例如,对再入飞行器的稳定性提出了确定性的指标,在确定热防护方案过程中,提出了关键性指导意见,经过多年飞行试验,证明了这些意见的正确。在我国他最早提出非定常气动问题在运载火箭研制中的重要性,并于60年代即确定开展非定常气动特性及非定常载荷的研究方向,建立了专业队伍。他还是“弹头烧蚀防热研究”课题的第一任组长。并且他注意空气动力学的工业应用,例如运用超音速喷管设计的理论指导火焰切割喷枪的设计,为此获国家三等发明奖。他还担任香港宝莲寺大佛设计评委会主任。随着一代一代新型号的发展,庄逢甘始终在技术决策中发扬民主并作出判断。为此他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注意培养优秀人才 庄逢甘积极参加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在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后,1975年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个代表团成员访问了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处作了学术报告。此后多次出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苏联等国家,并上百次地接待外国专家学者来访。1979年,他成为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的高级会员,并曾担任美国《飞机杂志》(Journal of Aircraft)的国际编委。1985年他被选为第十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Methods inFluid Dynamics)主席。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他担任中国国际空间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科学委员会成员。1989年11月到1990年9月他接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特邀以希尔曼·费而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卓越学者身份去美国进行访问讲学活动。在此期间除进行不定期专题研究报告以外,特别注意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和各地来访问的著名学者,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在国际交往中,他完满地解决了一些争议问题,例如,中国在国际科学联合会恢复工作之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于1986年、1988年两次前往参加会议,会上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采用了奥运会的方式,设立中国台北席位,解决“两岸关系”问题。 庄逢甘一贯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虽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但从不放松对前沿科学的探索。他重视与青年同行的合作,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和发掘人才。在60年代,他亲自为科研人员讲授空气动力学、物理统计学和外语等课程。自1980年以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直接指导空气动力学及实验力学两个博士研究生点,取得了不少合作成果。同时他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的名誉主任。他所领导的博士生组自1984年以来在前缘涡襟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长期以来他与许多同行定期研讨前沿课题及其进展,在国内组织北京计算流体力学讨论班,并坚持了数年。1995年以来组织青年科学讲坛。 他在科协与政协中担任要职,因此更广泛地参与了制定方针政策,并积极提出建议。他曾指出不同学科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相关学科合作的优势,例如,他提出农业方面的病虫害与生物学合作可能获得好的效果。他还关心我国中西部的建设,提出旱地龙对解决缺水地区肥料的可能性。另外,他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揭露少数人推行的“伪科学”行为。 庄逢甘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第五届副理事长
薛明伦
副理事长
白以龙
副理事长
经福谦
副理事长
经福谦院士 (1929-2012年)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刘延柱
副理事长
武际可
副理事长
武际可教授 简 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余寿文
副理事长
余寿文教授 研究方向: 微/纳米力学,断裂力学与本构理论,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 联系方式: 电话 : +86-10-62772926 传真: +86-10-62781824 E-mail: yusw@mail.tsinghua.edu.cn 办公室: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3513 邮编: 100084 简历: 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主要科研领域及成果: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在非线性断裂力学研究中,求得了III型夹杂与一种平面应力I型的弹塑性局部场,解决了幂硬化材料III型界面裂纹与夹杂的裂纹尖端奇异场。 在损伤力学与细观力学研究中,合作提出了含损伤准脆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区模型和结构陶瓷相变塑性的增韧力学理论;合作揭示了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相变边界的非惯习面特征,提出了基于非惯习面的变形机制。揭示了应变梯度塑性介质在界面附近的边界层。 在信息材料的宏细观力学中,研究了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解以及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质预计。系统研究了III型,I型含裂纹压电介质的冲击动态响应和波的散射,求得了它们的解。获得了薄膜/基底结构由于薄膜屈曲驱动界面层裂问题的解。 在研项目内容: 曾主持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课题及重点项目等,近年从事的研究项目为:压电介质的损伤断裂与冲击响应和波的散射及动态破坏机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表面、界面及梯度材料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微力-电系统及高密度封装的细微尺度力学;以及考虑表面粘着效应的弹粘塑性接触力学。 近期代表性论著: 1.余寿文 冯西桥 损伤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2.Yu, S. W. and Zhou, Z. G., Singular fields of a model III interface crack in a power-law hardening bimaterial, Int. J. Fracture, 1992, vol. 57, no. 3, 325-347 3.Yu, S. W. and Feng, X. Q., A micromechanical based damage theory for microcrack weakened brittle solids, Mech. Of Materials, 1995, vol. 14, no. 3, 59-76 4.Yu, S. W. and Qing, Q. 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letric properties, Theorec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 25, 263-288 5.Yu, S. W. and Wang, X. Y., 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 Ⅲ, Ed. By G. C. Sih,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975-980. 6.Yu Shouwen and Qin Q.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Part I-Crack Tip Singulariti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25, 263-277. 7.Yu SW and Wang X.Y.,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II. Eds. By G.C.Sih, Tsinghua Univ. Press, 975-980 8.S.W.Yu,G.F.Wang,X.Q.Feng,, Effect of shear and rotation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interphase, IUTAM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racture mechanics on non-homogeneous material, Ed. By B.L. Karihaloo, KluwerAcaden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 2002, 447-451.
钟万勰
副理事长
钟万勰院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1934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德清人。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英国威尔士大学和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曾任第1-4届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执行理事(1986-2002),并成功地主持过多次国际会议。 钟万勰教授于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工作。在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科学上有很深造诣。进行了“潜艇耐压壳强度”、“群论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结构力学与最优化控制的模拟理论”的研究,并研制出大量具有先进水平的结构分析软件,曾主持多项重大结构工程的计算分析。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他发表了近300篇论文。著作有《计算杆系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微机程序设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弹性力学新体系》、《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工程应用》等。他就上述成就曾在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发表演讲。 通讯地址: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116023 电话:0411-84708437 Email:zwoffice@dlut.edu.cn
第五届秘书长
洪友士
秘书长
第五届副秘书长
张志新
副秘书长
方 竞
副秘书长
郑泉水
副秘书长
第五届常务理事
白以龙
常务理事
陈 滨
常务理事
陈福厚
常务理事
程昌钧
常务理事
崔尔杰
常务理事
崔俊芝
常务理事
丁皓江
常务理事
杜善义
常务理事
方如华
常务理事
洪友士
常务理事
霍永基
常务理事
经福谦
常务理事
经福谦院士(1929-2012年)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匡震邦
常务理事
刘人怀
常务理事
刘延柱
常务理事
刘延柱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1960至1962年于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62至1973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力学季刊》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Technische Mechanik(德国)》等刊物编委、《Zentralblatt MATH (德国)》评论员。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历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程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校访问教授。关于陀螺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关于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研究分别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及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静电陀螺仪动力学》、《陀螺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理论力学》、《振动力学》、《高等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等。其中《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和《理论力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振动力学》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教材类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业研究方向:刚体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
柳兆荣
常务理事
梅凤翔
常务理事
是勋刚
常务理事
舒 玮
常务理事
吴有生
常务理事
伍小平
常务理事
武际可
常务理事
武际可教授 发布日期:2007-01-17 简 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简 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徐秉业
常务理事
薛明伦
常务理事
杨挺青
常务理事
姚福生
常务理事
余寿文
常务理事
余寿文教授 研究方向: 微/纳米力学,断裂力学与本构理论,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 联系方式: 电话 : +86-10-62772926 传真: +86-10-62781824 E-mail: yusw@mail.tsinghua.edu.cn 办公室: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3513 邮编: 100084 简历: 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主要科研领域及成果: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在非线性断裂力学研究中,求得了III型夹杂与一种平面应力I型的弹塑性局部场,解决了幂硬化材料III型界面裂纹与夹杂的裂纹尖端奇异场。 在损伤力学与细观力学研究中,合作提出了含损伤准脆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区模型和结构陶瓷相变塑性的增韧力学理论;合作揭示了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相变边界的非惯习面特征,提出了基于非惯习面的变形机制。揭示了应变梯度塑性介质在界面附近的边界层。 在信息材料的宏细观力学中,研究了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解以及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质预计。系统研究了III型,I型含裂纹压电介质的冲击动态响应和波的散射,求得了它们的解。获得了薄膜/基底结构由于薄膜屈曲驱动界面层裂问题的解。 在研项目内容: 曾主持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课题及重点项目等,近年从事的研究项目为:压电介质的损伤断裂与冲击响应和波的散射及动态破坏机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表面、界面及梯度材料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微力-电系统及高密度封装的细微尺度力学;以及考虑表面粘着效应的弹粘塑性接触力学。 近期代表性论著: 1.余寿文 冯西桥 损伤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2.Yu, S. W. and Zhou, Z. G., Singular fields of a model III interface crack in a power-law hardening bimaterial, Int. J. Fracture, 1992, vol. 57, no. 3, 325-347 3.Yu, S. W. and Feng, X. Q., A micromechanical based damage theory for microcrack weakened brittle solids, Mech. Of Materials, 1995, vol. 14, no. 3, 59-76 4.Yu, S. W. and Qing, Q. 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letric properties, Theorec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 25, 263-288 5.Yu, S. W. and Wang, X. Y., 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 Ⅲ, Ed. By G. C. Sih,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975-980. 6.Yu Shouwen and Qin Q.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Part I-Crack Tip Singulariti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25, 263-277. 7.Yu SW and Wang X.Y.,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II. Eds. By G.C.Sih, Tsinghua Univ. Press, 975-980 8.S.W.Yu,G.F.Wang,X.Q.Feng,, Effect of shear and rotation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interphase, IUTAM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racture mechanics on non-homogeneous material, Ed. By B.L. Karihaloo, KluwerAcaden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 2002, 447-451.
俞鸿儒
常务理事
张盛宗
常务理事
张兆顺
常务理事
钟万勰
常务理事
钟万勰院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1934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德清人。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英国威尔士大学和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曾任第1-4届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执行理事(1986-2002),并成功地主持过多次国际会议。 钟万勰教授于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工作。在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科学上有很深造诣。进行了“潜艇耐压壳强度”、“群论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结构力学与最优化控制的模拟理论”的研究,并研制出大量具有先进水平的结构分析软件,曾主持多项重大结构工程的计算分析。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他发表了近300篇论文。著作有《计算杆系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微机程序设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弹性力学新体系》、《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工程应用》等。他就上述成就曾在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发表演讲。 通讯地址: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116023 电话:0411-84708437 Email:zwoffice@dlut.edu.cn
诸德超
常务理事
庄逢甘
常务理事
庄逢甘院士 (1925— )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父亲庄德成曾开办过榨油厂,母亲潘淑贞操持家务。庄逢甘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抗日战争期间他考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Autobiography ofBenjamin Franklin),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于1942年12月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竟遭当时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他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著名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同年5月,他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有机会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而且有机会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50年秋在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他终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他与戴淑芬结婚,生有一子一女。 自1956年至今他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在组织领导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多种飞行器的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方面的成就,他在空气动力学界及科学技术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还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家科委理论和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各方面。早在5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文《湍流统计理论》,在海森伯谱传输项的假设下,首次得到了准确的湍流谱解,给出了伯格方程的初值问题的准确解。他对有随机边界条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进行长期的研究,早期在《论湍流衰变》一文中,引人了双尺度湍流概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发展计算空气动力学,早在60年代就十分关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计算方法研究。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很低,但他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我国尽快地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迎头赶上国际潮流。他曾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在会上作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中国第一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讨论会上作了“再入空气动力问题与计算空气动力学”报告;在全国计算物理会议上作了“高速粘流数值计算”报告。这些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他亲自指导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他为主撰写的《求解气体动力方程的匹配迭代方法》一文曾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上宣读。近年来,他和同行一起研究用NND格式解流体力学问题,在一些复杂流动中,已获得计算结果。1987年,他在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AIAA)第八届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上作了“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超音速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再人飞行器的热防护理论、烧蚀机理及其数学模型,有化学反应及质量引射的边界层理论等。自1980年以来,他与陆士嘉教授倡导的我国“旋涡及分离流动研究”已举行过5次全国性的研讨会。1989年,他所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在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所作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获得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GuggenheimAward)。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国内100余名老、中、青学者与研究人员,4年来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与报告,在国内是少有的一支联合而稳定的队伍,所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国际上活跃的前沿题目。在30余项出国交流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映,于1994年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气体流动中旋涡、分离的流动机理与控制”的支持。该项研究表现了他杰出的科研见解与组织领导才能。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 庄逢甘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这些基地分别建于50年代与70年代,当时缺少国际援助与信息,不论在经济上与技术上都存在许多困难。在他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国防科委空气动力专业组领导工作期间,在领导制定总体规划、确定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中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气动力试验设备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当时钱学森任空气动力专业组组长,庄逢甘任副组长,与郭永怀等亲自主持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建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曾停止。他曾提出,在试验基地建设期间,实验技术与测试技术必须同时启动,设备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控制应及时配备。我国试验基地建设过程中低速风洞与高速风洞及其它特种风洞几乎同时起步,技术上难度大,但是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我国试验基地建设的历程不同于西方国家,他们从低速风洞建设开始,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路程建成试验基地。在设备建设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他提出许多新的方案,例如,为了满足我国自行研制喷气发动机的需要,将原有的冲压发动机试车台改建为喷气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共用试车台,直接服务于运载飞行器和飞机发动机性能研究。试验基地的各种设备在我国卫星、导弹的研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同行对于我国自力更生建造的试验基地给予很高的评价。 庄逢甘也是一些重要飞行器气动力专业组织的主要技术领导,曾主持过一系列型号气动力问题的预研与方案审议、技术讨论和难题攻关,解决了许多重大空气动力学问题。我国试验设备的模拟能力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型号设计、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更多、承担的风险更大。当时曾提出空气动力学要为型号服务,必须与其它学科紧密协作,联合攻关。例如,他领导了一个攻关办公室为解决一项战略型号的关键技术,组织了全国几十座设备,几百名具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的巨大工程,长达15年之久,从而保证了型号研制成功。又例如,对再入飞行器的稳定性提出了确定性的指标,在确定热防护方案过程中,提出了关键性指导意见,经过多年飞行试验,证明了这些意见的正确。在我国他最早提出非定常气动问题在运载火箭研制中的重要性,并于60年代即确定开展非定常气动特性及非定常载荷的研究方向,建立了专业队伍。他还是“弹头烧蚀防热研究”课题的第一任组长。并且他注意空气动力学的工业应用,例如运用超音速喷管设计的理论指导火焰切割喷枪的设计,为此获国家三等发明奖。他还担任香港宝莲寺大佛设计评委会主任。随着一代一代新型号的发展,庄逢甘始终在技术决策中发扬民主并作出判断。为此他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注意培养优秀人才 庄逢甘积极参加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在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后,1975年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个代表团成员访问了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处作了学术报告。此后多次出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苏联等国家,并上百次地接待外国专家学者来访。1979年,他成为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的高级会员,并曾担任美国《飞机杂志》(Journal of Aircraft)的国际编委。1985年他被选为第十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Methods inFluid Dynamics)主席。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他担任中国国际空间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科学委员会成员。1989年11月到1990年9月他接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特邀以希尔曼·费而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卓越学者身份去美国进行访问讲学活动。在此期间除进行不定期专题研究报告以外,特别注意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和各地来访问的著名学者,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在国际交往中,他完满地解决了一些争议问题,例如,中国在国际科学联合会恢复工作之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于1986年、1988年两次前往参加会议,会上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采用了奥运会的方式,设立中国台北席位,解决“两岸关系”问题。 庄逢甘一贯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虽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但从不放松对前沿科学的探索。他重视与青年同行的合作,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和发掘人才。在60年代,他亲自为科研人员讲授空气动力学、物理统计学和外语等课程。自1980年以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直接指导空气动力学及实验力学两个博士研究生点,取得了不少合作成果。同时他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的名誉主任。他所领导的博士生组自1984年以来在前缘涡襟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长期以来他与许多同行定期研讨前沿课题及其进展,在国内组织北京计算流体力学讨论班,并坚持了数年。1995年以来组织青年科学讲坛。 他在科协与政协中担任要职,因此更广泛地参与了制定方针政策,并积极提出建议。他曾指出不同学科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相关学科合作的优势,例如,他提出农业方面的病虫害与生物学合作可能获得好的效果。他还关心我国中西部的建设,提出旱地龙对解决缺水地区肥料的可能性。另外,他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揭露少数人推行的“伪科学”行为。 庄逢甘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第五届理事
白世伟
理事
白以龙
理事
蔡玄辉
理事
曹富新
理事
岑人经
理事
岑章志
理事
陈 滨
理事
陈福厚
理事
陈俊章
理事
陈榕容
理事
陈塑寰
理事
陈至达
理事
程昌钧
理事
程耿东
理事
崔尔杰
理事
崔季平
理事
崔俊芝
理事
戴福隆
理事
戴天民
理事
邓学蓥
理事
丁皓江
理事
杜善义
理事
樊小卿
理事
范赋群
理事
范家参
理事
范家让
理事
范西俊
理事
方如华
理事
冯士筰
理事
扶名福
理事
付宝连
理事
方鸿达
理事
高 庆
理事
高大钊
理事
高玉臣
理事
谷芳毓
理事
过增元
理事
韩国明
理事
郝春元
理事
何友声
理事
贺德馨
理事
洪起超
理事
洪晓林
理事
洪友士
理事
胡守信
理事
黄 黔
理事
黄宝宗
理事
黄永念
理事
黄玉盈
理事
霍 达
理事
霍永基
理事
嵇 醒
理事
季 南
理事
江体乾
理事
姜弘道
理事
经福谦
理事
经福谦院士 (1929-2012年)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匡震邦
理事
梁在潮
理事
林 逸
理事
刘殿魁
理事
刘光栋
理事
刘后森
理事
刘人怀
理事
刘夏石
理事
刘延柱
理事
刘延柱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1960至1962年于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62至1973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力学季刊》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Technische Mechanik(德国)》等刊物编委、《Zentralblatt MATH (德国)》评论员。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历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程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校访问教授。关于陀螺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关于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研究分别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及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静电陀螺仪动力学》、《陀螺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理论力学》、《振动力学》、《高等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充液系统动力学》等。其中《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和《理论力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振动力学》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教材类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业研究方向:刚体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
刘英卫
理事
刘元镛
理事
刘正兴
理事
柳兆荣
理事
陆培炎
理事
吕志咏
理事
马德林
理事
马以惇
理事
梅凤翔
理事
梅占馨
理事
殴进萍
理事
潘立宙
理事
钱忠柔
理事
秦逸民
理事
秦玉文
理事
沈 庆
理事
沈亚鹏
理事
沈志云
理事
是勋刚
理事
寿楠椿
理事
舒 玮
理事
孙 珏
理事
孙 茂
理事
孙锦山
理事
孙树勋
理事
陶宝琪
理事
佟景伟
理事
王大钧
理事
王洪纲
理事
王俊扬
理事
王礼立
理事
王良国
理事
王全凤
理事
王照林
理事
王自强
理事
韦树英
理事
吴长春
理事
吴承康
理事
吴代华
理事
吴望一
理事
吴秀水
理事
吴有生
理事
伍小平
理事
武际可
理事
武际可教授 简 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谢和平
理事
徐秉业
理事
薛明伦
理事
严宗达
理事
杨 卫
理事
杨挺青
理事
杨振声
理事
姚福生
理事
姚振汉
理事
尹双增
理事
余寿文
理事
余寿文教授 研究方向: 微/纳米力学,断裂力学与本构理论,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 联系方式: 电话 : +86-10-62772926 传真: +86-10-62781824 E-mail: yusw@mail.tsinghua.edu.cn 办公室: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3513 邮编: 100084 简历: 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6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7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研究所客籍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兼任国际断裂大会副主席,《固体力学学报》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主编,《机械强度》副主编,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等奖励。 主要科研领域及成果: 长期从事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细观力学、微系统力学、 高等工程教育等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在非线性断裂力学研究中,求得了III型夹杂与一种平面应力I型的弹塑性局部场,解决了幂硬化材料III型界面裂纹与夹杂的裂纹尖端奇异场。 在损伤力学与细观力学研究中,合作提出了含损伤准脆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区模型和结构陶瓷相变塑性的增韧力学理论;合作揭示了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相变边界的非惯习面特征,提出了基于非惯习面的变形机制。揭示了应变梯度塑性介质在界面附近的边界层。 在信息材料的宏细观力学中,研究了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解以及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质预计。系统研究了III型,I型含裂纹压电介质的冲击动态响应和波的散射,求得了它们的解。获得了薄膜/基底结构由于薄膜屈曲驱动界面层裂问题的解。 在研项目内容: 曾主持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课题及重点项目等,近年从事的研究项目为:压电介质的损伤断裂与冲击响应和波的散射及动态破坏机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表面、界面及梯度材料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微力-电系统及高密度封装的细微尺度力学;以及考虑表面粘着效应的弹粘塑性接触力学。 近期代表性论著: 1.余寿文 冯西桥 损伤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2.Yu, S. W. and Zhou, Z. G., Singular fields of a model III interface crack in a power-law hardening bimaterial, Int. J. Fracture, 1992, vol. 57, no. 3, 325-347 3.Yu, S. W. and Feng, X. Q., A micromechanical based damage theory for microcrack weakened brittle solids, Mech. Of Materials, 1995, vol. 14, no. 3, 59-76 4.Yu, S. W. and Qing, Q. 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letric properties, Theorec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 25, 263-288 5.Yu, S. W. and Wang, X. Y., 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 Ⅲ, Ed. By G. C. Sih,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975-980. 6.Yu Shouwen and Qin Q.H.,Damage Analysis of Thermo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Part I-Crack Tip Singulariti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1996, Vol.25, 263-277. 7.Yu SW and Wang X.Y.,Impact and wave scattering response of a cracked piezoelectric medium, Mesomechanics 2000, Vol.II. Eds. By G.C.Sih, Tsinghua Univ. Press, 975-980 8.S.W.Yu,G.F.Wang,X.Q.Feng,, Effect of shear and rotation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interphase, IUTAM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racture mechanics on non-homogeneous material, Ed. By B.L. Karihaloo, KluwerAcaden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 2002, 447-451.
俞鸿儒
理事
袁子荣
理事
张 熹
理事
张涤明
理事
张涵信
理事
张善元
理事
张圣坤
理事
张盛宗
理事
张湘伟
理事
张兆顺
理事
赵学仁
理事
钟万勰
理事
钟万勰院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1934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德清人。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英国威尔士大学和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曾任第1-4届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执行理事(1986-2002),并成功地主持过多次国际会议。 钟万勰教授于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工作。在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科学上有很深造诣。进行了“潜艇耐压壳强度”、“群论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结构力学与最优化控制的模拟理论”的研究,并研制出大量具有先进水平的结构分析软件,曾主持多项重大结构工程的计算分析。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他发表了近300篇论文。著作有《计算杆系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微机程序设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弹性力学新体系》、《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工程应用》等。他就上述成就曾在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发表演讲。 通讯地址: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116023 电话:0411-84708437 Email:zwoffice@dlut.edu.cn
钟伟芳
理事
周 盛
理事
周丰峻
理事
周光泉
理事
诸德超
理事
诸德培
理事
庄逢甘
理事
庄逢甘院士 (1925— )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父亲庄德成曾开办过榨油厂,母亲潘淑贞操持家务。庄逢甘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抗日战争期间他考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Autobiography ofBenjamin Franklin),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于1942年12月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竟遭当时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他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著名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同年5月,他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有机会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而且有机会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50年秋在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他终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他与戴淑芬结婚,生有一子一女。 自1956年至今他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在组织领导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多种飞行器的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方面的成就,他在空气动力学界及科学技术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还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家科委理论和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各方面。早在5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文《湍流统计理论》,在海森伯谱传输项的假设下,首次得到了准确的湍流谱解,给出了伯格方程的初值问题的准确解。他对有随机边界条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进行长期的研究,早期在《论湍流衰变》一文中,引人了双尺度湍流概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发展计算空气动力学,早在60年代就十分关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计算方法研究。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很低,但他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我国尽快地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迎头赶上国际潮流。他曾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在会上作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中国第一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讨论会上作了“再入空气动力问题与计算空气动力学”报告;在全国计算物理会议上作了“高速粘流数值计算”报告。这些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他亲自指导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他为主撰写的《求解气体动力方程的匹配迭代方法》一文曾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上宣读。近年来,他和同行一起研究用NND格式解流体力学问题,在一些复杂流动中,已获得计算结果。1987年,他在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AIAA)第八届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上作了“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超音速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再人飞行器的热防护理论、烧蚀机理及其数学模型,有化学反应及质量引射的边界层理论等。自1980年以来,他与陆士嘉教授倡导的我国“旋涡及分离流动研究”已举行过5次全国性的研讨会。1989年,他所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在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所作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获得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GuggenheimAward)。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国内100余名老、中、青学者与研究人员,4年来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与报告,在国内是少有的一支联合而稳定的队伍,所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国际上活跃的前沿题目。在30余项出国交流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映,于1994年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气体流动中旋涡、分离的流动机理与控制”的支持。该项研究表现了他杰出的科研见解与组织领导才能。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 庄逢甘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这些基地分别建于50年代与70年代,当时缺少国际援助与信息,不论在经济上与技术上都存在许多困难。在他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国防科委空气动力专业组领导工作期间,在领导制定总体规划、确定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中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气动力试验设备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当时钱学森任空气动力专业组组长,庄逢甘任副组长,与郭永怀等亲自主持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建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曾停止。他曾提出,在试验基地建设期间,实验技术与测试技术必须同时启动,设备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控制应及时配备。我国试验基地建设过程中低速风洞与高速风洞及其它特种风洞几乎同时起步,技术上难度大,但是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我国试验基地建设的历程不同于西方国家,他们从低速风洞建设开始,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路程建成试验基地。在设备建设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他提出许多新的方案,例如,为了满足我国自行研制喷气发动机的需要,将原有的冲压发动机试车台改建为喷气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共用试车台,直接服务于运载飞行器和飞机发动机性能研究。试验基地的各种设备在我国卫星、导弹的研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同行对于我国自力更生建造的试验基地给予很高的评价。 庄逢甘也是一些重要飞行器气动力专业组织的主要技术领导,曾主持过一系列型号气动力问题的预研与方案审议、技术讨论和难题攻关,解决了许多重大空气动力学问题。我国试验设备的模拟能力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型号设计、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更多、承担的风险更大。当时曾提出空气动力学要为型号服务,必须与其它学科紧密协作,联合攻关。例如,他领导了一个攻关办公室为解决一项战略型号的关键技术,组织了全国几十座设备,几百名具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的巨大工程,长达15年之久,从而保证了型号研制成功。又例如,对再入飞行器的稳定性提出了确定性的指标,在确定热防护方案过程中,提出了关键性指导意见,经过多年飞行试验,证明了这些意见的正确。在我国他最早提出非定常气动问题在运载火箭研制中的重要性,并于60年代即确定开展非定常气动特性及非定常载荷的研究方向,建立了专业队伍。他还是“弹头烧蚀防热研究”课题的第一任组长。并且他注意空气动力学的工业应用,例如运用超音速喷管设计的理论指导火焰切割喷枪的设计,为此获国家三等发明奖。他还担任香港宝莲寺大佛设计评委会主任。随着一代一代新型号的发展,庄逢甘始终在技术决策中发扬民主并作出判断。为此他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注意培养优秀人才 庄逢甘积极参加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在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后,1975年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个代表团成员访问了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处作了学术报告。此后多次出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苏联等国家,并上百次地接待外国专家学者来访。1979年,他成为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的高级会员,并曾担任美国《飞机杂志》(Journal of Aircraft)的国际编委。1985年他被选为第十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Methods inFluid Dynamics)主席。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他担任中国国际空间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科学委员会成员。1989年11月到1990年9月他接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特邀以希尔曼·费而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卓越学者身份去美国进行访问讲学活动。在此期间除进行不定期专题研究报告以外,特别注意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和各地来访问的著名学者,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在国际交往中,他完满地解决了一些争议问题,例如,中国在国际科学联合会恢复工作之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于1986年、1988年两次前往参加会议,会上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采用了奥运会的方式,设立中国台北席位,解决“两岸关系”问题。 庄逢甘一贯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虽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但从不放松对前沿科学的探索。他重视与青年同行的合作,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和发掘人才。在60年代,他亲自为科研人员讲授空气动力学、物理统计学和外语等课程。自1980年以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直接指导空气动力学及实验力学两个博士研究生点,取得了不少合作成果。同时他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的名誉主任。他所领导的博士生组自1984年以来在前缘涡襟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长期以来他与许多同行定期研讨前沿课题及其进展,在国内组织北京计算流体力学讨论班,并坚持了数年。1995年以来组织青年科学讲坛。 他在科协与政协中担任要职,因此更广泛地参与了制定方针政策,并积极提出建议。他曾指出不同学科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相关学科合作的优势,例如,他提出农业方面的病虫害与生物学合作可能获得好的效果。他还关心我国中西部的建设,提出旱地龙对解决缺水地区肥料的可能性。另外,他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揭露少数人推行的“伪科学”行为。 庄逢甘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礼贤
理事
第五届名誉理事长
钱学森
名誉理事长
钱学森 (1911-2009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 钱学森院士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第五届名誉理事
季文美
名誉理事
季文美(1912—2001年) 季文美,力学家、航空教育家。1912年1月生于浙江义乌。幼年人村塾,1925年考入金华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附属高工电机科,一年后又转入上海南洋中学,1930年考入E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欧,赴意大利学习航空工程,1936年在都灵大学获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在江西南昌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因遭敌机轰炸、南昌厂于1938年迁往四川南川,季文美在南川厂历任支配课长、新机试造室主任和厂长助理。为应抗日战争急需,积极投身仿制E一16驱逐机,在试制出第一架新机并通过静力试验和试飞后,工厂停工待料,他于1942年初毅然离开工厂去重庆交通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学校于1945年底复员到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旧社会的对比使他感到长期憧憬的理想终于有可能实现了.于是以满腔热情致力于新中国航空教育事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在南京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他从上海去南京在该院任教,先后兼任基础部主任和副教务长。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一年后,又与其他院校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他先后兼任西安航空学院副院长和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长。1960年任基本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组织30多名骨干教师,围绕振动、轨道、材料、结构强度、空气动力、精密工艺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汇集分析最新科技信息,为以后大面积开展科学研究准备条件。他开始带研究生,并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非线性振动等课程。1962年参加制订我国十年科学发展规划,草拟了非线性振动学科的规划稿。曾兼任振动研究室主任和研究所所长。1981~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截止到1992年,他已招收了十多名博士研究生,有的很杰出。他发表过科研论文多篇,其中“7振动研磨机的动力分析和性能改进”一文,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文章阐述了“振动位移”理论,为空军某厂解决了长期困扰研磨机难题,改进了设计,保证了质量。 季文美很重视教学、教材编译和教育研究工作。他在1950年前后编译的《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曾被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直到80年代仍在香港继续出版。他提出的教师教学水平评审方法,曾有不少兄弟院校仿照试行。他还和同事合作编译出版了《理论力学》、《机械振动》等多种著作。他曾任全国高等工科院校力学教材编委会委员兼理论力学编审组组长;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编委会副主任和力学卷编委;他从1983年起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并先后兼任力学和航空两个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从1990年起他任中国科技专家传略航空航天卷主编。1979年起,先后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长,1984年起任名誉校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80年代初,季文美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地处三线的国防厂所的现实条件,为稳定科技队伍,密切学校和生产、科研基地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他创议建立了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参加的成员单位由1983年初建时的7个迅速增加到21个。这个中心,为跨部委的科技协作和人员培训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也许可以称为西部大开发的小前哨。 在1983~1993年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期间,季文美有较多机会了解我国航空事业的全貌,因而着手宏观问题的研究。他深感我国航空工业必须迅速改变现状,民航飞机市场不应长期被外国厂商占领;他认为在国防和民航运输之外,为工农业服务的航空的规模,应成倍成十倍地扩大;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全国应集中力量,成立研究机构,首先在西北地区试点,提高水平,加速开展;他建议开辟空中丝绸之路(由新疆跨越喀拉昆仑山向西直达海湾地区的航线),不仅为促进航空工业的振兴和西部经济的腾飞提供条件,而且可能对团结民族、巩固边疆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民素质,为了宣传航空航天技术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为了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目前还存在的差距,他建议在西安筹建一座新型航空航天博物馆并亲任筹委会主任。十多年来他提出过多种建议,在中央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后,他更加坚信这些建议都有可能实现,因为广泛利用航空可以加快西部开发的进度,而凭借西部开发的东风也会促使航空工业的振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01年6月20日逝世,享年90岁。
李国豪
名誉理事
李国豪 (1936-2005年) 广东梅县人, 1936年同济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同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并被破格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1946年回国。同行的还有后来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刘献之一家。1952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 从七十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再获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方家已建构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 1977年,任同济大学校长。上任以后,李国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李国豪提出,要将之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恢复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 1979年,李国豪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1980年,在京人士传言,宝钢将要下马。次年,又传说国民经济要调整,有人提出让宝钢下马。在工作组会议上,作为首席顾问,李国豪首先发言,字字铿锵地说了6个字:“宝钢不能下马!”而后,他的理由,他的陈述,他的分析,如同他的梅县普通话一样,硬朗有力,令人信服。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同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他还先后获得过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94年,李国豪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李国豪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钱令希
名誉理事
钱令希(1916-2009年) 生于1916年7月16日,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苏无锡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5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钱伟长
名誉理事
钱伟长(1912-2010年) 我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191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31 年至1937 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46 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1946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9年至198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波兰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 1983年至2010年任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199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并任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钱伟长院士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沈 元
名誉理事
沈 元 (1916-2004年) 191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943年赴英国留学,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福州私立英华中学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是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早年证实了高亚声速流动下似圆柱体附近可出现正常流动的局部超声速区,当速流马赫数增加至一定值时方开始出现极限线的存在。从事教育组织领导和科研指导工作40多年,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4年5月30日21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孙训方
名誉理事
孙训方 (1923—2000 ) 孙训方,工程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中有关断裂、损伤、疲劳、蠕变的研究。在断裂力学的工程应用、损伤局部性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并培养了一批力学研究人才。 孙训方,1923年11月27日出生在安徽省寿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年轻时在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后留学美国7年,攻读地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地学系任系主任。孙训方的孩童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家庭中度过的。他父亲39岁时不幸患心脏病逝去,家里四姊妹靠母亲一个人工作,好在有他父亲在中央大学的同事及亲戚的接济,生活处于中等水平。孙训方初中时进入中央大学办的实验中学。15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孙训方随母亲一道经长沙、过贵阳,一路艰辛来到昆明。 到昆明后,家庭的经济状况愈加恶化,加之当时通货膨胀,年轻的孙训方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他发愤读书,进入同济高职。这是一所4年制的职业学校。读了两年后,孙训方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萌发了考大学的念头。1941年他如愿以偿,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1945年获得工学士学位。 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生活在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合大学,孙训方逐渐形成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世界观。大学一年级时,他受西南联合大学党的地下工作者影响,初步接受了革命的思想,参加讨孔(声讨孔祥熙)的游行活动。大学期间,孙训方靠“贷金”过了4年,生活相当拮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孙训方毕业留校,于1946年随清华大学回到北京。这时,张维从德国留学回国到清华任教,为助教们讲授力学。他特别强调力学的工程背景,主张力学研究要为实际服务。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孙训方,为他日后选择工程力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8月,孙训方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应用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他获得科学硕士后去密歇根大学念暑期课程。194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孙训方经旧金山到香港,与从台湾赴港的未婚妻林芷会合,经与科协驻香港办事处联系,回到祖国北京。 回国后,孙训方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部分)土木系任讲师,次年聘为副教授,讲授力学课程并进行疲劳研究。其后该校相继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1978年,孙训方晋升为教授。他先后担任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数理力学系副主任、基础课部副主任、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60年代,孙训方积极参加我国工科《材料力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或参加编写教材4套,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70年代初,孙训方在我国大力宣传倡导对断裂力学的研究,并在四川省科委的支持下,较早地开展了断裂力学应用研究,在我国电站大锻件、大铸件、大焊件上首先取得成功,开辟了断裂力学研究解决我国生产建设实际问题的路子。他四方宣传,举办各种讲习班,为推动断裂力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贡献。 孙训方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固体的损伤与破坏”这个固体力学的前沿方向,对含裂纹体的断裂、材料本构关系和损伤做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损伤局部性”概念,揭示了损伤非均匀性的物理本质,发展了适用于疲劳、蠕变条件下的非均匀损伤模型有限元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 孙训方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并在一些国际及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他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全国高等学校工科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一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四川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他还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失效分析专家,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Matetials)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 Engineers)会员。他还应聘担任四川省首届(1983—1987年)科技顾问团成员、成都市专家联谊会顾问。 我国断裂力学研究的倡导者 G.R.欧文(Irwin)于1958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断裂》和《断裂力学》两篇著名的论文后,断裂力学这门新兴的工程结构强度科学便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开来。60年代初,这门学科传入我国。孙训方便是我国最早的几个积极宣传、倡导开展断裂力学研究并身体力行的人之一。 1972年,在四川?卵羰姓倏乃拇ㄊ」獠庥氲绮庑骰嵋樯希镅捣交檠岸狭蚜ρА⒂τ枚狭蚜ρА?br> 之后,孙训方在全国各地用讲学和办讲习班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鼓动。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种断裂力学讲座、研讨班40余次。为了给学员们全面、系统地介绍这门学科,孙训方翻阅大量资料,编写出《断裂力学》讲义3本、手册1本。他作为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历届全国断裂力学会议和两届由我国主持的国际断裂与断裂力学讨论会。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全国核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上,孙训方作了“断裂力学的发展概况”的综合学术报告,详细阐述了断裂力学与常规强度计算之间的关系,澄清了一些人所谓的“力学之贫困”的说法,全面介绍和评论了国际断裂力学研究的新情况。断裂力学的发展触及到材料结构的本质,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断裂力学的研究已不能仅局限在力学工作者的范围了。他竭力主张材料科学工作者也参加到断裂力学的研究行列中来。目睹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他大声疾呼,我们要以两倍的速度迎头赶上去。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研究队伍。1979年,由孙训方主持在四川峨眉西南交通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年的“断裂力学研讨班”。参加者来自高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回单位后,在推动断裂力学工作方面起到了骨干作用。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工程方法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1981年,受中国力学学会委托,孙训方在四川成都主持主讲“弹塑性断裂力学讲座”。在这个讲座上,孙训方详细介绍了当时尚未公布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最新系列研究成果——弹塑性断裂力学分析的工程方法,随后将其翻译出版。为了推动弹塑性断裂力学的研究,他还参加翻译了《屈服后的断裂力学》一书。断裂力学作为一门强度学科,必须有本学科体系的材料性能的评判标准。孙训方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我国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测试标准的问世,并以满腔的热忱参加了我国《延性材料断裂韧性J积分测试》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是国际上第一部J积分测试标准。此外,还参与了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主持的《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CVDA)部颁标准的制定。 20年过去了,我国在断裂力学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孙训方作为倡导者受到力学界的推崇。
王 仁
名誉理事
王仁院士(1921-2001)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暨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仁先生1921年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春到贵阳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工作, 在台中市第三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1948-195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于195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进入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953年,获得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副研究员。1954年秋赴芝加哥依省理工学院力学系任助理教授。 王仁先生自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就渴望能早日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阻挠, 终于在1955年春回到北京。回国后,应周培源教授之邀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并于1962年任该系副系主任。 十年动乱期间,王仁先生受到了诬陷和迫害。1969年至1971年去江西干校农场劳动。回校后,也未能去三线工作。出于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责任感,王仁先生毅然从过去熟悉的领域转到地质地理系工作,走上了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1979年北京大学力学系从汉中迁回北京后,他跨系同时兼任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固体力学三个教研室的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任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仍兼任地震地质教研室主任。1993年以来任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王仁先生以他勤奋、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其研究涉及的诸多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为我国的塑性力学和地球构造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塑性力学的研究方兴未艾, 正处于理论系统化阶段。布朗大学以Prager为首的研究集体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中心之一。王仁先生作为活跃的一员, 和同事们合作, 取得了不少有开创性的、影响很大的成果。 王仁先生1953年在博士论文中所给出从圆形边界出发的滑移线网的解析解,是滑移线理论中少数大变形非定常运动的精确解之一,是用理想塑性力学分析断裂扩展的早期工作。后来, 他还首次在压延分析中考虑模具上的摩擦力, 对筋条压制工作再次作了滑移线大变形分析。50-60年代, 王仁先生又研究了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动力响应,给出极限分析上下限的估算方法,在军事防护、民用运输工具的耐撞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80年代, 王仁先生等对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屈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传统的临界速度仅表明结构进入轴对称的屈曲,还存在一个约高于该临界速度一倍的第二临界速度。当冲击速度达到第二临界速度时,结构进入非轴对称的屈曲。这一结果既为提高设计的临界速度,从而节省材料提供了依据,又揭示了结构塑性屈曲不同于弹性屈曲的特性,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该成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90年代,王仁先生指导博士生开展了对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利用模糊概率论、统计力学和热力学对高聚物的粘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统一描述,构成了一套模糊随机分子网络的力学体系,以前的大部分理论均是其特例。 王仁先生是国内将力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先驱者,作出了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探讨地球上各种构造形成的驱动力和变形过程是地球动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1978年, 王仁先生将地球分成快速模型和慢速模型, 采用弹性理论给出了15层快速地球模型的解析解, 计算出在日、月引潮力及短期自转速率变化下引起的全球应力场。这些结果后来被用于触发地震因素的研究。1976年唐山地震后, 王仁先生领导研究组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历史资料和弹塑性理论,首次用有限元方法逐次反演了华北地区700年来发生过的14次7级以上大震, 最后得出唐山地震后的应力分布, 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地区。后来发生的五六级地震基本上都落在这些危险区内。80年代, 将损伤力学引入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发现裂纹扩展方向与在均匀介质中弹性理论所预测的方向不同。这对于认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有指导意义。90年代, 首次利用GPS等大地测量结果及有关应力资料对北美板块驱动力作了联合数值反演。这些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8年王仁先生被邀请在第17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作了题为 "大地构造分析中的一些力学问题"的专题报告,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 因其在力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的渊博学识、卓著成就, 王仁先生荣获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仁先生还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系和地质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仁先生在数学力学系期间, 率先开设了塑性力学、极限分析等新课, 并先后讲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多种其它课程,创建了北京大学的固体力学研究室。举办了多次教师进修班,为全国高校培养了一批从事塑性力学教学与研究的骨干。在地质系, 开设力学与地学相结合的课程, 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力学基础的构造地质和地球动力学人材。在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还创建了地球动力学硕士点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王仁先生还十分重视国际交流, 推荐了校内外许多教师、学生到国外进修、留学, 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 促进了北大及一些其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1999年和2000年王仁先生又组织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成功申办IUTAM 的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 。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 王仁先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的优秀人才, 许多已成为教育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有的已成为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王仁先生还十分热心于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的工作。历任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和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第四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历任力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等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副主编。1991年以来王仁先生曾先后主持了三次在北京召开的IUTAM学术讨论会:"多晶金属大变形下的本构关系" 、"地球动力学中的力学问题"及"带缺陷物体的流变学",加强了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固体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1986年以来,王仁先生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1996年,被选为IUTAM执行局的委员。王仁先生积极参与IUTAM的工作, 为提高中国力学界在世界的学术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6年王仁先生被聘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参与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国际科技交流的组织,为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仁先生热爱祖国, 追求进步, 拥护中国共产党, 积极投入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曾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虽在文革中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 仍不改初衷, 于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仁先生毕生对科学事业怀有极大的热忱, 付出了忘我的劳动。在七十高龄以后, 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 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发表了近百篇论文。王仁先生以其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品德情操, 深受学术界同行的敬佩和历届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王仁先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 不顾自己病体, 周密地安排未尽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组织工作。甚至在重病住院时, 还强忍极度痛苦, 让亲属笔录对同事的嘱托,讨论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事宜。他念念不忘为之献身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鞠躬尽瘁,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王光远
名誉理事
王光远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张 维
名誉理事
张 维 (1913-2001年) 1913年出生,北京市人。我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他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张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德国柏林高工(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弹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及结构工程特别是圆环壳、弯管的强度、屈曲、振动及其工程应用、核电站管道系统、快中子增殖堆主钠池的结构完整性与安全评价等方面造诣极深。他创造性地运用解析法、半解析数值法、数值计算、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结构进行强度、稳定性分析。还从事“美国及欧洲主要高级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壳体文献数据库”的整理工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奖章、大十字勋章、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奖等。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译著多部。 张维院士于2001年10月4日逝世,享年88岁。
郑哲敏
名誉理事
郑哲敏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五届特邀理事
刘春义
特邀理事
史家堉
特邀理事
吴世明
特邀理事
吴子骏
特邀理事
郑秉旭
特邀理事
请选择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