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活动开始还有0
微信分享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第七届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贺德馨
    贺德馨
    副理事长
    贺德馨研究员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员 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 中国太阳能学会二、三、四、五、六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一、二、三届 理事 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主任 国际风能协会 理事、副主席 主要成就、贡献: 一、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1.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国内新能源(风能)利用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作为学会的负责人,他先后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组织风能学术交流和开展技术咨询活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组织三次利用风能开发西北和“力学与西部开发”的学术会议,并亲自参加新疆地区的风能利用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当地风能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经中国科协同意和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中国风能协会的名义参加世界风能协会后,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世界风能协会的活动,2004年被选为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2.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国内风工程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风工程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并在国内首次组织了桥梁风振座谈会和汽车空气动力座谈会。先后完成了我国海湾大桥、琪澳大桥、西陵大桥等10余座大跨度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和斜拉桥拉索雨振机理的试验研究,对桥梁抗风设计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在建(构)筑物抗风设计方面,主持过中国-英国科技合作项目,在风洞中将高频底座天平技术应用于高耸建筑物静、动态风荷载的测量和动态响应特性的预测,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同时还将该技术用于长征型号捆绑火箭地面风载试验研究,对火箭抗风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车辆空气动力学方面,组织完成了东风、解放载重车和富康、捷达轿车等车辆减阻和行驶稳定性的研究。此外,还指导研究生对广—深线高速列车和时速250—300公里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特性和会车压力波特性进行研究,为我国高速列车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除了主要从事新能源(风能)研究工作外,在担任所长和总师期间,组织过风洞建设,主持过多项型号风洞试验和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飞行器气动布局、空气动力试验数据库、风洞天平设计方法等重点项目的研究,为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建设,特别是低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人才培养工作 已培养风能和风工程专业的硕士生8名,博士生3名。正在培养博士生2名。另外,结合科研试验任务,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10余名。先后在国内沈阳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等高等院校担任过兼职教授,进行讲学,协助培养研究生,还在原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创办了风能大专班,为全国培养了30名风能专业技术人才。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概论》教材以及《风力机结构动力学》、《风洞天平》、《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风洞试验手册》和《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著作。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997年荣获原国防科工委伯乐奖。 退休后,因工作需要返聘,他继续在风能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受聘担任国家风能工程技术中心的技术顾问,为我国大规模风能利用和风能技术的进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有代表性的成果: 1.1990,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方法在风力机等模型风洞试验中的应用与发展,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2.1995,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的研究,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论文和著作目录: 1.An investigation of 6m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1985,国际太阳能和风能会议文集(与王化伟合作) 2.An investigation of blockage corrections for wind turbine tests.1986,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江桂清合作) 3.风力机翼型大攻角气动力手册.1988,中国风能中心 4.小型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报告.1988,中国风能中心 5.Pressure measurements on a 5.53mHAWT in CARDC 12m*16m wind tunnel.1989,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Ronsten.G.等合作) 6.中国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1990,亚太地区风能会议文集(与施鹏飞合作) 7.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user-injector typ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1990,国际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会议文集 8.旋风型风能装置试验研究.1992,中国风能文集万国出版社(与王化伟合作) 9.Fluctuating pressure on two circular cylinders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1992,J. of WEIA(与孙天凤、顾志福等合作) 10.Flow visualization on a rotating wind turbine blade.1993,亚太地区风工程会议文集(与Dahlberg.J.A.等合作) 11.用改进的辅助变量法识别非定常气动力系数.1994,2,空气动力学学报(与李明水合作) 12.The execution of wind energy projects (1986-1993) between CARDC and FFA.1995,国际风能会议文集 13.Wi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China.1995,世界太阳能进程研讨会文集 14.Recent advances of wind tunnel balance techniques in CARDC.1996,NASA/CP-1999-209101/PT2(与顾兴若合作) 15.Aerodynamic admittance of bridge deck sections.1997,欧洲与非洲风工程会议文集 16.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1999,1,太阳能学报 17.风力机结构动力学.1999,北航出版社(与李本立等合作) 18.关于在中国西部开发利用风能的建议.2000,科技工作者建议 19.风洞天平.2001,国防工业出版社(与顾兴若等合作) 20.风力发电机组规范.2002,交通出版社(与秦海岩等合作) 21.我国风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2002,1,力学与实践 22.The development and certific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s in China.2002,首届世界风能会议论文集 23.风洞实验手册.2003,航空工业出版社(与范洁川等合作) 24.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与宫靖远等合作) 25.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2005,国防工业出版社(与李明水等合作)
  • 副理事长程耿东
    程耿东
    副理事长
    程耿东院士 力学专家。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的研究。70年代参加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研究汽轮机基础的动力分析。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与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算法。最近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程耿东教授。男,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1958-1964北京大学数理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      1964-1968 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研究生      1968-1969 黑龙江省3185农场,      1969-1973 沈阳八十八中学,      1973年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      其中:      1978.12-1980.12 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学者      1980年10月获博士学位      1981年提升为副教授      1984年提升为教授      1985年批准为计算力学博士生导师      1991年被国务院表彰,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国家人事局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5.9-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副校长      1994.9-1997.9 担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二)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多学科及结构优化学会执行委员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Structural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Computer & Structures 国际杂志编委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国际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 编委      应用数学与力学学报 编委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学报 副主编      机械强度杂志 副主编。      1998年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70年代他在钟万勰教授指导下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 利用只有8K内存的计算机完成了一批标准设计。他和钟万勰、林家浩开发了用于研究汽 轮机基础强迫振动的计算机程序,为很多设计院所采用。他参与研制了可以处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并深入讨论了各种优化方法的关系。他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研究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他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和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该方法被很多通用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可以在已有的有限元程序中方便地实现灵敏度分析。他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是约束函数不连续,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 ,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的e --放松算法。最近他也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程耿东教授有论文160篇及著作三本、译作二本,在弹性薄板优化、结构形状优化、拓扑优化及灵敏度分析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先后获得91年自然科学二等奖 ,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担任《工程优化》、《结构优化》,《计算机与结构》等五个国际杂志及《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五个国内杂志编委。
  • 副理事长李家春
    李家春
    副理事长
    李家春院士 简 历 1940年7月26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7-1962年 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2-1966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66-198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实员、助研、副研 1988-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1990),历任基        础室、环流室主任,环境中心学委会主任 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任职   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   Int.J of Sed. Chinese Phys.Lett.《力学进展》,《力学学报》   等刊物编委   LNM、LASG、LOE、LT等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主要论著 1 李家春,摄动级数的奇性判别法,中国科学,1982,25(6):504-510 2 李家春,广义Rayleigh变分原理,中国科学,1983,26(8):727-735 3 Li JC, Hui WH,Donelan MA, Effects of velocity shear on  the stability of surface wave trains,in "Nonlinear  Waves",by Morikawa,K.Maruo,H.(Eds.)Berlin,  Springer-Verlag,1988:213-220 4 Li JC,Allen T.Chwang,Effects of nonuniform current on  the wave field,in Proceedng of ISOPE,1994:125-132 5 He GW,Li JC. The mechanism of pattern selections of CMLS,  Phys,Letters,1994,A185:55-58 6 Li JC, Kwok YK,Fung Jimmy CH.Vortex dynamics in the studies  of looping i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Fluid Dyn.Res,1997,21:57-71 7 Li JC, Yao DL,Shen WM,Studies on the terrestrial interface  processes inarid areas' J.Arid Environ,,1997, 36:25-36 8 李家春,吴承康,环境力学和可持续发展,力学进展,1998,18  (4):433-441 9 李家春,谢正桐,植被湍流的大涡模拟,力学学报,1999,31  (4):406-413 10 李家春,周显初,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 电话: 86-10-62633488 传真: 86-10-62561284 E-mail: jcli05@imech.ac.cn
  • 副理事长沈为平
    沈为平
    副理事长
    沈为平教授 1946年3月生,浙江鄞县人,汉族。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为平同志1970年参加工作,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63-1970年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和发动机系学习,1970-1979年分别在上海求新造船厂和上海飞机制造厂工作,1979-1982年在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83-1986年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德国获博士论文“特优”成绩,1986年学成回校。199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1992年起任建工学院副院长兼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1997年1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沈为平教授是国际计算学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力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1990年评为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发表有关桥梁空间静动力分析、内力影响面分析、斜拉桥可行性分析、辅助施工等有关论文60余篇,题为“内力影响面分析的机动法”专著一本,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上海市、广东省等课题20余项。 沈为平副校长分管徐汇校区日常管理、数字化大学建设、信息统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工作,协管校园建设规划、配合分管副校长抓若干科研大项目等。
  • 副理事长苏先樾
    苏先樾
    副理事长
    《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现任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副理事长王自强
    王自强
    副理事长
    简 历 1938年11月12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8年~1964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至毕业 历任:英国Sheffiel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访问教授;    法国ENCP大学材料研究设计中心访问教授;    瑞典Lulea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力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国际工程断裂力学》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主编;    《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主要奖励 1 《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1995年获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2 《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获奖,王自强是三级子课题负责人) 3 《复合型裂纹脆性断裂及断裂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获奖人) 4 《加筋和夹层板壳的稳定性研究》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二获奖人) 主要论著 1 平面应变Ⅰ型非线性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解. 中国科学A辑,  1986,2:182~194 2 Higher order analysis of crack tip fields in elastic power  law harden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1993,41(4):665~687 3 平面应力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场. 中国科学A辑,1992,5:512~519 4 The interfacial crack between two dissimilar elastic-plastic  materials. Acta Mechanica Sinica,1992,8(2):147~155 5 Elastic-plastic asymptotic fields for cracks on bimaterial  interfaces.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0,37(3):527~538 6 Fracture criterion based on the higher-order asymptotic fiel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73:39~50 7 Dislocation nucleation and emission from crack t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69:295~306 8 Fracture criteria for combined cleavage and dislocation  emiss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1996,74(4):983~1001 9 A unified model for dislocation nucleation,dislocation  emission and dislocation free z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6,78:227~239 10 Effective elastic moduli of two dimensional solids with   multiple cracks. Science in China,1998,41(10):1114~1120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细观力学; 2 塑性应变梯度理论; 3 铁电材料本构关系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力学所 电话:(010) 62545533-2120 E-mail:tcwang@cc5.imech.ac.cn
  • 副理事长吴有生
    吴有生
    副理事长
    吴有生 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水弹性分析 2.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个人简历: 吴有生院士,男,1942年出生。 船舶结构力学和水弹性力学专家。 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 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81~198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布鲁纳尔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 多年来,从事与主持线性与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试验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 船舶结构和船用设备的抗水下与空中爆炸的关键技术研究,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研究与设计。先后获多项部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发表国内外论文110余篇。 曾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所长等职。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国防项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国际船舶结构大会(ISSC)常委、国际船模试验水池大会(ITTC)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PRADS)主席(1998~2001)、常委;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编委。
  • 副理事长杨卫
    杨卫
    副理事长
    1954年2月16日 出生于北京海淀区清华圆 1973~1976年 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学习,本科毕业 1977~1978年 江西省景波机械厂一车间工艺员 1978~1981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获固体力学专业硕士 1981~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固体与结构专业博士 1985~2004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9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06年8月~至今 浙江大学校长 重要的社会兼职 1987年8月~1988年5月  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学者; 1988年6月~9月     法国教育部聘请客座教授; 1990年7月~10月    美国BROWN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7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10月~11月    加拿大NSERC邀请学者; 1995年6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10月~1997年2月 台湾大学特案研究员; 1998年1月~4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起        当选为中国科协常委; 1998年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亚太断裂学             会副主席; 破坏力学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3)、系主任(1997); 担任《力学学报》主编; 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Fatigue and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的编委。 主要论著 1 Yang W,Suo Z and Shih C F. Mechanics of dynamic debonding.  Proc. Roy. Soc. London,Ser. A,1991,433:679~697 2 Yang W and Wei YG. Progressive damage along kink bands in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blocks under compression. Int.  J. Damage Mechanics,1992,1(1):80~101 3 Yang W and Lee WB. Mesop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Berlin:Springer-Verlag,1993 4 Yang W,Tan HL and Guo TF. Evolution of crack tip process  zone.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4, 2: 767~782 5 Yang W and Suo Z. Cracking in ceramic actuators caused by  electrostriction. J. Mech. Phys. Solids, 1994, 42: 649~663 6 Yang W,Wang W and Suo Z. Cavity and dislocation buckling  due to electric current. J. Mech. Phys. Solids,1994,42(6):  897~911 7 杨卫. 宏微观断裂力学.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8 Zhu T,Yang W and Guo TF. Quasi-cleavage processes driven  by dislocation pileups,Acta Metall. Mater. 1996,44:  3049~3058 9 Yang W and Zhu T. Switch-toughening of ferroelectrics  gauged by electric fields. J. Mech. Phys. Solids,1998,46:  291~311 10 Yang W and Ma C-C. Orthotropic transform for planar   anisotropic elasticity and reduced dependence of   elastic constants,Proc. Royal Soc. London,Ser. A.,   1998,454:1843~1855 通讯地址 地址:310027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E-mail:yw-dem@tsinghua.edu.cn
  • 第七届秘书长
  • 秘书长樊  菁
    樊 菁
    秘书长
    职 务:所长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0 电 话:(010) 62562987 传 真:(010) 62561284 电子邮件:jfan@imech.ac.cn 简历: 1987.7 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学士 199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 1996.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气动物理实验室主任、高温气体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Cornell大学航天工程系访问 1999.5 - 2000.12 Michigan大学(AnnArbor)宇航系访问 2001.1至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目前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力学学报》编委等。 研究领域: 分子气体动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动,以及它们在航天领域、真空材料制备、微系统方面的应用。 代表论著: 1. 樊菁,沈青(1992) DSMC方法中的一个新算法 - 随机取样频率法。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127-130页,科学出版社. 2. 樊菁,沈青(1994) 模拟同核双原子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过程的单个靶分子方法。第7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86-91页. 3. 樊菁,沈青 (1995) 过渡领域高超声速圆柱绕流的直接模拟。空气动力学学报,13卷,4期,405-413页. 4. Fan, J. and Shen, C. (1995) A sterically dependent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J. Harvey & G. Lord, pp.469-475. 5. 沈青,樊菁,胡振华,徐晓燕 (1996) 过渡领域三维绕流直接统计模拟的新算法。空气动力学学报,14卷,3期,467-475页. 6. Shen, C., Fan, J., Hu, Z.H.,Xu, X.Y. (1997) A new version of position element algorithm of DSMC 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C. Shen, pp. 162-167. 7. Fan, J.,Shen, C.(1999)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unidirectional flows in transition regime.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R.Brun, Vol. 2, pp.245-252. 8. 樊菁,刘宏利,沈青,陈黎明(2000)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算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的确定论判据。”空气动力学学报,18卷,2期,180-187页. 9. Fan,J., Boyd, I.D. and Shelton, C.(2000)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yttrium.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18: 2937-2945. 10. Cai, C.P., Boyd, I.D., Fan, J., Candler, G.V. (2000)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s for low-speed microchannel flows.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14: 368-378. 11. Fan, J., Boyd, I.D., Cai, C.P., Hennighausen, K., and Candler, G.V. (2001) Comput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around NACA 0012 airfoils. AIAA J. 39: 618-625 12. Keidar, M., Fan, J., Boyd, I.D. & Bellis, I. (2001) Vaporization of heated materials into discharge plasma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9: 3095-3098. 13. Fan, J. & Shen, C. (2001)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rarefied gas flow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66: 1-20. 14. Fan, J., Boyd, I.D. & Shelton, C.(2001)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YBCO deposition.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T. J. Bartel & M. A. Galli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585, pp.214-221. 15. 樊菁,沈青(2001)微机电系统中气体运动的相似参数. 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宋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81-183页. 16. 樊菁,沈青 (2002) 微尺度气体流动. 力学进展, 32: 321-336. 17. Fan, J. (2002) A generalized soft-sphere model for Monte Carlo method. Phys. Fluids, 14: 4399-4405. 18. Jiang, J.Z., Shen, C., Fan, J.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Poiseuille flows.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edited by S.G. Kandlikar, et al, pp. 411-418 19. Liu, H. L., Fan, J., Shen, C. (2003) Validation of a hybrid scheme of DSMC in simulating 3-D rarefied gas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382-389. 20. Jiang, J. Z., Fan, J., Shen,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micro-cavity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784-791. 21. Xie, C., Fan, J., Shen, C. (2003)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800-807. 22. Shen, C., Fan, J., Xie,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89: 512-526. 23. 樊菁,刘宏立,蒋建政,彭世锍,沈青 (2004) 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过程的分析与模拟. 力学学报,36: 129-139. 24. 舒勇华,刘宏立,樊菁,崔季平. 偏二甲肼在氟化镁涂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 化学物理学报(in press) 25. Shen, C., Tian, D.B., Xie, C., Fan, J. Examiation of the LBM in simulation of microchannel flow in transitional regime. Microscale Thermophysical Engineering (in press)
  • 第七届副秘书长
  • 副秘书长	冯西桥(聘)
    冯西桥(聘)
    副秘书长
  • 副秘书长施越定(聘)
    施越定(聘)
    副秘书长
  • 副秘书长王建祥(聘)
    王建祥(聘)
    副秘书长
    北京大学工学院 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博士 研究领域 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757948(办);Fax:010-62751812; 个人主页:http://www.mech.pku.edu.cn/jxwang.htm Email jxw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1983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学位 1986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1995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 1996年和1997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丹麦阿尔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8年起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工程力学》编委 所授课程 《复合材料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材料力学》 课题研究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和非均质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对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Eshelby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细观力学框架;提出了描述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的纳米结构材料性能尺度相关性的标度律;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和强度分析、就地强度理论和强度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预测了含有桥联裂纹固体的宏观等效性能以及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宏观本构关系;发展了含有性能梯度组分的非均质材料等效传导性能的界限理论。 曾获得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200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 发表成果 1. Duan, H. L., Wang, J., Karihaloo, B. L. & Huang, Z. P. 2006 Nanoporous materials can be made stiffer than non-porous counterpart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Acta Materialia (In press). 2. Wang, J., Duan, H. L. & Yi, X. 2006 Bounds on effective conductivities of heterogeneous media with graded constituents. Phys. Rev. B (In press). 3. Duan, H. L., Jiao, Y., Yi, X., Huang, Z. P. & Wang, J. 2006 Solutions of inhomogeneity problems with graded shells and application to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composites. J. Mech. Phys. Solids (In press). 4. Wang, J., Duan, H. L.,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6 A scaling law for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Proc. R. Soc. A 462, 1355—1363. 5. Chu, H. J. & Wang, J. 2005 Strain distribution in arbitrarily shaped quantum dots with nonuniform composition. J. Appl. Phys 98, Art. 034315. 6.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5 Eshelby formalism for nano-inhomogeneities. Proc. R. Soc. A 461, 3335--3353. 7.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5 Size-dependent effective elastic constants of solids containing nano-inhomogeneities with interface stress. J. Mech. Phys. Solids 53, 1574--1596. 8.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Zhong, Y. 2005 Stress fields of a spheroidal inhomogeneity with an interphase in an infinite medium under remote loadings. Proc. R. Soc. A 461, 1055--1080.   9. Zhong, Y., Wang, J., Wu, Y. M. & Huang, Z. P. 2004 Effective moduli of particle-filled composite with inhomogeneous interphase Part II: mapp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Comp. Sci. Tech. 64, 1353--1362. 10. Wu, Y. M., Huang, Z. P., Zhong, Y. & Wang, J. 2004 Effective moduli of particle-filled composite with inhomogeneous interphase Part I: bounds. Comp. Sci. Tech. 64, 1345--1351. 11. Wang, J., & Pyrz, R. 2004b Prediction of the overall moduli of layered silicate-reinforced nanocomposites Part II: analyses. Comp. Sci. Tech. 64, 935--944. 12. Wang, J., & Pyrz, R. 2004a Prediction of the overall moduli of layered silicate-reinforced nanocomposites Part I: basic theory and formulas. Comp. Sci. Tech. 64, 925--934. 获奖情况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 学术交流 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和丹麦阿尔堡大学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 副秘书长杨亚政(常务)
    杨亚政(常务)
    副秘书长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 第七届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陈传尧
    陈传尧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陈景秋
    陈景秋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程耿东
    程耿东
    常务理事
    程耿东院士 力学专家。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的研究。70年代参加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研究汽轮机基础的动力分析。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与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算法。最近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程耿东教授。男,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1958-1964北京大学数理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      1964-1968 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研究生      1968-1969 黑龙江省3185农场,      1969-1973 沈阳八十八中学,      1973年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      其中:      1978.12-1980.12 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学者      1980年10月获博士学位      1981年提升为副教授      1984年提升为教授      1985年批准为计算力学博士生导师      1991年被国务院表彰,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国家人事局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5.9-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副校长      1994.9-1997.9 担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二)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多学科及结构优化学会执行委员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Structural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Computer & Structures 国际杂志编委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国际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 编委      应用数学与力学学报 编委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学报 副主编      机械强度杂志 副主编。      1998年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70年代他在钟万勰教授指导下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 利用只有8K内存的计算机完成了一批标准设计。他和钟万勰、林家浩开发了用于研究汽 轮机基础强迫振动的计算机程序,为很多设计院所采用。他参与研制了可以处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并深入讨论了各种优化方法的关系。他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研究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他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和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该方法被很多通用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可以在已有的有限元程序中方便地实现灵敏度分析。他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是约束函数不连续,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 ,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的e --放松算法。最近他也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程耿东教授有论文160篇及著作三本、译作二本,在弹性薄板优化、结构形状优化、拓扑优化及灵敏度分析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先后获得91年自然科学二等奖 ,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担任《工程优化》、《结构优化》,《计算机与结构》等五个国际杂志及《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五个国内杂志编委。
  • 常务理事崔尔杰
    崔尔杰
    常务理事
    空气动力学家 1935年11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河北高阳。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 从事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与空气弹性、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解决型号研制中遇到的动态气动载荷、颤振、抖振、风致振动、气动噪声、动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贡献在非定常流与流动控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对非定常增升机制、钝物体旋涡脱落模式、多物体干扰等提出新见解,发展了涡致振动的非线性振子模型,提出抑制涡致振动的多种途径,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主持“国家火炬计划”的全垫升气垫船研制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的“地效飞行器”项目的技术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已开发出多种型号投入国内和跨国航线运行。提出建立地面效应空气/流体动力学的框架设想并对其内容作了充实与发展。
  • 常务理事 戴世强
    戴世强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樊 菁
    樊 菁
    常务理事
    职 务:所长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0 电 话:(010) 62562987 传 真:(010) 62561284 电子邮件:jfan@imech.ac.cn 简历: 1987.7 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学士 199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 1996.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气动物理实验室主任、高温气体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Cornell大学航天工程系访问 1999.5 - 2000.12 Michigan大学(AnnArbor)宇航系访问 2001.1至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目前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力学学报》编委等。 研究领域: 分子气体动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动,以及它们在航天领域、真空材料制备、微系统方面的应用。 代表论著: 1. 樊菁,沈青(1992) DSMC方法中的一个新算法 - 随机取样频率法。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127-130页,科学出版社. 2. 樊菁,沈青(1994) 模拟同核双原子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过程的单个靶分子方法。第7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86-91页. 3. 樊菁,沈青 (1995) 过渡领域高超声速圆柱绕流的直接模拟。空气动力学学报,13卷,4期,405-413页. 4. Fan, J. and Shen, C. (1995) A sterically dependent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J. Harvey & G. Lord, pp.469-475. 5. 沈青,樊菁,胡振华,徐晓燕 (1996) 过渡领域三维绕流直接统计模拟的新算法。空气动力学学报,14卷,3期,467-475页. 6. Shen, C., Fan, J., Hu, Z.H.,Xu, X.Y. (1997) A new version of position element algorithm of DSMC 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C. Shen, pp. 162-167. 7. Fan, J.,Shen, C.(1999)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unidirectional flows in transition regime.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R.Brun, Vol. 2, pp.245-252. 8. 樊菁,刘宏利,沈青,陈黎明(2000)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算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的确定论判据。”空气动力学学报,18卷,2期,180-187页. 9. Fan,J., Boyd, I.D. and Shelton, C.(2000)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yttrium.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18: 2937-2945. 10. Cai, C.P., Boyd, I.D., Fan, J., Candler, G.V. (2000)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s for low-speed microchannel flows.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14: 368-378. 11. Fan, J., Boyd, I.D., Cai, C.P., Hennighausen, K., and Candler, G.V. (2001) Comput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around NACA 0012 airfoils. AIAA J. 39: 618-625 12. Keidar, M., Fan, J., Boyd, I.D. & Bellis, I. (2001) Vaporization of heated materials into discharge plasma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9: 3095-3098. 13. Fan, J. & Shen, C. (2001)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rarefied gas flow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66: 1-20. 14. Fan, J., Boyd, I.D. & Shelton, C.(2001)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YBCO deposition.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T. J. Bartel & M. A. Galli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585, pp.214-221. 15. 樊菁,沈青(2001)微机电系统中气体运动的相似参数. 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宋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81-183页. 16. 樊菁,沈青 (2002) 微尺度气体流动. 力学进展, 32: 321-336. 17. Fan, J. (2002) A generalized soft-sphere model for Monte Carlo method. Phys. Fluids, 14: 4399-4405. 18. Jiang, J.Z., Shen, C., Fan, J.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Poiseuille flows.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edited by S.G. Kandlikar, et al, pp. 411-418 19. Liu, H. L., Fan, J., Shen, C. (2003) Validation of a hybrid scheme of DSMC in simulating 3-D rarefied gas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382-389. 20. Jiang, J. Z., Fan, J., Shen,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micro-cavity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784-791. 21. Xie, C., Fan, J., Shen, C. (2003)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800-807. 22. Shen, C., Fan, J., Xie,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89: 512-526. 23. 樊菁,刘宏立,蒋建政,彭世锍,沈青 (2004) 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过程的分析与模拟. 力学学报,36: 129-139. 24. 舒勇华,刘宏立,樊菁,崔季平. 偏二甲肼在氟化镁涂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 化学物理学报(in press) 25. Shen, C., Tian, D.B., Xie, C., Fan, J. Examiation of the LBM in simulation of microchannel flow in transitional regime. Microscale Thermophysical Engineering (in press)
  • 常务理事方岱宁
    方岱宁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冯士筰
    冯士筰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符 松
    符 松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顾元宪
    顾元宪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韩大建
    韩大建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韩其为
    韩其为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贺德馨
    贺德馨
    常务理事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员 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 中国太阳能学会二、三、四、五、六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一、二、三届 理事 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主任 国际风能协会 理事、副主席 主要成就、贡献: 一、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1.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国内新能源(风能)利用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作为学会的负责人,他先后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组织风能学术交流和开展技术咨询活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组织三次利用风能开发西北和“力学与西部开发”的学术会议,并亲自参加新疆地区的风能利用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当地风能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经中国科协同意和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中国风能协会的名义参加世界风能协会后,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世界风能协会的活动,2004年被选为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2.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国内风工程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风工程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并在国内首次组织了桥梁风振座谈会和汽车空气动力座谈会。先后完成了我国海湾大桥、琪澳大桥、西陵大桥等10余座大跨度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和斜拉桥拉索雨振机理的试验研究,对桥梁抗风设计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在建(构)筑物抗风设计方面,主持过中国-英国科技合作项目,在风洞中将高频底座天平技术应用于高耸建筑物静、动态风荷载的测量和动态响应特性的预测,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同时还将该技术用于长征型号捆绑火箭地面风载试验研究,对火箭抗风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车辆空气动力学方面,组织完成了东风、解放载重车和富康、捷达轿车等车辆减阻和行驶稳定性的研究。此外,还指导研究生对广—深线高速列车和时速250—300公里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特性和会车压力波特性进行研究,为我国高速列车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除了主要从事新能源(风能)研究工作外,在担任所长和总师期间,组织过风洞建设,主持过多项型号风洞试验和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飞行器气动布局、空气动力试验数据库、风洞天平设计方法等重点项目的研究,为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建设,特别是低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人才培养工作 已培养风能和风工程专业的硕士生8名,博士生3名。正在培养博士生2名。另外,结合科研试验任务,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10余名。先后在国内沈阳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等高等院校担任过兼职教授,进行讲学,协助培养研究生,还在原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创办了风能大专班,为全国培养了30名风能专业技术人才。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概论》教材以及《风力机结构动力学》、《风洞天平》、《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风洞试验手册》和《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著作。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997年荣获原国防科工委伯乐奖。 退休后,因工作需要返聘,他继续在风能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受聘担任国家风能工程技术中心的技术顾问,为我国大规模风能利用和风能技术的进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有代表性的成果: 1.1990,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方法在风力机等模型风洞试验中的应用与发展,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2.1995,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的研究,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论文和著作目录: 1.An investigation of 6m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1985,国际太阳能和风能会议文集(与王化伟合作) 2.An investigation of blockage corrections for wind turbine tests.1986,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江桂清合作) 3.风力机翼型大攻角气动力手册.1988,中国风能中心 4.小型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报告.1988,中国风能中心 5.Pressure measurements on a 5.53mHAWT in CARDC 12m*16m wind tunnel.1989,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Ronsten.G.等合作) 6.中国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1990,亚太地区风能会议文集(与施鹏飞合作) 7.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user-injector typ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1990,国际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会议文集 8.旋风型风能装置试验研究.1992,中国风能文集万国出版社(与王化伟合作) 9.Fluctuating pressure on two circular cylinders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1992,J. of WEIA(与孙天凤、顾志福等合作) 10.Flow visualization on a rotating wind turbine blade.1993,亚太地区风工程会议文集(与Dahlberg.J.A.等合作) 11.用改进的辅助变量法识别非定常气动力系数.1994,2,空气动力学学报(与李明水合作) 12.The execution of wind energy projects (1986-1993) between CARDC and FFA.1995,国际风能会议文集 13.Wi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China.1995,世界太阳能进程研讨会文集 14.Recent advances of wind tunnel balance techniques in CARDC.1996,NASA/CP-1999-209101/PT2(与顾兴若合作) 15.Aerodynamic admittance of bridge deck sections.1997,欧洲与非洲风工程会议文集 16.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1999,1,太阳能学报 17.风力机结构动力学.1999,北航出版社(与李本立等合作) 18.关于在中国西部开发利用风能的建议.2000,科技工作者建议 19.风洞天平.2001,国防工业出版社(与顾兴若等合作) 20.风力发电机组规范.2002,交通出版社(与秦海岩等合作) 21.我国风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2002,1,力学与实践 22.The development and certific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s in China.2002,首届世界风能会议论文集 23.风洞实验手册.2003,航空工业出版社(与范洁川等合作) 24.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与宫靖远等合作) 25.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2005,国防工业出版社(与李明水等合作)
  • 常务理事胡海岩
    胡海岩
    常务理事
    通讯地址 地址: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办公室 电话:025-4893287 传真:025-4891512 E-mail:hhyae@nuaa.edu.cn 胡海岩,1956年生于上海。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此后留校任讲师,1990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校长助理,1998年任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其间,1992年至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等12种期刊的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及航空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学术业绩: 致力于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在时滞受控系统的稳定性与分叉、迟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碰撞振动系统分叉与控制等领域作出了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163篇,其中61篇被SCI收录,87篇被EI收录。论著被他人引用1350余次。应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10次。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飞行器中的非线性隔振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
  • 常务理事黄 黔
    黄 黔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黄永念
    黄永念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姜弘道
    姜弘道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矫桂琼
    矫桂琼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李家春
    李家春
    常务理事
    简 历 1940年7月26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7-1962年 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2-1966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66-198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实员、助研、副研 1988-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1990),历任基        础室、环流室主任,环境中心学委会主任 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任职   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   Int.J of Sed. Chinese Phys.Lett.《力学进展》,《力学学报》   等刊物编委   LNM、LASG、LOE、LT等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主要论著 1 李家春,摄动级数的奇性判别法,中国科学,1982,25(6):504-510 2 李家春,广义Rayleigh变分原理,中国科学,1983,26(8):727-735 3 Li JC, Hui WH,Donelan MA, Effects of velocity shear on  the stability of surface wave trains,in "Nonlinear  Waves",by Morikawa,K.Maruo,H.(Eds.)Berlin,  Springer-Verlag,1988:213-220 4 Li JC,Allen T.Chwang,Effects of nonuniform current on  the wave field,in Proceedng of ISOPE,1994:125-132 5 He GW,Li JC. The mechanism of pattern selections of CMLS,  Phys,Letters,1994,A185:55-58 6 Li JC, Kwok YK,Fung Jimmy CH.Vortex dynamics in the studies  of looping i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Fluid Dyn.Res,1997,21:57-71 7 Li JC, Yao DL,Shen WM,Studies on the terrestrial interface  processes inarid areas' J.Arid Environ,,1997, 36:25-36 8 李家春,吴承康,环境力学和可持续发展,力学进展,1998,18  (4):433-441 9 李家春,谢正桐,植被湍流的大涡模拟,力学学报,1999,31  (4):406-413 10 李家春,周显初,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 电话: 86-10-62633488 传真: 86-10-62561284 E-mail: jcli05@imech.ac.cn
  • 常务理事林建忠
    林建忠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罗纪生
    罗纪生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孟庆国
    孟庆国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苗天德
    苗天德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欧进萍
    欧进萍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沈为平
    沈为平
    常务理事
    沈为平 1946年3月生,浙江鄞县人,汉族。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为平同志1970年参加工作,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63-1970年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和发动机系学习,1970-1979年分别在上海求新造船厂和上海飞机制造厂工作,1979-1982年在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83-1986年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德国获博士论文“特优”成绩,1986年学成回校。199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1992年起任建工学院副院长兼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1997年1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沈为平教授是国际计算学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力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1990年评为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发表有关桥梁空间静动力分析、内力影响面分析、斜拉桥可行性分析、辅助施工等有关论文60余篇,题为“内力影响面分析的机动法”专著一本,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上海市、广东省等课题20余项。 沈为平副校长分管徐汇校区日常管理、数字化大学建设、信息统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工作,协管校园建设规划、配合分管副校长抓若干科研大项目等。
  • 常务理事沈亚鹏
    沈亚鹏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苏先樾
    苏先樾
    常务理事
    《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现任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常务理事王自强
    王自强
    常务理事
    简 历 1938年11月12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8年~1964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至毕业 历任:英国Sheffiel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访问教授;    法国ENCP大学材料研究设计中心访问教授;    瑞典Lulea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力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国际工程断裂力学》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主编;    《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主要奖励 1 《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1995年获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2 《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获奖,王自强是三级子课题负责人) 3 《复合型裂纹脆性断裂及断裂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获奖人) 4 《加筋和夹层板壳的稳定性研究》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二获奖人) 主要论著 1 平面应变Ⅰ型非线性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解. 中国科学A辑,  1986,2:182~194 2 Higher order analysis of crack tip fields in elastic power  law harden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1993,41(4):665~687 3 平面应力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场. 中国科学A辑,1992,5:512~519 4 The interfacial crack between two dissimilar elastic-plastic  materials. Acta Mechanica Sinica,1992,8(2):147~155 5 Elastic-plastic asymptotic fields for cracks on bimaterial  interfaces.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0,37(3):527~538 6 Fracture criterion based on the higher-order asymptotic fiel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73:39~50 7 Dislocation nucleation and emission from crack t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69:295~306 8 Fracture criteria for combined cleavage and dislocation  emiss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1996,74(4):983~1001 9 A unified model for dislocation nucleation,dislocation  emission and dislocation free z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6,78:227~239 10 Effective elastic moduli of two dimensional solids with   multiple cracks. Science in China,1998,41(10):1114~1120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细观力学; 2 塑性应变梯度理论; 3 铁电材料本构关系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力学所 电话:(010) 62545533-2120 E-mail:tcwang@cc5.imech.ac.cn
  • 常务理事吴有生
    吴有生
    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水弹性分析 2.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个人简历: 吴有生院士,男,1942年出生。 船舶结构力学和水弹性力学专家。 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 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81~198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布鲁纳尔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 多年来,从事与主持线性与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试验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 船舶结构和船用设备的抗水下与空中爆炸的关键技术研究,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及新型高性能船舶的研究与设计。先后获多项部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发表国内外论文110余篇。 曾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所长等职。 曾任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奖国防项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国际船舶结构大会(ISSC)常委、国际船模试验水池大会(ITTC)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实用设计大会(PRADS)主席(1998~2001)、常委;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编委。
  • 常务理事 杨 卫
    杨 卫
    常务理事
    简 历 1954年2月16日 出生于北京海淀区清华圆 1973~1976年 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学习,本科毕业 1977~1978年 江西省景波机械厂一车间工艺员 1978~1981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获固体力学专业硕士 1981~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固体与结构专业博士 1985~2004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9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06年8月~至今 浙江大学校长 重要的社会兼职 1987年8月~1988年5月  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学者; 1988年6月~9月     法国教育部聘请客座教授; 1990年7月~10月    美国BROWN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7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10月~11月    加拿大NSERC邀请学者; 1995年6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10月~1997年2月 台湾大学特案研究员; 1998年1月~4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起        当选为中国科协常委; 1998年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亚太断裂学             会副主席; 破坏力学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3)、系主任(1997); 担任《力学学报》主编; 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Fatigue and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的编委。 主要论著 1 Yang W,Suo Z and Shih C F. Mechanics of dynamic debonding.  Proc. Roy. Soc. London,Ser. A,1991,433:679~697 2 Yang W and Wei YG. Progressive damage along kink bands in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blocks under compression. Int.  J. Damage Mechanics,1992,1(1):80~101 3 Yang W and Lee WB. Mesop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Berlin:Springer-Verlag,1993 4 Yang W,Tan HL and Guo TF. Evolution of crack tip process  zone.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4, 2: 767~782 5 Yang W and Suo Z. Cracking in ceramic actuators caused by  electrostriction. J. Mech. Phys. Solids, 1994, 42: 649~663 6 Yang W,Wang W and Suo Z. Cavity and dislocation buckling  due to electric current. J. Mech. Phys. Solids,1994,42(6):  897~911 7 杨卫. 宏微观断裂力学.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8 Zhu T,Yang W and Guo TF. Quasi-cleavage processes driven  by dislocation pileups,Acta Metall. Mater. 1996,44:  3049~3058 9 Yang W and Zhu T. Switch-toughening of ferroelectrics  gauged by electric fields. J. Mech. Phys. Solids,1998,46:  291~311 10 Yang W and Ma C-C. Orthotropic transform for planar   anisotropic elasticity and reduced dependence of   elastic constants,Proc. Royal Soc. London,Ser. A.,   1998,454:1843~1855 通讯地址 地址:310027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E-mail:yw-dem@tsinghua.edu.cn
  • 常务理事 杨秀敏
    杨秀敏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杨亚政
    杨亚政
    常务理事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 常务理事虞吉林
    虞吉林
    常务理事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安徽合肥金寨路96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邮 编:230026 电 话:(0551) 3602179 (O) 传 真:(0551) 3637341 E-mail: jlyu@ustc.edu.cn 简 历 1946年9月出生 196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 1985年  获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等职 获得荣誉: 1986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英 国皇家奖学金、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英国和德国从事合作研究,并被英 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 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 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 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和《爆炸与冲击》杂志 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冲击动力学(包括结构冲击响应和结构动态失效准则、材料动 态力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 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学性能、动态断裂、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材料力学行为和材 料设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应用数学”、“结构冲击动力 学”、“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高等实验工程力学”、“应力波 基础”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培养和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承 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 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主要论著: 1.虞吉林,王礼立,朱兆祥,杆中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弹塑性边界 的基本性质,固体力学学报,No.3 (1982),313-324。 2.虞吉林,郑哲敏,一种非局部弹塑性连续体模型与裂纹尖端附 近的应力分布,力学学报,16 5 (1984),485-494。 3.Yu, Jilin and Jones, N., Furthe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ailure of clamped beams under impact loads,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27 9 (1991), 1113-1137. 4.Yu, Jilin and Jones, 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mpact loaded steel beams and the failure criteria,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34 30 (1997), 3977-4004. 5.Yu, J., Dong, X. and Zhang, J., A study of adiabatic shear plugging in Ti6Al4V alloy,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Plasticity, PTS 1-2, Eds. Yu TX, Sun QP and Kim JK,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177-180 (2000), 387-392. 6.Zhao, A. and Yu Jilin, The overall elastic moduli of orthotropic composite and description of orthotropic damage of materials,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37 45 (2000), 6755-6771. 7.Wei, Z.G., Yu, J.L., Li, J.R., Li, Y.C. and Hu, S.S., Influence of stress condition on 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 of tungsten heavy alloys. Hypervelocity Impact Symposium, Galveston, Texas USA, November 6-10, 2000.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6 1-10 (2001), 843-852. 8.李剑荣,王曦,虞吉林,粗晶粒铝多晶试件拉伸变形局部化的数 值模拟,金属学报,37 7 (2001),717-722。 9.Li, J.R., Yu, J. L. and Wei, Z.G. Influence of specimen geometry on adiabatic shear instability of tungsten heavy alloys,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8 3 (2003), 303-314. 10.Yu, J.L., Wang, X., Wei, Z.G. and Wang, E.H.,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dynamically loaded sandwich beams with aluminium-foam core,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8 3 (2003), 331-347.
  • 常务理事袁明武
    袁明武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张 文
    张 文
    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行政与学术任职情况: 1.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2001-) 2. 复旦大学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1999-) 3.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1997-2000) 5. 复旦大学力学与技术科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2001-) 6. 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8. 复旦大学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建设小组组长(2000-)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sN+bT L{ 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转子动力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现代设计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应用力学学报》编委,《振动工程学报》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力学季刊》编委 上海市政协委员(1997-2002),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常委(1996-2002),中国民主同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0) 研究领域: 转子动力学,流-固耦合,结构振动,运动稳定性, 柔性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 荣誉称号: 1.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5) 2.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6-1999) 科技获奖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 2.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96): 高速旋转机械运动稳定性和整机动力学理论 3.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 叶片-盘-轴整体全弹性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4. 国家光华科技奖三等奖(1992) 5.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6):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 6.上海市六五一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3):C-3机设计的动力学原理分析,获奖者:张文,赵明龙等。 教学获奖情况: 1.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 《转子动力学理论基础》 2.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1985) 3.复旦大学《复华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1996、1997、1998) 4.《复旦大学香港人赞助优异奖教金》(1997、1998、1999) 5.《1999-2001年复旦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9)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的研究”三级子课题:<非线性油膜力的合理力学建模和转子干摩擦碰摩仿真分析>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一级子课题:<微小间隙约束自激源动力学分析> 3.航空工业部重点攻关项目: <高速柔性转子与静子碰摩引起的非线性失稳研究> 4. 空空导弹研究院项目:〈空空导弹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 5. 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海底管线的地震应力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6.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项目:< 固定平台桩腿裂纹损伤及损伤容量的研究> 著作和译著: 1.《转子动力学理论基础》,张文著,科学出版社,1990年 2.《结构动力学》,王文亮,张文,罗惟德,陈守吉,王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3.《高等转子动力学——理论、技术与应用》闻邦椿,顾家柳,夏松波等编著,王正、张文等参加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多参数系统的振动和稳定性》,K.Huseyin 著,张文译,上海市科技文献出版社,1985年 5.《不变量理论》,A.J.M.Spencer著,张文,陆章基,盛芬云译,马文华,黄城超校,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年 发表的科技论文: 到2004年5月底: 一.国际杂志论文: 1.Tiesheng Zheng, Shuhua Yang, Zhonghui Xiao, Wen Zhang,“A Ritz Model of Unsteady Oil-film Forces for Nonlinear Dynamic Rotor-Bearing System”,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71, n.5, 2004, pp219-224. 2.Wen Zhang,Jiong Tang, Mingde Tao, Dynamic Stability of a Rotor Filled or Partially Filled with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3, n.1, 1996, pp101-105. 3.W.Zhang, F.H.Ling, Dynamic Stability of Rotating Shaft Made of Boltzmann Viscoelastic Sol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ol.53, no.2, 1986,pp424-429. 4.M.Tao and W. Zhang, Dynamic Stability of a Rotor Partially Filled with a Viscous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9, n.5, 2002, pp705-707. 5.M.Tao and W. Zhang, Dynamic Stability of a Flexible Spinning Cylinder Partially Filled with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9, n.5, 2002, pp708-710. 6.Wen Zhang, The Lower Bound of the Stability Threshold Speed of Flexible Rotor System in Fluid-Film Bearings, ASME Journal of Vibration, Acoustics, Stress and Reliability Design, vol.111,no.3,July, 1989, pp351-353. 7.Wen Zhang,Shing-Tung Yau, Ya-Yan Lu, Creep Instability of High Spinning Viscoelastic Rod, 4th IUTAM Symposium Creep in Structure”, Editor: M.Zyczkowski, Sept. 10-14, 1990, Cracow, Poland, pp701-708. 8.S.H.Crandall, A.Lingener, W.Zhang, Backward Whirl due to Rotor-Stator Contact, Nonlinear Vibration Problems, Ed.: Zbigniew Wesolowski,PWN-Polish Scitific Publishers, Warsaw,1993, pp47-61. 9.Zhang Wen, Some modern Problems in Rotor Dynamics,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v.3, n.2,1995, pp60-63. 10.Zhang Wen, Wang Wenliang, Wang Hao,Tang Jiong,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f Flexible Shaft Coupled with Rotating Flexible Multiple Bladed-Disk Assemblies, Technology Report 1994,International Gas Turbine Institute, ASME, 1994, pp68-69. 11.Yau Shing-Tung, Zhang Wen, Nonlinear and Linear Elastic Impact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Analysis, V.7,n.3,pp591-604.2000 12.Wen Zhang, Xiaofeng Xu, Modeling of Nonlinear Oil-Film Force Acting on a Journal with Unsteady Motion and Nonlinear In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th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v.1, n.3, 2000, pp179-186. 13.Zhang Wen, Xu Xiaofeng, Cui Sheng, Qiu Pengqing, Nonlinear In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Unsteady Oil-Film Force Model, Dynamics, Acoustics and Simulations Edited by Ray P.S.Han, K.H.Lee, Albert C.J.Luo, McGraw-Hill Book Co.,2000. pp151-156. 14.W.Zhang, A General Theory for Viscoelastic Rotor Dynamics, Rotating Machinery Dynamics, Editors: Muszynska, A. and Simonis,J.C.,United Engineering Center,1987, pp183-190. 15.Tao Mingde,Zhang Wen,Tang Jiong, On the Stability of a Liquid-Filled Rotor,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B, vol.6, no.3, 1994, pp53-63.
  • 常务理事 张若京
    张若京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张永发
    张永发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 赵亚溥
    赵亚溥
    常务理事
  • 常务理事周 盛
    周 盛
    常务理事
  • 第七届理事
  • 理事	蔡长安
    蔡长安
    理事
  • 理事 曹 喜
    曹 喜
    理事
  • 理事柴国钟
    柴国钟
    理事
    简历: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所长,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学科专长:机械设计及理论、固体力学 研究方向:机械强度及CAE、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 理事陈超核
    陈超核
    理事
  • 理事陈传尧
    陈传尧
    理事
  • 理事 陈大年
    陈大年
    理事
  • 理事陈建桥
    陈建桥
    理事
  • 理事 陈景秋
    陈景秋
    理事
  • 理事 陈俊章
    陈俊章
    理事
  • 理事陈康民
    陈康民
    理事
  • 理事陈树辉
    陈树辉
    理事
  • 理事 陈映秋
    陈映秋
    理事
  • 理事 陈裕泽
    陈裕泽
    理事
  • 理事程耿东
    程耿东
    理事
    力学专家。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的研究。70年代参加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研究汽轮机基础的动力分析。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与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算法。最近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程耿东教授。男,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1958-1964北京大学数理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      1964-1968 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研究生      1968-1969 黑龙江省3185农场,      1969-1973 沈阳八十八中学,      1973年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      其中:      1978.12-1980.12 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学者      1980年10月获博士学位      1981年提升为副教授      1984年提升为教授      1985年批准为计算力学博士生导师      1991年被国务院表彰,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国家人事局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5.9-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副校长      1994.9-1997.9 担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11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二)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多学科及结构优化学会执行委员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Structural Optimization国际杂志编委      Computer & Structures 国际杂志编委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国际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 编委      应用数学与力学学报 编委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学报 副主编      机械强度杂志 副主编。      1998年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70年代他在钟万勰教授指导下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 利用只有8K内存的计算机完成了一批标准设计。他和钟万勰、林家浩开发了用于研究汽 轮机基础强迫振动的计算机程序,为很多设计院所采用。他参与研制了可以处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并深入讨论了各种优化方法的关系。他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的密肋加强的板设计。这项研究工作被认为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他提出并实现了结构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和丹麦学者共同研究了误差分析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该方法被很多通用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可以在已有的有限元程序中方便地实现灵敏度分析。他指出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本质是约束函数不连续,并给出了可行区的正确形状 ,在此基础上给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拓扑优化问题的e --放松算法。最近他也研究网格生成及在灾害载荷下的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程耿东教授有论文160篇及著作三本、译作二本,在弹性薄板优化、结构形状优化、拓扑优化及灵敏度分析方面的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先后获得91年自然科学二等奖 ,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担任《工程优化》、《结构优化》,《计算机与结构》等五个国际杂志及《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五个国内杂志编委。
  • 理事崔尔杰
    崔尔杰
    理事
    空气动力学家 1935年11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河北高阳。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 从事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与空气弹性、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解决型号研制中遇到的动态气动载荷、颤振、抖振、风致振动、气动噪声、动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贡献在非定常流与流动控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对非定常增升机制、钝物体旋涡脱落模式、多物体干扰等提出新见解,发展了涡致振动的非线性振子模型,提出抑制涡致振动的多种途径,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主持“国家火炬计划”的全垫升气垫船研制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的“地效飞行器”项目的技术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已开发出多种型号投入国内和跨国航线运行。提出建立地面效应空气/流体动力学的框架设想并对其内容作了充实与发展。
  • 理事 崔京浩
    崔京浩
    理事
  • 理事 戴世强
    戴世强
    理事
  • 理事 樊 菁
    樊 菁
    理事
    职 务:所长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0 电 话:(010) 62562987 传 真:(010) 62561284 电子邮件:jfan@imech.ac.cn 简历: 1987.7 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学士 199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 1996.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气动物理实验室主任、高温气体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Cornell大学航天工程系访问 1999.5 - 2000.12 Michigan大学(AnnArbor)宇航系访问 2001.1至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目前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力学学报》编委等。 研究领域: 分子气体动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动,以及它们在航天领域、真空材料制备、微系统方面的应用。 代表论著: 1. 樊菁,沈青(1992) DSMC方法中的一个新算法 - 随机取样频率法。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127-130页,科学出版社. 2. 樊菁,沈青(1994) 模拟同核双原子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过程的单个靶分子方法。第7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86-91页. 3. 樊菁,沈青 (1995) 过渡领域高超声速圆柱绕流的直接模拟。空气动力学学报,13卷,4期,405-413页. 4. Fan, J. and Shen, C. (1995) A sterically dependent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J. Harvey & G. Lord, pp.469-475. 5. 沈青,樊菁,胡振华,徐晓燕 (1996) 过渡领域三维绕流直接统计模拟的新算法。空气动力学学报,14卷,3期,467-475页. 6. Shen, C., Fan, J., Hu, Z.H.,Xu, X.Y. (1997) A new version of position element algorithm of DSMC 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C. Shen, pp. 162-167. 7. Fan, J.,Shen, C.(1999)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unidirectional flows in transition regime.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R.Brun, Vol. 2, pp.245-252. 8. 樊菁,刘宏利,沈青,陈黎明(2000)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算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的确定论判据。”空气动力学学报,18卷,2期,180-187页. 9. Fan,J., Boyd, I.D. and Shelton, C.(2000)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yttrium.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18: 2937-2945. 10. Cai, C.P., Boyd, I.D., Fan, J., Candler, G.V. (2000)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s for low-speed microchannel flows.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14: 368-378. 11. Fan, J., Boyd, I.D., Cai, C.P., Hennighausen, K., and Candler, G.V. (2001) Comput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around NACA 0012 airfoils. AIAA J. 39: 618-625 12. Keidar, M., Fan, J., Boyd, I.D. & Bellis, I. (2001) Vaporization of heated materials into discharge plasma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9: 3095-3098. 13. Fan, J. & Shen, C. (2001)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rarefied gas flow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66: 1-20. 14. Fan, J., Boyd, I.D. & Shelton, C.(2001)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YBCO deposition.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T. J. Bartel & M. A. Galli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585, pp.214-221. 15. 樊菁,沈青(2001)微机电系统中气体运动的相似参数. 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宋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81-183页. 16. 樊菁,沈青 (2002) 微尺度气体流动. 力学进展, 32: 321-336. 17. Fan, J. (2002) A generalized soft-sphere model for Monte Carlo method. Phys. Fluids, 14: 4399-4405. 18. Jiang, J.Z., Shen, C., Fan, J.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Poiseuille flows.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edited by S.G. Kandlikar, et al, pp. 411-418 19. Liu, H. L., Fan, J., Shen, C. (2003) Validation of a hybrid scheme of DSMC in simulating 3-D rarefied gas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382-389. 20. Jiang, J. Z., Fan, J., Shen,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micro-cavity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784-791. 21. Xie, C., Fan, J., Shen, C. (2003)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800-807. 22. Shen, C., Fan, J., Xie,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89: 512-526. 23. 樊菁,刘宏立,蒋建政,彭世锍,沈青 (2004) 火箭剩余推进剂在轨排放过程的分析与模拟. 力学学报,36: 129-139. 24. 舒勇华,刘宏立,樊菁,崔季平. 偏二甲肼在氟化镁涂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 化学物理学报(in press) 25. Shen, C., Tian, D.B., Xie, C., Fan, J. Examiation of the LBM in simulation of microchannel flow in transitional regime. Microscale Thermophysical Engineering (in press)
  • 理事 樊小卿
    樊小卿
    理事
  • 理事 樊瑜波
    樊瑜波
    理事
  • 理事范召林
    范召林
    理事
  • 理事 方 竞
    方 竞
    理事
  • 理事 方岱宁
    方岱宁
    理事
  • 理事 冯 伟
    冯 伟
    理事
  • 理事 冯士筰
    冯士筰
    理事
  • 理事 冯夏庭
    冯夏庭
    理事
  • 理事扶名福
    扶名福
    理事
  • 理事符 松
    符 松
    理事
  • 理事傅衣铭
    傅衣铭
    理事
  • 理事顾元宪
    顾元宪
    理事
  • 理事郭万林
    郭万林
    理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年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81-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学习并获学士、固体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任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至1998年曾在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和澳国防科学技术组织(DSTO)专家中心工作,2002年曾做德国马普协会金属所客访教授;2003年获香港政府Croucher高级学者基金。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受聘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开展交叉学科前沿及其在未来空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曾主持过国防重点预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型号工程、发动机和飞机等多个国防系统工程子项目等20多个较重要的项目和许多其他项目。其三维约束理论在国际上被称为“Guo’s Constraint Factor”理论,成果入编一系列行业手册,并已用于多个航空型号和国家重大工程。 十五期间,推动建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技中心和高新技术研究院,任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物理力学、纳机电和纳智能系统、全寿命安全保障、微智能测控及其在空天飞行器中的应用。近年在纳智能系统,纳器件原理设计和能量转换、能量耗散、驱动原理等研究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工作,包括发现碳纳米管令人惊讶的超大电致变形能力;首次对碳纳米管振荡器的能量耗散及其速率进行研究,发现温度、几何共轴度等对能量耗散速率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纳尺度广泛的多场耦合效应提出纳智能材料概念。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连续在Phys.Rev.Lett.等高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论文被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德马普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在Phys.Rev.Lett.等刊物论文和长篇综述中多次引用,关于尺寸与缺陷耦合效应的研究被认为是纳米摩擦学研究中的根本性进步;提出新的纳驱动原理,关于纳米枪、可控纳米振荡器、纳米泵等高频纳功能器件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发表论文170多篇,被SCI收录80余篇; 做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分会场主题邀请报告11次。2005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纳尺度物理力学”交叉学科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同年获得教育部信息领域重大项目培育基金。 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纳米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 理事 过增元
    过增元
    理事
  • 理事韩大建
    韩大建
    理事
  • 理事 韩其为
    韩其为
    理事
  • 理事 何建国
    何建国
    理事
  • 理事 何世平
    何世平
    理事
  • 理事何天淳
    何天淳
    理事
  • 理事 何小元
    何小元
    理事
    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在华东工程学院获力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在南京工学院获固体力学工学硕士学位, 199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 现为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在美国韦恩洲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合作研究。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八五”攻关项目和部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 所研制的电子器件变形测量仪器已被MOTOROLA、IBM、HP等国际著名的大公司所采用。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结构变形监测”、“微电子器件力学行为研究”和“工业在线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 理事 贺德馨
    贺德馨
    理事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员 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 中国太阳能学会二、三、四、五、六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五届、六届、七届 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一、二、三届 理事 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主任 国际风能协会 理事、副主席 主要成就、贡献: 一、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1.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国内新能源(风能)利用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新能源(风能)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风能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先后主持过小型风力机技术攻关、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大型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风力机设计软件包开发、200kW风电机组研制和风力机认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上述项目的完成,为我国风力机设计技术进步、小型风力机推广应用、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和风电场建设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又积极参与国家863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型风电机组风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风力机理论研究方面,主持过中国—瑞典政府(1986—1992)风能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在风洞中对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现象,试验结果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验证现用风力机设计理论和建模,为风力机空气动力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发展了风力机风洞试验技术,用改进的壁压信息矩阵法,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对风力机风洞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上述成果分别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指导研究生完成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风力机尾流干扰效应和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等研究。 作为学会的负责人,他先后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组织风能学术交流和开展技术咨询活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组织三次利用风能开发西北和“力学与西部开发”的学术会议,并亲自参加新疆地区的风能利用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当地风能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经中国科协同意和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太阳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中国风能协会的名义参加世界风能协会后,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世界风能协会的活动,2004年被选为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为表彰他对我国风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等奖,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上荣获世界风能奖。 2.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国内风工程的发展 1980年,作为国内风工程开拓者之一,倡议成立了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并在国内首次组织了桥梁风振座谈会和汽车空气动力座谈会。先后完成了我国海湾大桥、琪澳大桥、西陵大桥等10余座大跨度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和斜拉桥拉索雨振机理的试验研究,对桥梁抗风设计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在建(构)筑物抗风设计方面,主持过中国-英国科技合作项目,在风洞中将高频底座天平技术应用于高耸建筑物静、动态风荷载的测量和动态响应特性的预测,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同时还将该技术用于长征型号捆绑火箭地面风载试验研究,对火箭抗风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车辆空气动力学方面,组织完成了东风、解放载重车和富康、捷达轿车等车辆减阻和行驶稳定性的研究。此外,还指导研究生对广—深线高速列车和时速250—300公里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特性和会车压力波特性进行研究,为我国高速列车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除了主要从事新能源(风能)研究工作外,在担任所长和总师期间,组织过风洞建设,主持过多项型号风洞试验和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飞行器气动布局、空气动力试验数据库、风洞天平设计方法等重点项目的研究,为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建设,特别是低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人才培养工作 已培养风能和风工程专业的硕士生8名,博士生3名。正在培养博士生2名。另外,结合科研试验任务,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10余名。先后在国内沈阳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等高等院校担任过兼职教授,进行讲学,协助培养研究生,还在原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创办了风能大专班,为全国培养了30名风能专业技术人才。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概论》教材以及《风力机结构动力学》、《风洞天平》、《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风洞试验手册》和《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著作。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997年荣获原国防科工委伯乐奖。 退休后,因工作需要返聘,他继续在风能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受聘担任国家风能工程技术中心的技术顾问,为我国大规模风能利用和风能技术的进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有代表性的成果: 1.1990,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方法在风力机等模型风洞试验中的应用与发展,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2.1995,风力机偏航特性和叶片三维流动的研究,原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论文和著作目录: 1.An investigation of 6m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1985,国际太阳能和风能会议文集(与王化伟合作) 2.An investigation of blockage corrections for wind turbine tests.1986,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江桂清合作) 3.风力机翼型大攻角气动力手册.1988,中国风能中心 4.小型风电场规划方法研究报告.1988,中国风能中心 5.Pressure measurements on a 5.53mHAWT in CARDC 12m*16m wind tunnel.1989,欧洲风能会议文集(与Ronsten.G.等合作) 6.中国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1990,亚太地区风能会议文集(与施鹏飞合作) 7.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user-injector typ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1990,国际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会议文集 8.旋风型风能装置试验研究.1992,中国风能文集万国出版社(与王化伟合作) 9.Fluctuating pressure on two circular cylinders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1992,J. of WEIA(与孙天凤、顾志福等合作) 10.Flow visualization on a rotating wind turbine blade.1993,亚太地区风工程会议文集(与Dahlberg.J.A.等合作) 11.用改进的辅助变量法识别非定常气动力系数.1994,2,空气动力学学报(与李明水合作) 12.The execution of wind energy projects (1986-1993) between CARDC and FFA.1995,国际风能会议文集 13.Wi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China.1995,世界太阳能进程研讨会文集 14.Recent advances of wind tunnel balance techniques in CARDC.1996,NASA/CP-1999-209101/PT2(与顾兴若合作) 15.Aerodynamic admittance of bridge deck sections.1997,欧洲与非洲风工程会议文集 16.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1999,1,太阳能学报 17.风力机结构动力学.1999,北航出版社(与李本立等合作) 18.关于在中国西部开发利用风能的建议.2000,科技工作者建议 19.风洞天平.2001,国防工业出版社(与顾兴若等合作) 20.风力发电机组规范.2002,交通出版社(与秦海岩等合作) 21.我国风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2002,1,力学与实践 22.The development and certific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s in China.2002,首届世界风能会议论文集 23.风洞实验手册.2003,航空工业出版社(与范洁川等合作) 24.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与宫靖远等合作) 25.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2005,国防工业出版社(与李明水等合作)
  • 理事 洪嘉振
    洪嘉振
    理事
  • 理事洪晓林
    洪晓林
    理事
  • 理事胡 平
    胡 平
    理事
    姓  名: 胡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01 民  族: 汉族 工作单位: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籍  贯: 广西省富川县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副院长 毕业学校: 吉林工业大学 毕业专业: 计算固体力学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最终学位: 工学博士 通信地址: 长春市前卫路10号,130012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pinghu@jlu.edu.cn 传  真: 0431-5687162 学术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获得者。 荣誉称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机械工业部青年科技专家; 人事部“百千人才工程”优秀人才; 长春市“蒋筑英杯”科技英才; 吉林省首批及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 社会兼职: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 中国力学学会塑性力学专业组副组长;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机学会基础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促进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吉林省副主委。 进修、留学: 日本神户大学机械工学部客座教授(1994年); 美国密西根大学先进制造中心高级访问教授(2001年)。 学科专业: 固体力学 研究方向: 计算固体力学,汽车覆盖件材料与模具加工力学理论、方法以及CAD/CAE/CAM一体化技术 教学情况: 主讲研究生课程6门,包括“近代应用塑性与损伤力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大变形有限元”、“高分子材料力学”等。 科研成果: 多年从事计算固体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数值弹塑性力学、超塑性损伤力学以及高分子材料力学等基础理论与数值模拟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有系列性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重点项目在内的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计划委员会“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七项;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以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在内的部、省级科研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45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EI和ISTP以及其他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两项理论成果分别获1993和1995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应用成果获1996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应邀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和合作研究。1998年和1999年,应英国牛津大学、法国ESI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前往访问并洽谈合作事项,2001年率领5人的科研小组应邀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访问。 98年以来主持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拟技术与模具设计CAD/CAE/CAM一体化系统”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冲压件成形与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与关键技术”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瞄准世界板材冲压成形过程模拟商品化软件的先进水平,直接面向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主战场,旨在解决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车身模具设计与加工中的“瓶颈”问题。多年工作积累的研究成果及目前达到的软件水平受到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独立开发的冲压件成形性分析KMAS软件系统已为国内多个大型企业解决了疑难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制造问题,到目前为止,KMAS软件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已经在我国一些汽车工业企业和机械行业相关企业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企业界领导和同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 由于在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改造我国汽车模具加工传统产业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1998年,被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评选并授予GM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个人单项奖)。2000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奖一等奖(个人单项奖)。综合项目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的成果,填补了我国模具工业和汽车工业CAE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的KMAS软件系统,为我国汽车车身工业自主开发车型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 理事胡更开
    胡更开
    理事
  • 理事 胡海岩
    胡海岩
    理事
    通讯地址 地址: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办公室 电话:025-4893287 传真:025-4891512 E-mail:hhyae@nuaa.edu.cn 胡海岩,1956年生于上海。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此后留校任讲师,1990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校长助理,1998年任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其间,1992年至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等12种期刊的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及航空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学术业绩: 致力于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在时滞受控系统的稳定性与分叉、迟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碰撞振动系统分叉与控制等领域作出了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163篇,其中61篇被SCI收录,87篇被EI收录。论著被他人引用1350余次。应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10次。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飞行器中的非线性隔振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
  • 理事 胡永陶
    胡永陶
    理事
  • 理事 华筑信
    华筑信
    理事
  • 理事黄 黔
    黄 黔
    理事
  • 理事黄 胜
    黄 胜
    理事
  • 理事黄季墀
    黄季墀
    理事
  • 理事黄克服
    黄克服
    理事
  • 理事黄培彦
    黄培彦
    理事
  • 理事黄永念
    黄永念
    理事
  • 理事姜弘道
    姜弘道
    理事
  • 理事 姜稚清
    姜稚清
    理事
  • 理事 姜宗福
    姜宗福
    理事
  • 理事姜宗林
    姜宗林
    理事
  • 理事矫桂琼
    矫桂琼
    理事
  • 理事亢一澜
    亢一澜
    理事
  • 理事 雷晓燕
    雷晓燕
    理事
  • 理事 李 潜
    李 潜
    理事
  • 理事李家春
    李家春
    理事
    简 历 1940年7月26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7-1962年 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2-1966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66-198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实员、助研、副研 1988-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1990),历任基        础室、环流室主任,环境中心学委会主任 1998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任职   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   Int.J of Sed. Chinese Phys.Lett.《力学进展》,《力学学报》   等刊物编委   LNM、LASG、LOE、LT等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主要论著 1 李家春,摄动级数的奇性判别法,中国科学,1982,25(6):504-510 2 李家春,广义Rayleigh变分原理,中国科学,1983,26(8):727-735 3 Li JC, Hui WH,Donelan MA, Effects of velocity shear on  the stability of surface wave trains,in "Nonlinear  Waves",by Morikawa,K.Maruo,H.(Eds.)Berlin,  Springer-Verlag,1988:213-220 4 Li JC,Allen T.Chwang,Effects of nonuniform current on  the wave field,in Proceedng of ISOPE,1994:125-132 5 He GW,Li JC. The mechanism of pattern selections of CMLS,  Phys,Letters,1994,A185:55-58 6 Li JC, Kwok YK,Fung Jimmy CH.Vortex dynamics in the studies  of looping i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Fluid Dyn.Res,1997,21:57-71 7 Li JC, Yao DL,Shen WM,Studies on the terrestrial interface  processes inarid areas' J.Arid Environ,,1997, 36:25-36 8 李家春,吴承康,环境力学和可持续发展,力学进展,1998,18  (4):433-441 9 李家春,谢正桐,植被湍流的大涡模拟,力学学报,1999,31  (4):406-413 10 李家春,周显初,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 电话: 86-10-62633488 传真: 86-10-62561284 E-mail: jcli05@imech.ac.cn
  • 理事李朋洲
    李朋洲
    理事
  • 理事 李世荣
    李世荣
    理事
  • 理事李锡夔
    李锡夔
    理事
  • 理事李兆霞
    李兆霞
    理事
  • 理事李正良
    李正良
    理事
  • 理事李卓球
    李卓球
    理事
  • 理事林建忠
    林建忠
    理事
  • 理事 刘 波
    刘 波
    理事
  • 理事刘长年
    刘长年
    理事
  • 理事刘东常
    刘东常
    理事
  • 理事刘寒冰
    刘寒冰
    理事
  • 理事刘敏珊
    刘敏珊
    理事
  • 理事刘英卫
    刘英卫
    理事
  • 理事刘迎曦
    刘迎曦
    理事
  • 理事龙 勉
    龙 勉
    理事
  • 理事陆启韶
    陆启韶
    理事
  • 理事 陆夕云
    陆夕云
    理事
  • 理事鹿振友
    鹿振友
    理事
  • 理事吕志咏
    吕志咏
    理事
  • 理事 罗纪生
    罗纪生
    理事
  • 理事罗迎社
    罗迎社
    理事
  • 理事 马 巍
    马 巍
    理事
  • 理事孟庆国
    孟庆国
    理事
  • 理事苗天德
    苗天德
    理事
  • 理事那仁满
    那仁满
    理事
  • 理事欧进萍
    欧进萍
    理事
  • 理事彭向和
    彭向和
    理事
  • 理事 秦 荣
    秦 荣
    理事
  • 理事 任辉启
    任辉启
    理事
  • 理事 沈为平
    沈为平
    理事
    《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现任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理事沈亚鹏
    沈亚鹏
    理事
  • 理事石耀霖
    石耀霖
    理事
  • 理事侍克斌
    侍克斌
    理事
  • 理事 宋建夏
    宋建夏
    理事
  • 理事苏先樾
    苏先樾
    理事
    《力学进展》和《工程力学》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杂志Computer,Material and Continua编委。1987-198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1995-1996年曾分别任英国UMIST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和台湾大学应用力学所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弹性稳定性、弹塑性动力学及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弹性系统稳定性理论、结构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层状介质和复杂结构的波传播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 现任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理事 隋允康
    隋允康
    理事
  • 理事孙柏涛
    孙柏涛
    理事
  • 理事孙侠生
    孙侠生
    理事
  • 理事孙振华
    孙振华
    理事
  • 理事唐国金
    唐国金
    理事
  • 理事唐俊武
    唐俊武
    理事
  • 理事 唐敏中
    唐敏中
    理事
  • 理事仝兴华
    仝兴华
    理事
  • 理事 佟景伟
    佟景伟
    理事
  • 理事涂善东
    涂善东
    理事
  • 理事王 璠
    王 璠
    理事
  • 理事王德成
    王德成
    理事
  • 理事王华青
    王华青
    理事
  • 理事王建国
    王建国
    理事
  •  理事王全凤
    王全凤
    理事
  • 理事王铁军
    王铁军
    理事
  • 理事王中黔
    王中黔
    理事
  • 理事 王自强
    王自强
    理事
    简 历 1938年11月12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8年~1964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至毕业 历任:英国Sheffiel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访问教授;    法国ENCP大学材料研究设计中心访问教授;    瑞典Lulea大学固体力学系访问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力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国际工程断裂力学》杂志编委;    《力学学报》主编;    《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主要奖励 1 《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1995年获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2 《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获奖,王自强是三级子课题负责人) 3 《复合型裂纹脆性断裂及断裂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获奖人) 4 《加筋和夹层板壳的稳定性研究》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二获奖人) 主要论著 1 平面应变Ⅰ型非线性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解. 中国科学A辑,  1986,2:182~194 2 Higher order analysis of crack tip fields in elastic power  law harden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1993,41(4):665~687 3 平面应力裂纹问题的高阶渐近场. 中国科学A辑,1992,5:512~519 4 The interfacial crack between two dissimilar elastic-plastic  materials. Acta Mechanica Sinica,1992,8(2):147~155 5 Elastic-plastic asymptotic fields for cracks on bimaterial  interfaces.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0,37(3):527~538 6 Fracture criterion based on the higher-order asymptotic fiel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73:39~50 7 Dislocation nucleation and emission from crack t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5,69:295~306 8 Fracture criteria for combined cleavage and dislocation  emiss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1996,74(4):983~1001 9 A unified model for dislocation nucleation,dislocation  emission and dislocation free z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996,78:227~239 10 Effective elastic moduli of two dimensional solids with   multiple cracks. Science in China,1998,41(10):1114~1120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细观力学; 2 塑性应变梯度理论; 3 铁电材料本构关系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力学所 电话:(010) 62545533-2120 E-mail:tcwang@cc5.imech.ac.cn
  • 理事 韦 林
    韦 林
    理事
  • 理事韦树英
    韦树英
    理事
  • 理事魏悦广
    魏悦广
    理事
  • 理事吴锤结
    吴锤结
    理事
  • 理事吴林志
    吴林志
    理事
  • 理事吴有生
    吴有生
    理事
  • 理事谢和平
    谢和平
    理事
  • 理事邢永明
    邢永明
    理事
  • 理事 徐 虎
    徐 虎
    理事
  • 理事薛明德
    薛明德
    理事
  • 理事 杨 卫
    杨 卫
    理事
    简 历 1954年2月16日 出生于北京海淀区清华圆 1973~1976年 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学习,本科毕业 1977~1978年 江西省景波机械厂一车间工艺员 1978~1981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获固体力学专业硕士 1981~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固体与结构专业博士 1985~2004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9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06年8月~至今 浙江大学校长 重要的社会兼职 1987年8月~1988年5月  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学者; 1988年6月~9月     法国教育部聘请客座教授; 1990年7月~10月    美国BROWN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7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10月~11月    加拿大NSERC邀请学者; 1995年6月~10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10月~1997年2月 台湾大学特案研究员; 1998年1月~4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6年起        当选为中国科协常委; 1998年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亚太断裂学             会副主席; 破坏力学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3)、系主任(1997); 担任《力学学报》主编; 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Fatigue and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的编委。 主要论著 1 Yang W,Suo Z and Shih C F. Mechanics of dynamic debonding.  Proc. Roy. Soc. London,Ser. A,1991,433:679~697 2 Yang W and Wei YG. Progressive damage along kink bands in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blocks under compression. Int.  J. Damage Mechanics,1992,1(1):80~101 3 Yang W and Lee WB. Mesop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Berlin:Springer-Verlag,1993 4 Yang W,Tan HL and Guo TF. Evolution of crack tip process  zone.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4, 2: 767~782 5 Yang W and Suo Z. Cracking in ceramic actuators caused by  electrostriction. J. Mech. Phys. Solids, 1994, 42: 649~663 6 Yang W,Wang W and Suo Z. Cavity and dislocation buckling  due to electric current. J. Mech. Phys. Solids,1994,42(6):  897~911 7 杨卫. 宏微观断裂力学.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8 Zhu T,Yang W and Guo TF. Quasi-cleavage processes driven  by dislocation pileups,Acta Metall. Mater. 1996,44:  3049~3058 9 Yang W and Zhu T. Switch-toughening of ferroelectrics  gauged by electric fields. J. Mech. Phys. Solids,1998,46:  291~311 10 Yang W and Ma C-C. Orthotropic transform for planar   anisotropic elasticity and reduced dependence of   elastic constants,Proc. Royal Soc. London,Ser. A.,   1998,454:1843~1855 通讯地址 地址:310027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E-mail:yw-dem@tsinghua.edu.cn
  • 理事杨春和
    杨春和
    理事
  • 理事杨秀敏
    杨秀敏
    理事
  • 理事杨亚平
    杨亚平
    理事
  • 理事 杨亚政
    杨亚政
    理事
    杨亚政,编审。1986-1991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同时辅修科技编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1999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历和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1月,中央党校中科院分校学习。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期刊社社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 理事 杨翊仁
    杨翊仁
    理事
  • 理事 杨智春
    杨智春
    理事
  • 理事姚振汉
    姚振汉
    理事
  • 理事虞吉林
    虞吉林
    理事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安徽合肥金寨路96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邮 编:230026 电 话:(0551) 3602179 (O) 传 真:(0551) 3637341 E-mail: jlyu@ustc.edu.cn 简 历 1946年9月出生 196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 1985年  获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等职 获得荣誉: 1986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英 国皇家奖学金、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英国和德国从事合作研究,并被英 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 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 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 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和《爆炸与冲击》杂志 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冲击动力学(包括结构冲击响应和结构动态失效准则、材料动 态力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 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学性能、动态断裂、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材料力学行为和材 料设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应用数学”、“结构冲击动力 学”、“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高等实验工程力学”、“应力波 基础”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培养和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承 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 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主要论著: 1.虞吉林,王礼立,朱兆祥,杆中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弹塑性边界 的基本性质,固体力学学报,No.3 (1982),313-324。 2.虞吉林,郑哲敏,一种非局部弹塑性连续体模型与裂纹尖端附 近的应力分布,力学学报,16 5 (1984),485-494。 3.Yu, Jilin and Jones, N., Furthe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ailure of clamped beams under impact loads,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27 9 (1991), 1113-1137. 4.Yu, Jilin and Jones, 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mpact loaded steel beams and the failure criteria,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34 30 (1997), 3977-4004. 5.Yu, J., Dong, X. and Zhang, J., A study of adiabatic shear plugging in Ti6Al4V alloy,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Plasticity, PTS 1-2, Eds. Yu TX, Sun QP and Kim JK,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177-180 (2000), 387-392. 6.Zhao, A. and Yu Jilin, The overall elastic moduli of orthotropic composite and description of orthotropic damage of materials,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37 45 (2000), 6755-6771. 7.Wei, Z.G., Yu, J.L., Li, J.R., Li, Y.C. and Hu, S.S., Influence of stress condition on 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 of tungsten heavy alloys. Hypervelocity Impact Symposium, Galveston, Texas USA, November 6-10, 2000.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6 1-10 (2001), 843-852. 8.李剑荣,王曦,虞吉林,粗晶粒铝多晶试件拉伸变形局部化的数 值模拟,金属学报,37 7 (2001),717-722。 9.Li, J.R., Yu, J. L. and Wei, Z.G. Influence of specimen geometry on adiabatic shear instability of tungsten heavy alloys,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8 3 (2003), 303-314. 10.Yu, J.L., Wang, X., Wei, Z.G. and Wang, E.H.,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dynamically loaded sandwich beams with aluminium-foam core, Int. J. Impact Engineering, 28 3 (2003), 331-347.
  • 理事袁明武
    袁明武
    理事
  • 理事张 文
    张 文
    理事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行政与学术任职情况: 1.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2001-) 2. 复旦大学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1999-) 3.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1997-2000) 5. 复旦大学力学与技术科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2001-) 6. 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8. 复旦大学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建设小组组长(2000-)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sN+bT L{ 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转子动力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现代设计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应用力学学报》编委,《振动工程学报》编委,《振动与冲击》编委,《力学季刊》编委 上海市政协委员(1997-2002),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常委(1996-2002),中国民主同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0) 研究领域: 转子动力学,流-固耦合,结构振动,运动稳定性, 柔性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 荣誉称号: 1.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5) 2.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6-1999) 科技获奖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 2.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96): 高速旋转机械运动稳定性和整机动力学理论 3.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 叶片-盘-轴整体全弹性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4. 国家光华科技奖三等奖(1992) 5.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6):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 6.上海市六五一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3):C-3机设计的动力学原理分析,获奖者:张文,赵明龙等。 教学获奖情况: 1.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 《转子动力学理论基础》 2.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1985) 3.复旦大学《复华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1996、1997、1998) 4.《复旦大学香港人赞助优异奖教金》(1997、1998、1999) 5.《1999-2001年复旦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9)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的研究”三级子课题:<非线性油膜力的合理力学建模和转子干摩擦碰摩仿真分析>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一级子课题:<微小间隙约束自激源动力学分析> 3.航空工业部重点攻关项目: <高速柔性转子与静子碰摩引起的非线性失稳研究> 4. 空空导弹研究院项目:〈空空导弹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 5. 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海底管线的地震应力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6.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项目:< 固定平台桩腿裂纹损伤及损伤容量的研究> 著作和译著: 1.《转子动力学理论基础》,张文著,科学出版社,1990年 2.《结构动力学》,王文亮,张文,罗惟德,陈守吉,王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3.《高等转子动力学——理论、技术与应用》闻邦椿,顾家柳,夏松波等编著,王正、张文等参加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多参数系统的振动和稳定性》,K.Huseyin 著,张文译,上海市科技文献出版社,1985年 5.《不变量理论》,A.J.M.Spencer著,张文,陆章基,盛芬云译,马文华,黄城超校,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年 发表的科技论文: 到2004年5月底: 一.国际杂志论文: 1.Tiesheng Zheng, Shuhua Yang, Zhonghui Xiao, Wen Zhang,“A Ritz Model of Unsteady Oil-film Forces for Nonlinear Dynamic Rotor-Bearing System”,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71, n.5, 2004, pp219-224. 2.Wen Zhang,Jiong Tang, Mingde Tao, Dynamic Stability of a Rotor Filled or Partially Filled with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3, n.1, 1996, pp101-105. 3.W.Zhang, F.H.Ling, Dynamic Stability of Rotating Shaft Made of Boltzmann Viscoelastic Sol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ol.53, no.2, 1986,pp424-429. 4.M.Tao and W. Zhang, Dynamic Stability of a Rotor Partially Filled with a Viscous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9, n.5, 2002, pp705-707. 5.M.Tao and W. Zhang, Dynamic Stability of a Flexible Spinning Cylinder Partially Filled with Liquid,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v.69, n.5, 2002, pp708-710. 6.Wen Zhang, The Lower Bound of the Stability Threshold Speed of Flexible Rotor System in Fluid-Film Bearings, ASME Journal of Vibration, Acoustics, Stress and Reliability Design, vol.111,no.3,July, 1989, pp351-353. 7.Wen Zhang,Shing-Tung Yau, Ya-Yan Lu, Creep Instability of High Spinning Viscoelastic Rod, 4th IUTAM Symposium Creep in Structure”, Editor: M.Zyczkowski, Sept. 10-14, 1990, Cracow, Poland, pp701-708. 8.S.H.Crandall, A.Lingener, W.Zhang, Backward Whirl due to Rotor-Stator Contact, Nonlinear Vibration Problems, Ed.: Zbigniew Wesolowski,PWN-Polish Scitific Publishers, Warsaw,1993, pp47-61. 9.Zhang Wen, Some modern Problems in Rotor Dynamics,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v.3, n.2,1995, pp60-63. 10.Zhang Wen, Wang Wenliang, Wang Hao,Tang Jiong,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f Flexible Shaft Coupled with Rotating Flexible Multiple Bladed-Disk Assemblies, Technology Report 1994,International Gas Turbine Institute, ASME, 1994, pp68-69. 11.Yau Shing-Tung, Zhang Wen, Nonlinear and Linear Elastic Impact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Analysis, V.7,n.3,pp591-604.2000 12.Wen Zhang, Xiaofeng Xu, Modeling of Nonlinear Oil-Film Force Acting on a Journal with Unsteady Motion and Nonlinear In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th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v.1, n.3, 2000, pp179-186. 13.Zhang Wen, Xu Xiaofeng, Cui Sheng, Qiu Pengqing, Nonlinear In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Unsteady Oil-Film Force Model, Dynamics, Acoustics and Simulations Edited by Ray P.S.Han, K.H.Lee, Albert C.J.Luo, McGraw-Hill Book Co.,2000. pp151-156. 14.W.Zhang, A General Theory for Viscoelastic Rotor Dynamics, Rotating Machinery Dynamics, Editors: Muszynska, A. and Simonis,J.C.,United Engineering Center,1987, pp183-190. 15.Tao Mingde,Zhang Wen,Tang Jiong, On the Stability of a Liquid-Filled Rotor,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B, vol.6, no.3, 1994, pp53-63.
  • 理事张敬宇
    张敬宇
    理事
  • 理事 张立翔
    张立翔
    理事
  • 理事张青川
    张青川
    理事
  • 理事张若京
    张若京
    理事
    张若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82和1988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5年赴法国合作科研1年, 1997年赴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3个月。 1992年,因解决了壳体振动中的转点奇异性问题,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受奖人)。 1994年,给出了圆环壳承受非对称载荷的完全渐近解。 以后,又进一步解决了圆环壳在任意载荷作用下渐近求解的统一表达问题。 1996年,提出了关于管束—流体耦合动力学的三维均匀化理论, 统一和推广了德国和法国的两种二维模型。使这一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00年,基于地下岩石挤压开裂的石油开采理论, 推出了大型“水力压裂”软件:万庄2000。 1982年,曾编制计算转子—轴承—框架基础耦合振动特性的大型软件。该软件被有关部门长期使用。 已发表论文50余篇。1997年,获第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01年获宝钢教育奖。当前研究领域:1. 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包括粘性流体的耦合动力学,轴向外流作用下的管束稳定性, 管束振动的模态局部化,管束的振动控制等等。2. 渐近均匀化方法的应用研究。3.岩石的水力压裂技术仿真研究。
  • 理事张善元
    张善元
    理事
  • 理事张少琴
    张少琴
    理事
  • 理事张湘伟
    张湘伟
    理事
  • 理事张永发
    张永发
    理事
  • 理事赵亚溥
    赵亚溥
    理事
  • 理事 赵跃宇
    赵跃宇
    理事
  • 理事郑健龙
    郑健龙
    理事
  • 理事郑晓静
    郑晓静
    理事
  • 理事周 盛
    周 盛
    理事
  • 理事周瑞忠
    周瑞忠
    理事
  • 理事周益春
    周益春
    理事
  • 理事朱浮声
    朱浮声
    理事
  • 理事邹丽春
    邹丽春
    理事
  • 第七届名誉理事长
  • 名誉理事长钱学森
    钱学森
    名誉理事长
    钱学森 (1911-2009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 钱学森院士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第七届名誉理事
  • 名誉理事杜庆华
    杜庆华
    名誉理事
    杜庆华 (1919—2006年) 杜庆华,固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他为我国工程力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在结合航空、水利、机械等工业的力学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积极倡导与推进边界元法的研究与学术交流并作出了贡献。 杜庆华,1919年4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6年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组。毕业后在成都航空研究院和航空机械学院从事发动机热力学和发动机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47年考取当时教育部公费留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固体力学,1948年6月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9月转赴美国哈佛大学,在冯·米泽斯(vonMises)教授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流体力学,并于1949年6月获航空工程硕士。1949年9月又回到斯坦福大学,在S.铁木辛柯(Timoshenko)教授和J.N.古笛尔(Goodier)教授指导下进一步从事航空轻结构的力学研究工作。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于1951年4月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杜庆华在美国学习期间,一直关心着国内人民革命战争的发展,准备回国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1948年至1951年回国前,参加了中国留美科协的建立和促进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工作。曾担任留美科协国际宣传干事及海湾地区(旧金山)负责人。1949年他回到斯坦福大学从事航空轻结构的力学研究工作。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他完成博士学位,立即克服种种困难,冲破美国当局的阻拦,于1951年6月回到祖国。 杜庆华回国后,1952年7月以前,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兼力学教研组主任。1952年夏季,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杜庆华根据需要,来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并任力学教研组主任。 鉴于当时清华大学力学师资严重缺乏,一大批刚入学二年的大学生被抽调出来补充教师队伍,以迅速适应为国家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的需要。杜庆华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肩负起对这些年轻教师进行培训的任务。他亲自讲授力学理论课程,作教学示范,带领他们走上了教学工作岗位。这批近30人的师资力量,长期以来是清华大学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骨干和带头人。 在基本教学稳定的基础上,杜庆华考虑的是如何编写具有中国特点的教材。他主编了由他和张福范、贾有权、孙训方等同志共同撰写的中国第一本《材料力学》教材。内容结合中国工程实际,深入浅出,难易适度。从1957年起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被高教部指定为工科通用教材,一直沿用至60年代末期,为中国工科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杜庆华参加了国家科学规划工作。基于国家对工程力学人才的需要,杜庆华和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张维等共同建议在中国举办工程力学研究班。从1957年春开始,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共同负责,先后举办、了三届,杜庆华是负责常务工作的副主任,并亲自讲授了固体力学、分析力学等多门课程。学员由高校力学教师,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和应届工科毕业生组成。经两年的近代力学理论和结合实际的专题研究工作,为中国培养了近300名工程力学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这批人才在中国力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毕业后长期工作中仍不时得到杜庆华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杜庆华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特别是固体力学专业的创办和奠基人之一。早在1956年就受学校领导委托,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工程力学专业(包括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两个专业)。1958年工程力学数学系正式成立后,张维任系主任,杜庆华长期担任系副主任和固体力学教研组主任职务直至“文化大革命”以后。他为系和专业的发展、教学计划和主要课程教学大纲的形成和完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发挥了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高层科技人才的需要,杜庆华自1959年开始指导研究生,直至“文化大革命”前,已培养了8名研究生。他们的研究工作大多结合航空、航天、机械、水利工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计算能力的同时,特别强调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这些同志中有不少已成为力学研究骨干力量,有的成了学术带头人、国家级专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以来,杜庆华担任了主管研究生教学的系副主任并重新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先后开出了固体力学基础、计算力学、应用连续介质力学、边界积分方程与边界元法等研究生课程,除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外,至今已完成22名博士的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杜庆华数十年来一贯注意学科前沿的最新动向,从不间断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在1967年短期复课期间,他就给学生介绍过有限元法方面的新思想,70年代初,他呼吁国内注意国际上在有限元法及断裂力学方面的发展动向。1978年,他又注意到国际上边界元法的研究工作正在开始受到广大学术界的重视。于是在国内首先创导开展工程中边界元法的研究,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组织起清华大学的工程中边界元法研究组,开始跟踪国际上这一最新进展。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在工程中的边界元法方面作出了国内第一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在二维、三维弹性应力集中问题包括典型回转体构件扭转、轴对称及弯曲的应力集中问题方面作出了一批边界元分析的成果,并先后对克希霍夫平板弯曲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边界元计算方案及一种效率较高的外点法计算方案,应用于航空壁板计算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指导博士生研究工作中,他发展了边界元-有限元耦合法,以充分发挥边界元、有限元两种方法的长处。他首先研究了在应力集中区采用边界元、周围区域用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弹性及弹性塑性应力分析问题,其中包括有限元区域采用杂交/混合有限元与边界元法的耦合。后来也研究了非线性区域如弹塑性、粘弹塑性区用有限元、弹性无限域用有限元的耦合方案。 他带领研究组10多年持续不断地对边界元法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由应力分析发展到裂纹体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对自由振动分析提出了边界元模态综合法计算方案,并对能充分发挥边界元法长处的弹性及弹塑性接触问题,考虑脆性材料中裂纹的结构软化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此外在边界元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基本解的建立、各种不同边界元法方案的建立与比较,以及线弹性问题边界元解误差的直接估计及自适应边界元方案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特色的创新工作。 1982年,杜庆华在《固体力学学报》上发表了国内边界元法研究方面第一篇比较系统的论文,并由《固体力学学报》编辑部组织在武汉进行了讲学。同年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第四次国际边界元法学术会议,开始把他领导的清华大学研究组的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在这之后,杜庆华更是积极地发挥了国内工程中边界元法研究成果学术交流的牵头作用,以及扩大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组织联络作用。至今他已亲自组织了三次全国工程中边界元法学术会议。 1985年,他在意大利参加第七次国际边界元法学术会议时,与日本边界元法研究的著名学者田中正隆教授等人开始酝酿举行中日双边的边界元法学术交流会。回国后在北京组织了一次边界元法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英、法、德、奥、日等国的学者20余人。从1987年起开始举行中日双边会议,至今已举行了四届。在这些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发表了与国际同行水平相当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对各方均有收获的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7岁。
  • 名誉理事 郭尚平
    郭尚平
    名誉理事
    郭尚平 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 名誉理事何友声
    何友声
    名誉理事
    (1931— ) 何友声,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船舶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船舶原理、螺旋桨激振力、空泡空化理论、水翼理论、出入水数值模拟等基础理论方面,作出许多贡献。在高等教育事业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何友声,1931年7月2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市南门。父何仰之,当药铺学徒,尚未成年,只身到上海谋生,稍有积累后合伙经商,一生经营机油业。何友声4岁随母迁居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生活动荡,几经迁居,直到1943年,才定居沪西。1944年1月,何友声进市立晋元中学就读,直至高中毕业。中学期间,他品学兼优,学业成绩居全班之首,喜爱运动,性格开朗,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被同学推举为班长。他主办《精勤》级刊,参加进步活动,备受师生们青睐。1949年春季中学毕业,获全市市立中学十奖之一。同年秋,分别考取北大、同济、圣约翰等高校。何友声夙志于海洋事业,遂进同济大学造船系,受革命教育,追求进步,1950年春入团,积极参加解放初期各项运动。尽管众多的社会工作占用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学业成绩仍列前茅。1952年秋毕业,到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任造船系助教兼系秘书,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2月,为筹建上海造船学院,随系迁并人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先后讲授船舶推进、船舶概论、船舶阻力等课程,辅导船舶静力学、船舶摇摆、船舶振动、流体力学等课程。1956年晋升讲师。同年4月,在《中国造船》杂志发表《关于梯形法》和《辛氏法的端点修正》两篇论文,开始显示出他的才华,尤以后者给造船界留下深刻印象。这一修正法简单、明了、易学、精确,已广为国内各种船舶设计手册采用。50年代,按我国科学规划的要求,由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等筹办了第一届清华力学研究班,以造就高层次力学人才。1957年2月,他被选送到该班深造,主修流体力学,并兼任辅导老师和党总支书记。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合理分配时间,分秒必争以求学业进步。其间,他发表了《关于超空泡螺旋桨》、《螺旋桨设计与主机配合》、《标称伴流分数平均法则的分析》3篇文章,后者证明了伴流分数中的一个命题,澄清了几种定义下伴流分数孰大孰小问题。   1958年秋,何友声学成返沪。当时上海市科委组织全市力量从事控空火箭的研制探索工作,他被任命为负责人,率领上百名技术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初步设计和委托加工工作,建成了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和管路试验装置。不久,他又协助筹建上海机电设计院(即探空火箭设计研究院前身),建立火箭设计的专业队伍。旋即在上海交大创建工程力学系,任系副主任,主持全系工作。他负责建立火箭弹体设计、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射装置、固体力学、流体力学5个专业,并在全市举办力学短训班。何友声亲自执教,讲授空气动力学、高速附面层等课。他讲课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深得同学称赞。1960年春,学校组织百余人,设计制造新型气垫船,他被任命为总设计师。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克服许多技术难关,终于建成重4吨、功率500kw(用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气垫船样艇。在研制过程中,曾遇到过功率计算难题,当时有人按动量定理推算,需使用2000kw功率的发动机才能使该艇垫起。他则持异议,判定气垫船靠压差离地。他以气封原理建模,推导得气垫升力公式,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然后预测该艇使用500kw发动机,转速达到1800r/min时离地浮起,试飞结果,完全证明理论预测的结果。1961年秋,教育部组织南北20余所重点高校,设计飞航导弹,分南北两路,他任南路总设计师,组织各校共百余人作方案设计,历时3个月,后因故中途停止。   1959年至1962年间,他先后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了《气垫船原理》、《制导飞行最佳发射参数》、《水下发射》、《多级火箭最佳级重分布》、《远程导弹最佳弹道方案与级重分布》等10余篇论文,在力学界崭露头角。钱学森在1961年访问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时,曾鼓励他说:“诚力学班佼佼者也”。1962年秋,全国贯彻调整方针,火箭与力学专业下马,工程力学系与造船系合并,他转任造船系副主任。   回造船系后,他致力于船舶力学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仿清华大学力学班模式,倡办造船系统力学研究班,他讲授“自由表面水动力学课”,他首次将流体力学中具有自由表面这类问题汇集成一体,独创一个新体系,听讲者深受其益。在研究方面,他致力于物体兴波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了《后掠水翼理论》、《自由表面线性化理论相似律》、《水面下物体作任意运动的兴波阻力》等论文,成为国内开展兴波理论研究的先导,在船舶力学界有很大的影响。1965年,他被批准为研究生导师。   “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因1963年在《文汇报》上发表《论青老关系》一文,而惹祸上身,倍受冲击。他被列于牛鬼蛇神之首,反革命黑帮分子,反动学术权威。在黑云翻滚的岁月里,何虽受尽污辱、迫害,监督劳动7年,然而始终坚信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乐观开朗,坚定自若,正气凛然。   彻底平反后,何友声参加船舶力学试验室,空泡水筒试验装置建设,并投入船舶流体力学研究。1978年,重建工程力学系,他先后任系副主任、主任。1979年升为副教授,同年赴英考察船舶工业,并在纽卡什大学参加学术会议。1980年赴美访问。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流体力学博士点的博士导师,1986年2月至1992年6月任校党委书记,为中共上海市第五届市委委员。1995年5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工作向更广的领域拓展   在这段时间,何友声先后开拓4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螺旋桨激振力 1976年,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浙江沿海客货轮四艘姐妹船在航行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尾振。江南造船厂和浙江海运局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赴航行现场,进行大会诊。当时在振因分析的认识上有很大分歧。何友声力排众议,根据实测的振动数据,断然认为这是螺旋桨空泡激振力所致。多数专家认为,在如此低速船上产生空泡是不可思议的,何友声根据当时国外激振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见解,阐明空化激振力的形成和危害,与会者为其说理透彻而折服。并以此为据,对该船加装了减振措施,果然取得了明显效果。此后,他大力倡导开展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国内很快建立起5个研究据点,及时追逐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潮流,使我国所设计的船舶的尾部减振水平,足与国外媲美。1987年他与王国强教授合作总结了自己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螺旋桨激振力》,成为国内外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供高层次研究和设计人员使用,获得国内学者们的高度评价。1992年,此书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级)二等奖和国家教委优秀学术专著奖。   空化与空蚀 何友声领导这项研究课题组,先后建成“高速文都利剥蚀装置”和“磁致激振剥蚀装置”等专用试验设备,加上空泡水筒,使上海交大成为国内关于空化和空蚀研究的基地之一。其间,他先后在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国内空化与空蚀讨论会和刊物上发表“发展空化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螺旋桨材料空蚀特性试验研究”、“三维非线性超空化流摄动解”、“系列头体的空泡试验研究”、“零攻角和小攻角下带空泡轴对称细长体的水动力计算”、“二维翼的空泡脉动特性”等多篇论文。   近水面物体非定常运动理论 早在1963年何友声在我国开辟了水翼理论的研究领域。他拓广了美籍华人吴耀祖的工作,发展了后掠水翼理论,取得解析结果,并将其应用于小展弦比水翼。以此为基础所开发的水翼性能理论计算方法在我国水翼艇的设计中沿用至今。1985年起,他又与人合作,开拓兴波理论时域解析解及其数值方法新领域。先后在《力学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航空学报》等刊物的中、英文版或国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有限翼展水翼非定常理论》、《解非定常兴波问题的新方法》、《二层流体中奇点作任意运动的解析解》、《规则水波对低空飞行机翼特性的影响》等多篇论文。这些工作得到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出入水理论 这项研究是发展水下兵器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物体出入水波面时,会出现十分复杂的现象,一般国内外基本上以试验研究为主,苏联曾发表过一些以小摄动为前提的理论研究文章,并研究撞击瞬时的介质可压缩影响。何友声与其合作者则独辟蹊径,应用数值模拟进行理论研究,建立新的模型,成功地模拟出面闭合、深闭合、多次闭合等人水后期复杂流动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可应用于水下兵器出入的工程计算程序开发工作,先后发表了《带空泡下垂直和斜人水时水动力特性预报》、《轴对称体垂直出水的非线性数值解》、《平头物体三维带空泡人水的数值模拟》、《平头圆柱体垂直出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轴对称体以大人水角斜入水非线性问题的摄动解》等论文。对此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梅强中教授的评价为:这些工作很有创造性,要抓紧用外文发表,让国外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系主任A·波罗斯派雷蒂(Prosperetti)教授对此也作了高度评价,要求派人前去该校学术交流,介绍这里的研究成果。他与他的强度所所开发的工程应用计算程序已为国防型号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4个成果已分别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中国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3年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何友声根据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与其它领域的专家合作,在国内开拓了磁记录中飞行问题的研究,发展出一种改进型的TPC磁头,与悬臂机构配合能实现静态飞高差仅3nm、动态特性优异的等飞高目标,现正进一步研究粗糙面的力学性质。 治学严谨 教书育人 何友声以治学严谨著称。有一次别人反映某教师的文章公式推导有误,他不厌其繁从头到尾花了两天时间将推导整理一遍,证明确实有误,再转告该同事指出错误所在,并帮助分析出错原因。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在任校党委书记期间,继续主持研究生的近代文献讨论课,属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仍负责全面指导,规定学生定期汇报完成布置作业和学习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论文选题,参考资料的收集,试验装置调试、测量,上机计算,撰写论文等各个环节都一一过问,包括到试验现场检查。每位研究生的论文,最后都经他逐字逐句修改定稿。在学术上,何友声推崇和倡导“探求”和“采诸家之长”的精神。多年来,他深感我国工科大学学术空气淡薄,在60年代,曾在《文汇报》上著文《论学术风气》,倡导学术是不同见解的争鸣,活跃学术空气,以推动学科研究发展。在他的建议下,1962年在上海交大建立了一个跨学科跨学校的学术论坛,仿维纳讨论班,以沙龙形式举行,参与者至今犹感其馨。1963年,他又主持船舶力学界第一个讨论班,以空泡流理论为主体,每周一次,成员有董世汤、刘应中等多人,悉心讨论该领域之当代发展,开创新思路,提出新方法,讨论中提倡互攻弱点,不计态度,唯真理是从,迂腐旧习为之一扫,掀切磋学问之新风,使国内空泡流理论研究水平一跃而跻身世界学林。80年代以来,他继续在教师和研究生中保持和发扬学术讨论的优良传统,组织近代文献讨论班,每周一次,雷打不动,引导和鼓励青年敢于发表见解和争论,既活跃了学术空气,也使青年较快成材。 何友声从教44年,培养了大批人才。恢复学位制后,建立了以水动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流体力学博士点和博士后站,已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博士生,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学识和人品受到学术界的尊重,自1986年起,连续两届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力学学会理事长;任国家教委科技委第一届委员和全国多种一级专业刊物的副主编或常务编委;1990年起担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他曾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被邀在一些著名大学作学术报告,与国际同行们有广泛的联系,享有较高的声誉。   何友声业余爱好古文学、史学,尤为爱好佛教史。体育锻炼从未间断,至今仍活跃在网球场、田径场上。   (作者:朱世权 叶取源)
  • 名誉理事胡海昌
    胡海昌
    名誉理事
    胡海昌 (1928-2011年) 弹性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弹性力学(包括平衡、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工作,亦稍涉及塑性力学与流体力学。1956年在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中首次建立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并首次指导同事和学生把这类原理用于求近似解。日本人鹫津久一郎比他晚一年独立地重建了上述原理。由于它在有限元法和其它近似解法的重要应用,后来受到美、日、英、苏、德、法等多国的学术文献、专著、教科书广泛介绍和引用,并称之为胡-鹫津原理。 2011年2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 名誉理事黄克智
    黄克智
    名誉理事
    黄克智 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 名誉理事经福谦
    经福谦
    名誉理事
    经福谦 发布日期:2007-03-21 (1929-2012年)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4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 名誉理事李国豪
    李国豪
    名誉理事
    李国豪 (1936-2005年) 广东梅县人, 1936年同济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同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并被破格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1946年回国。同行的还有后来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刘献之一家。1952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 从七十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再获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方家已建构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 1977年,任同济大学校长。上任以后,李国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李国豪提出,要将之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恢复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 1979年,李国豪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1980年,在京人士传言,宝钢将要下马。次年,又传说国民经济要调整,有人提出让宝钢下马。在工作组会议上,作为首席顾问,李国豪首先发言,字字铿锵地说了6个字:“宝钢不能下马!”而后,他的理由,他的陈述,他的分析,如同他的梅县普通话一样,硬朗有力,令人信服。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同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他还先后获得过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94年,李国豪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李国豪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 名誉理事李敏华
    李敏华
    名誉理事
    李敏华1917— 2013年) 固体力学家,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疲劳理论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力学人才。 李敏华,女,1917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苏州市)的职员家庭。母亲思想比较开明,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中学,支持李敏华姐妹自小读书。1925年,李敏华刚到上海不久便发生了“五卅惨案”,上海滩上,英国巡捕随便打杀中国人,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耀武扬威的种种事实,给少年的李敏华留下深刻的印象。1931年,日本侵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李敏华当时就读于务本女中,该校的校长很爱国,鼓励同学参加示威游行,并组织了军事训练。一次上音乐课时,正好是五月四日,音乐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参加北京“五四运动”的经过。在李敏华的心中激起一股热浪,决心毕业后要去北平(北京)读大学。1935年,她考入清华大学,不久,便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一面和所有爱国青年一道积极参加示威游行,一面更加刻苦学习,并决心以己之所学报效祖国。   在大学一年级时,李敏华认识了吴仲华,他们有“理工救国”的共同奋斗目标和对摄影和音乐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为好友。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随学校经过长沙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艰难的战争条件下,学习生活紧张而窘迫。1940年大学毕业后,李敏华和吴仲华分别被留在航空工程系和机械系任助教,不久结为终身伴侣。1944年她与吴仲华共同赴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不久,他们有了两个儿子,当时美国妇女生育之后,大多是在家里照顾孩子,而李敏华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先后于1945年和1948年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妇女,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李敏华回忆说:“我之能够学成,是由于有学成后回国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是和吴仲华帮助我照顾孩子和家务分不开的。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共同照顾孩子,克服种种困难才得学成。”李敏华的大部份硕士论文工作都是在晚上,由吴仲华照顾孩子,挑灯夜战完成的。   那时的美国对妇女还很歧视,她在开始读博士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的教授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幸好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苏特勃(Sodeberg)教授支持她,在读博士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肯能(Keenen)教授在一次发考卷时说:“这次考题很难,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吴夫人(Mrs. Wu)。”后来肯能教授夫人在一次茶会上对李敏华说:“开始肯能教授对你不相信,所以出难题考考你。通过这次考试肯能教授才相信。”   李敏华的硕士论文做的是“用散射光弹解轴扭转”方面的工作。她先认真看了光学书中全部有关散射光的内容。再将散射光的特性、散射光弹原理与轴扭转问题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用散射光弹解决轴的扭转问题的简单新方法,得到了应变分布。她的博士论文是亚谐振动。导师邓•哈托(Den. Hartog)指着自己所著《机械振动》一书的一段话说:“这就是作博士论文的题目。”并补充说:“博士论文的题目不一定能做得出结果的。”邓•哈托本人在书中就写道:“由于这涉及到变系数非线性方程,很显然,这样的分析工作是极其困难的。”当时,吴仲华获得博士学位后,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去克利物伦(Cleveland)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工作。李敏华利用暑期中学放假,请了一位中学生照顾孩子,以便她进行论文工作。她查阅亚谐振动的文献,查到电子系统有产生亚谐振动的少量文献,而机械系统只有一篇叙述产生亚谐振动的一个机械模型,并且只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会发生亚谐振动。她分析得出了电子系统在振荡过程中,系统的系数是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亚谐振动;而机械系统中这些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才产生亚谐振动。根据这些理解,她得到亚谐振动的解法,并算出了一个例子。邓•哈托教授在看了她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校验之后,感到无比高兴,对她说:“你解决了!”于是,导师进一步要求她对初始相差的整个范围进行计算。这个工作是她带了两个孩子在吴仲华工作的城市完成的。李敏华终于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工科方面的第一位女博士。波士顿报纸在报道该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时提到:“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以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取得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吴仲华和李敏华决定获得博士学位后,做一段工作再回国。随后,李敏华也在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强度研究室任研究科学家,进行塑性力学的研究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立即离开NACA转到学校工作,为回国作准备。但不久,美国政府对在大学工作的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横加阻挠。经过几年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在1954年暑假离开美国,绕道西欧、苏联回到祖国。   回国后,李敏华为青年教师开设塑性力学课,并组织讨论塑性理论和蠕变理论,推动了中国进行塑性力学方面的研究。以后她参加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1959年前后,她领导了为新研制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高温试验以及瞬态加热加载材料实验机的研制工作。70年代中期,她参加航空发动机故障分析会,承担了喇叭形涡轮轴在扭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这次故障分析会,使她深深感到疲劳问题的严重性。为此,自80年代后,她又开始从事疲劳研究。同时发起组织侧重宏观研究的全国疲劳学术会议,推动了学术交流。 回国以后,李敏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组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李敏华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妇联执委,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198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李敏华先生于2013年1月19日上午10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名誉理事梁守槃
    梁守槃
    名誉理事
    梁守槃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梁守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梁守槃是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技术和导弹总体技术上尤有建树。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一种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1956年,他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名誉理事;1964—1984年一直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当选为理事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3年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8年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 梁守槃多次立功受奖,1964年荣获国家科委一、三等奖各一项;1984年荣立部一等功;1989年荣获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0年,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2年被批准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 名誉理事 钱令希
    钱令希
    名誉理事
    钱令希 (1916-2009年) 生于1916年7月16日,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苏无锡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5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 名誉理事钱伟长
    钱伟长
    名誉理事
    钱伟长 (1912-2010年) 我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191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31 年至1937 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46 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1946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9年至198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波兰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 1983年至2010年任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199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并任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钱伟长院士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 名誉理事 沈 元
    沈 元
    名誉理事
    沈 元 (1916-2004年) 191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943年赴英国留学,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福州私立英华中学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是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早年证实了高亚声速流动下似圆柱体附近可出现正常流动的局部超声速区,当速流马赫数增加至一定值时方开始出现极限线的存在。从事教育组织领导和科研指导工作40多年,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4年5月30日21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 名誉理事 谈镐生
    谈镐生
    名誉理事
    谈镐生(1916—2005年) 谈镐生,著名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70年代以来,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并积极指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首先提出在我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对我国力学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谈镐生,191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祖籍常州武进县。父亲谈振华,清末贡生,以教书和当职员为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日本侵略军侵占家乡时,曾因抵制悬挂日本国旗险遭杀害,在当地被誉为民族爱国教师。谈镐生5岁丧母,学龄前由乃父教授“四书”、“五经”,10岁在苏州的小学就读,1929年进苏州中学,很快就显示出在文学、美术和数学方面的天赋,数理成绩在全班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前,他自学完微分方程、变分法等大学课程。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39年获工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0年毕业后,到中国航空研究院当副研究员。两年内,他解决了滑翔机蒙布张力的测量问题,制成了张力计,并获得奖章;还与老师林致平一同发表了《正向薄板承受边压时的弹性稳定问题》等两篇论文,显示出扎实的基础和科研的才能。1945年,他通过了公费留美考试,1946年,怀着科学救国的志向,远渡重洋赴美攻读研究生。他先到加州理工学院,同年转入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在W.R.西尔斯(Sears)教授指导下,1949年,以论文《有限翼展超音速双翼的波阻》(The wave dragofasupersonic biplane of finite span)获数学、力学和航空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任研究员,从事激波马赫反射问题、旋翼层流边界层和流体分离区问题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内取得的丰硕成果,使他迅速成为国际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4至1956年,他在美国诺脱顿大学任工程力学副教授,研究运动浸没体与表面波的相互作用。1956至1957年,任美国底特律大学航空工程教授,研究超气动区弹头曲线优化问题。1957至1962年,在美国创办高等热工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和科学顾问。除了继续研究超气动区弹头曲线优化问题外,还对湍流衰减规律和植被流问题进行了研究。1963到1965年,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继续从事湍流衰减规律研究。1965年10月回国。旅美期间,曾被聘为《力学评论》(Appl. Mech. Review)、《数学评论》(Mathematics Review)和《航空学报》(J. of Aeronautical Sci.)的评论员,以及美国海军部特邀顾问。   回国后,谈镐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这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前夕,谈镐生以他的一颗赤子之心迎接了面临的种种磨难。在很不安定的环境下,他仍参加和指导了激光物理、板块运动规律、相对论热力学和稳定性问题的研究,醉心于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1976年他就研究生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积极向中央献策,并率先指出力学的基础性,大力倡导力学的基础研究。   1978年,鉴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祖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邀请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被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5年以后,他还曾兼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力学进展》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2005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 名誉理事王光远
    王光远
    名誉理事
    王光远 生于1924年3月25日,河南省温县人。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 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 1981 年,王光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 年,他获得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 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0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他还是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 名誉理事 吴承康
    吴承康
    名誉理事
    吴承康 发布日期:2007-03-21 (1929—  ) 吴承康,高温气体力学家,长期从事烧蚀、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以及燃烧科学技术研究,成为我国弹头烧蚀防热研究、等离子体科学和燃烧科学界的学术带头人。为发展我国航天、能源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承康,1929年11月14日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河北省滦县。自幼酷爱读书,1941年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该校创建早,素以教学质量高、校风严、数理化基础扎实著称。勤奋好学的吴承康在这良好环境的薰陶下,对数理化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走上科技发展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1948年底,他远渡重洋,在美国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1951年6月,获美国威司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1952年9月又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54年1月在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机械工程师学位,1957年1月在该校获科学博士学位。195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龙内燃机实验室工作,任研究工程师。吴承康在作研究生以及在内燃机实验室工作期间,学业和工作表现出色,深受导师和同行们的好评。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各方面条件和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吴承康怀着“我是中国的留学生,学有所成,理所当然要服务于自己的国家”的朴素感情,放弃了美国的优厚条件,不顾美国当局的干扰,于1957年和妻子一起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他只有28岁。   回国后,吴承康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从事有关燃烧学科的研究。1960年10月,由于科学院体制调整,随动力研究室合并到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61年起承担国防科研任务中程导弹弹头烧蚀防热材料地面模拟试验研究。他主持建立试验用920千瓦电弧加热器和相应的一整套高温测试技术。1968年,他主持完成了电弧风洞的建设和完善了测试系统,开展了烧蚀机理、模拟理论、等离子体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1966年他还主持制定了有效的卫星地面回收方案。   1970年至1978年,他先后在第七机械工业部二○七所、七○一所工作。这8年期间,在承担第一代弹头防热模拟试验研究中,吴承康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方案,为1978年运载火箭南太平洋全程飞行的试验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此项工作获国防科委成果二等奖。为解决第二代弹头再入大气层试验中的通讯中断问题,开展了“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研究。此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吴承康由于在我国弹道导弹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88年荣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   1978年,吴承康又回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研究员,并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87年任力学所副所长,1990年至1994年任材料工艺力学实验室主任。在此期间,他组建高温气体动力学研究实验室,除了继续承担部分国防科研任务外,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开展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和燃烧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和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研制工业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基本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成为国内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界学科带头人。   为了推动我国等离子体科学进步,并向国际水平看齐,吴承康十分注意学术交流。1980年至1996年期间,他主持或参.加组织了7次全国会议,2次国际会议(1986年、1992年),2次中日双边会议(1988年、1990年),3次亚太会议(1992年、1994年、1996年),并担任将于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主席。他多次参加国际交流,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等离子体化学分委员会的会员,作为东亚地区的代表之一。他是国际期刊《等离子体化学与等离子体工艺》(Plasma Chemistry & Plasma Processing)的编委。   吴承康在燃烧科学技术研究方面,领导开展了劣质煤和水煤浆火焰稳定方法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国内燃烧科学技术界的学术带头人。他领导下的集体多年来获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在20、21、22届国际燃烧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论文,引起同行们的极大兴趣,被聘为23、24、25届国际燃烧会议的审稿委员会委员。在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国内举办的燃烧国际会议中,他担任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吴承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和《力学进展》的常务编委,现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主编,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吴承康对待事业勤勤恳恳,身体力行,为人谦虚,作风正派,学识渊博,工作讲求实效。在燃烧科学、等离子体科学以及国防科研方面,不仅取得了创造性的卓越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年轻人,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   吴承康几十年来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默默地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业绩突出,于1989年被授于“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光荣称号。
  • 名誉理事 姚福生
    姚福生
    名誉理事
    姚福生 动力机械、汽轮机专家。姚福生,男,1932年4月26日生,汉族,上海市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学习与经历 1951年7月上海复旦中学高中毕业、195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动力装置毕业、1962年2月波兰格旦斯克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博士称号。1962年初回国工作。 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姚福生是动力机械专家,长期从事汽轮机技术研究,在汽轮机系统、热力和通流部份设计,叶片的强度振动理论分析和成型设计等方面都有独创性成果。他首创扭曲叶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为国产大型汽轮机长叶片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汽轮机叶片激振力分析文章引起了国内外关注,并被成功地应用在处理引进机组叶片事故中。转子动平衡理论和汽轮机旁路系统设计的分析文章各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的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个人获国家计委、科委和财政部的重大科技攻关奖。他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的机电产品节能潜力、洁净煤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文章,对推动这些领域的科技进步也作出了贡献。 1984年9月,获国家人事部首批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年5月首批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他在从事生物质液化技术和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很大进展。1996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就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姚福生曾担任一机部汽轮机锅炉研究所空气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四川东方汽轮机厂总工程师、机械工业部科技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和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现在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是清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等10余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荣誉教授、名誉院长和所长以及双聘教授等。 主要科研方向 汽轮机技术研究,汽轮机系统、热力和通流部份设计,叶片的强度振动理论分析和成型设计,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生物质液化技术和燃料电池的研究,动力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姚福生曾受聘担任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评委、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委、第一届S-86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工程中心评委等。担任主席团成员和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1994-2000)。
  • 名誉理事 俞鸿儒
    俞鸿儒
    名誉理事
    发布日期:2007-03-21 (1928— ) 俞鸿儒,空气动力学家,气动实验专家。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重大民用建设作出切实贡献。他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俞鸿儒,1928年6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杉溪镇一个普通商人的家庭。1933年秋人杉江中学附属小学读书。1939年夏毕业。1943年毕业于三岩中学初中部,同年秋天,被保送升入高中部。1946年夏高中毕业,同年考取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在同济学习的3年中,学生运动汹涌澎湃,俞鸿儒积极参加了当时反对国民党腐败政府的罢课游行活动,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于1949年7月7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俞鸿儒为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又考取了大连大学(后改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在大连工学院学习了4年,1953年5月毕业后留校作助教。   1956年夏季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召唤下,他又报考中国科学院流体力学研究生,1957年3月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58年2月起担任激波管研究组组长,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69年9月至1975年12月随编制调整,调入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工作),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79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79年10月,应西德学术交流协会(DAAD)邀请在亚琛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工作3个月。1981年起被聘为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委员。1984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4月起任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时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到12月,作为西德马普学会向中国科学院提名邀请的科学家,在Aachen激波实验室参加高超声速、高焓流动专题研究。1987年9月起任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他先后被聘为华东工学院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中心顾问,重庆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89年9月至10月,他作为外国专家,应邀出席1989年日本全国激波现象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报告,访问了宇宙科学研究所、东北、东京、千叶、东京农工、名古屋、京都、大阪和九洲等大学并作学术报告。1990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气体动力学和气动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199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俞鸿儒还先后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激波与激波管专业组组长、北京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副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报》常务编委、《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编委会顾问、高超声速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航空学报》编委、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第16届起连续被聘为二年一次的国际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激波管、激波风洞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手段。在我国,最早是俞鸿儒在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和林同骥两位老学部委员的指导下,开展激波管、激波风洞研制的。1958年,他和小组的同志们一起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激波管。1962年,研制成JF4直通型激波风洞。紧接着,1964年又研制成JF4A反射型激波风洞。四年之后,性能参数达到国际水平的JF8激波风洞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了。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凝结了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的滴滴汗水。激波风洞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技术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性能、大尺寸、高超声速风洞是研制航天器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但这种风洞建设费用十分昂贵,运转所需能源亦很巨大。郭永怀回国后,分析了我国国情,认为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相对投资省又节能的激波风洞。但与常规高速风洞相比,通常高速风洞在几秒或几分钟取得的数据,对激波风洞则必须要求能在千分之几秒的瞬间获得定常试验气流并将数据采集和记录下来,这是难度极大的一项工作。俞鸿儒坚定地接过了这一艰巨任务,并卓有成效地使之变成了现实。   作为学术带头人,俞鸿儒坚持学术民主,主张创新。他不但自己奋不顾身地投人工作,并积极支持年轻的同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坚持实事求是,不是自己做的工作,坚决反对签上自己的名字。他思路开阔,知识面广。他认为实验研究工作的核心是构造巧妙的方案,在我们这样的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尤其重要,盲目仿效先进国家的办法往往是行不通或事倍功半的。实验工作者要亲自动手,俞鸿儒从图纸的设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至各种数据的测量,都能熟练地掌握。他虽不是学电的,也没有搞过光学,但他不懂就学,坚信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为了开展光学测量,在搞清原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于1962年研制成一台实用的闪光纹影系统,解决了急需。   在“文化大革命”中,俞鸿儒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对所从事的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却入了迷。紧张的工作,帮助他减轻了客观环境对他的精神干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科研活动,许多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做成的。 粉碎“四人帮”后,俞鸿儒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以更大的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他再次表示要“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激波风洞应用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同时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高超声速研究热潮,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如何提高实验气流的焓值。俞鸿儒提出的反向爆轰驱动新方法和原理性实验的成功,为提高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德国Aachen激波实验室主任格吕尼希(H.Gronig)教授在给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的信中说:“俞所获得的值得注意的进展说明了这种驱动技术的潜力,这是一种可以替代目前国际上有兴趣的Stalker管驱动方法的开创性技术。”日本东北大学激波研究中心高山和喜(Takayman)教授在1989年日本激波现象学术会议文集的序言中写道:“这种爆轰驱动对于发展高超声速试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俞鸿儒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即“不要一味地模仿外国人,要探索着走自己的路”。为了研究爆炸波对生物、建筑物和机械的影响,需要性能优良的爆炸波模拟器。美国在60年代建造了一座长750m的巨型锥形激波管,造价高昂,但正压作用时间仍有限。欧洲发展的多驱动激波管模拟器,结构复杂,产生的爆炸波形不完善。俞鸿儒提出的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爆炸波的构思,已在为第三军医大学所作的生物冲击伤试验装置中实现。专家鉴定意见认为:“工作原理新颖和模拟爆炸波很成功。实验室中模拟爆炸波难度很大。”“本管对常规激波管在结构上作了大胆而巧妙的改动,就在管中不同部位都可做到两点:首先,压力波从峰值就开始衰减;其次,衰减到出现有足够长时间的负压。爆炸波的这两个特点,国外至今难以做到。”这项研究成果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是正确使用的基础,激波管能提供标准的谐跃波,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校准装置。但现有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均在10MPa左右,个别达60MPa,但基本特性不明。他根据激波管流动特性和多年实验经验,提出利用氢气驱动并提高激波马赫数的方案,与西安204所合作建成高压校准激波管。谐跃幅值高达105MPa,高出驱动压力半倍,谐跃波形完善。这一目前压力最高的校准激波管研究成果获1993年兵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油油井气和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如能降至低温,则一些成分将液化而便于回收。此类问题通常是利用涡轮膨胀机来解决。但涡轮机造价高、不耐浸蚀、寿命短。俞鸿儒协助大连工学院利用激波管理论对热分离器进行流动分析,在提高效率与缩小尺寸方面取得进展。目前该研究室已被国家科委定为新技术推广中心,在油井气和化工厂废气回收方面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俞鸿儒先行一步,他把开展激波管研究积累的经验,无保留地介绍给全国许多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从60年代开始,接待了大量进修人员和专业人员参观与咨询,代培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有力地推动了激波管事业在我国的发展。1988年和原西德Aachen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主任H.Gronig教授签订了“激波动力学”合作研究协议,1993年又签订了关于“爆轰驱动”合作研究协议。协议的实施将促进国际交流和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
  • 名誉理事郑哲敏
    郑哲敏
    名誉理事
    郑哲敏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进而经商开厂,他崇尚实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循规蹈矩、修身养性。这给幼年时期的郑哲敏带来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开始后,郑哲敏入川,先后进成都华阳县中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他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乐於为大家做事。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改学机械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从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搬回北平(今北京),钱伟长给机械系讲授力学问题,他那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从此他对力学产生了感情。1947年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大学作钱伟长的助教,学习钱的摄动法。一次,他读到刘仙洲从美国带回的工程教育杂志,上面宣传应改变工程教育只注重传授经验和工艺的传统,提倡工程教育要理工化,很受启发。1948年,他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一年后,他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就当了钱学森的博士生,做热应力方面的论文,有幸能经常聆听到钱学森介绍自己在科学方法方面的心得。在那个著名学府,他听过G.W.豪斯奈尔(Housner)、W.D.瑞奈(Rannie)、A.爱尔德依(Erdelyi)等名教授的课,跟豪斯奈尔做过抗地震方面的工作;在跟瑞奈研究Bénard胞格现象时,体验到量纲分析方法的实质。他还有机会聆听到T.冯•卡门(vonkármán)、G.I.泰勒(Taylor)、J.冯•纽曼(vonNeumann)等大师的报告。耳濡目染和多方实践使他对以L.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为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精髓有所体验,其实质在于努力使工程立足於现代科学,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清楚表述、严格分析、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2年,郑哲敏取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取得博士学位后,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他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年底,他的老师钱学森也返回祖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力学研究所的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中国的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深受鼓舞,决心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因而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哲敏坚持此项研究,应用这个模型预报地下核爆炸效应。1968年12月,此项研究被迫中断。1965年,他还开始做了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即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1971年,他从干校回所,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表彰他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的贡献,1982年,国家授予他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末,他应用流体弹塑性理论揭示了爆炸复合工艺的力学规律,为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又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早在60年代,他在研究爆炸成形时已开始注意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认为这类基础研究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1979年,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材料性质。80年代初,他对金属断裂机制和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都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理论。1980年,郑哲敏开始了解到我国各类爆炸事故相当频繁,于是他大力提倡和组织事故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是煤炭生产中的一类重大事故,他在1982年的一篇论文对此复杂现象作出了精辟的力学分析。自1987至1989年,他的研究集体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建立突出判据提供了重要依据。80年代末,他在爆破方面又获得新成果,他的研究集体创造了一种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的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於连云港大堤等大工程的施工,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0多年来,郑哲敏努力实现他的志向,通过在爆炸力学和固体力学中的科学实践,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从1978年起,郑哲敏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郑哲敏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他任第三届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1982至1986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曾任首届《爆炸与冲击》主编。1988年,他被推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名誉理事 周 恒
    周 恒
    名誉理事
    周 恒 (1929— ) 周恒,流体力学家。他发展了流动稳定性理论,提出了线性化问题非中性情况的非线性理论新方法,推广了常微分方程中的Liapounoff方法,使之能用于连续介质力学;提出了柔性壁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新计算方法,克服了过去理论工作中流固交界或固-固交界面处不满足全部连续条件的缺点,将流动稳定性理论用于研究湍流边界层中相干结构的形成机理。特别是发现了流行已30多年的弱非线性理论的重要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建立了壁湍流相干结构的理论模型。   周恒,1929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福建省浦城县。他的父亲曾任中学数学教员。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父亲率全家迁往南昌,后迁赣州、衡阳、桂林、贵阳及重庆等地。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周父告别了教书生涯,改行在电力公司做高级职员。他深知求学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不断督促周恒及两位姐姐努力求学,每到一地都尽力为孩子们选择最有名的学校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周恒转入重庆南开中学高二班,最喜欢的课程是“数、理、化”。动荡的岁月锻炼了周恒的自立能力,11岁就独自一人住在离家百里外的中学读书,并取得当时名额很少的奖学金。1946年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完高三的主要课程,同年考上了北洋大学化工系。第一学年结束时,便获得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听赴美归来的教师及工程师介绍美国兴建水利工程的情况后,十分振奋,感到水利是国家的命脉,就转到水利系就读。周恒学习从不硬记硬背或“突击”熬夜,而是力求理解。有了问题,尽力靠自己反复思索寻找答案。考试完后,常常自我检验,从而得知自己答案的对错。1950年,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水利系。之后,留在北洋大学(后为天津大学)任助教。   1952年,周恒被调到力学教研室工作。力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对在大学只学了三四门力学课程的周恒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他利用业余时间,按前苏联数学力学系的计划,自学了大部分课程,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周恒爱读书,读书涉猎范围很广,不仅看自然科学书籍,也看马列著作和中外小说。   1980年,周恒担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升任力学系主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组织严密,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欢迎。他认为,人要成才,思想要活跃,不迷信教师和书本,也不迷信权威,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   80年代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21名。1984年,他被任命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6年任院长。他十分注重抓学风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在周恒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院的工作很有特色。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984年9月即在全国第一个倡导建立青年科学基金,着手培养学术带头人。早于1985年即严格实行了硕士导师资格审查标准。在掌握学位质量上,实事求是,严格要求,不徇私情。1991年,经国家教委严格审查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又成为全国仅有的10所在职人员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资格免检的院校之一。周恒现任亚洲流体力学大会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他担任《中国科学》、《科学学报》编委,《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之一,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及国家湍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天津市政协常务委员。199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优控制 流动稳定性与气体轴承动力特性的研究 1955年下半年,周恒晋升为讲师。到北京听了一个学期(每周一次)钱学森所作关于“控制论”的讲座,受益匪浅,对控制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教学任务较重,每周要讲10节课,同时,还进行了“最优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只有有了创造性,有了新见解,周恒才着手撰写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利用继电式元件改进控制系统的一个问题”发表在《力学学报》上。这是我国发表最早的关于最优控制的文章,曾在1957年全国第一次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   周恒的科研成就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关注。经钱学森同意,周恒每周3天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钱学森亲自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可惜只去了3个月左右,就因“反右”斗争,自动化所业务无法正常进行而中止。此后,由于政治运动的不断,被迫停止了这方面的研究。   50年代,我国的流体力学研究基础薄弱,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国。60年代,英国的J.T.斯图亚特(Stuart)就提出了流动稳定性的“弱非线性理论”,得到了力学界的公认与推崇。流动稳定性是国际公认的一个十分难于攻破的理论问题。当时我国还没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出国交流也是不可能的。   1962年,周恒选择了流动稳定性这一课题。鉴于当时线性理论已基本完成,但还缺少数学上严格的根据,因此,周恒研究并解决了Orr-Sommerfeld方程这一非自伴随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及展开定理论,证明了展开式是一致并绝对收敛的,又推广了Liapounoff方法,使之能用于连续介质力学。并用它证明了条件稳定性定理,为线性化理论提供了严格的理论根据。同样的问题,美国在1969年才分别由一些知名的研究人员加以解决。但对展开定理,他们只证明是一致收敛,没有证明是绝对收敛。   1972年至1978年,周恒参与并实际领导了原六机部441厂二自由度气体动压轴承液浮陀螺仪的研制。当时,信息闭塞,设备落后,实验手段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4个单位从事类似的研制,但都遇到转子马达转动时陀螺仪整体自激振荡的难题。周恒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一问题,认为这是由气体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的。经过了理论分析及实际计算,提出了正确的轴承结构及参数,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受到原六机部科技局及其他研制单位的高度赞扬。其理论成果除在《力学学报》及国际会议上刊登或发表外,已写入与人合作的专著《气体动压轴承的原理及计算》一书中。周恒还与441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大胆提出了新颖的结构设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材料,制成了能运行的陀螺仪样机。70年代中期,我国得到国外名牌惯性导航仪器的备件,1978年拟对其进行技术解剖,先用X光透射技术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内部结构与周恒设计的很相像,于是就把周恒和441厂的同志一起请到某处实地解剖,发现其结构设计的主要方面,几乎全部都与周恒等人的设计不谋而合。 1978年后,周恒回到基础科学系,又将主要精力转入流动稳定性的研究工作。1979年,49岁的周恒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 名誉理事庄逢甘
    庄逢甘
    名誉理事
    庄逢甘 发布日期:2007-02-06 (1925—2010)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父亲庄德成曾开办过榨油厂,母亲潘淑贞操持家务。庄逢甘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抗日战争期间他考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Autobiography ofBenjamin Franklin),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于1942年12月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竟遭当时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他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著名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同年5月,他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有机会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而且有机会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50年秋在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他终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他与戴淑芬结婚,生有一子一女。   自1956年至今他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在组织领导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多种飞行器的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方面的成就,他在空气动力学界及科学技术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还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家科委理论和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空气动力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 庄逢甘在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各方面。早在5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文《湍流统计理论》,在海森伯谱传输项的假设下,首次得到了准确的湍流谱解,给出了伯格方程的初值问题的准确解。他对有随机边界条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进行长期的研究,早期在《论湍流衰变》一文中,引人了双尺度湍流概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发展计算空气动力学,早在60年代就十分关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计算方法研究。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很低,但他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我国尽快地开展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以便将来迎头赶上国际潮流。他曾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在会上作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在中国第一届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讨论会上作了“再入空气动力问题与计算空气动力学”报告;在全国计算物理会议上作了“高速粘流数值计算”报告。这些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他亲自指导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他为主撰写的《求解气体动力方程的匹配迭代方法》一文曾在1986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会议上宣读。近年来,他和同行一起研究用NND格式解流体力学问题,在一些复杂流动中,已获得计算结果。1987年,他在美国航空和宇航学会(AIAA)第八届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上作了“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超音速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再人飞行器的热防护理论、烧蚀机理及其数学模型,有化学反应及质量引射的边界层理论等。自1980年以来,他与陆士嘉教授倡导的我国“旋涡及分离流动研究”已举行过5次全国性的研讨会。1989年,他所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在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所作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获得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GuggenheimAward)。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国内100余名老、中、青学者与研究人员,4年来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与报告,在国内是少有的一支联合而稳定的队伍,所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国际上活跃的前沿题目。在30余项出国交流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映,于1994年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气体流动中旋涡、分离的流动机理与控制”的支持。该项研究表现了他杰出的科研见解与组织领导才能。
  • 第七届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陈一坚
    陈一坚
    特邀理事
    陈一坚(1930.6.21-)。飞机设计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此机型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主编出版的设计手册2套,译著3册。荣立一等功2次。部级劳动模范。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少年立志学航空 前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说过,每个人进入航空界所走过的道路各不相同。陈一坚踏上航空路也有自己的特点。 陈一坚1930年6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父亲陈昭奇曾留学日本学机械工程,回国后执教于福州大学机械系。陈昭奇是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正直,他经常教育学生和子女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陈一坚第一次看见飞机是挨轰炸。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中国;福州沦陷后,陈一坚一家撤到福建省南平县,但是日本飞机时常前来狂轰滥炸。他曾目睹一位妇女因躲避轰炸,不让自己孩子啼哭,捂住他的嘴而使孩子窒息致死的悲剧。已上中学的陈一坚,坚定了将来学航空报效国家的志向,此刻的心情,正如他在《江城子》一词中表达的:“千里南疆雾茫茫,故国土,自难忘。狂涛骇浪,几处设国防。狼烟四起曾相识,泪如倾,气填膺。” 1948年,陈一坚中学毕业,报考厦门大学航空系,系统地学习航空工程专业知识。1951年随着院系调整,他进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他的同学何文治、高镇宁、管德,后来均成为我国知名的飞机、导弹设计师。 黄金时代展才华 在抗美援朝烽火中树立的中国航空工业底子薄、基础弱、人才极度匾乏。1952年夏,陈一坚毕业后即奔赴北国冰城,来到当时号称空工业六大厂之一的哈尔滨飞机厂(现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工作。当时,由于抗美援朝战事需要,首当其冲地是搞好飞机修理。1952年4月1日建厂的哈飞,主要任务是从事轰炸机的修理并生产部分零配件,机种有图一2、伊尔一28轰炸机、伊尔一10强击机等。陈一坚报到的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飞机修理工作。 50年代是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获得重大发展的“黄金”时代。5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五,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五相继在南昌。沈阳试制成功,哈飞也通过修理走向制造,准备仿制图一16轰炸机和米一4直升机。 在完成从修理走向制造的重大转折之际,航空工业领导机关适时地把自行设计飞机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决定在沈阳建立飞机、发动机设计机构。 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系,并于1955年归国的叶正大是飞机设计室的筹备者之一。他来到哈飞挑选设计人才,屠基达和陈一坚被选中。 早就想设计飞机的陈一坚欣喜欲狂,他告别了刚刚结婚一年的妻子王士珍,只身前往沈阳,马上进入角色,投入歼教-l设计。他在屠基达手下搞机身设计。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副主任黄志千、叶正大领导着包括陆孝彭、顾诵芬、屠基达、管德、陈一坚(这5位后来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平均年龄22岁的108位设计人员,向歼教-1冲刺。该机采用串列式座舱,两侧进气,装一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飞机起点不低,比当时日本、捷克的同类飞机要好,而且研制周期缩短两年。 陈一坚在飞机设计室这个人才济济的集体里,通过歼教-1的设计实践,受到良好的训练。可惜的是由于空军训练体制变动,歼教-l最终未能投入使用。陈一坚还同屠基达一道,参加了初教六飞机的设计。1958年夏,在酷热的南昌,陈一坚绘出了初教六的总图。值得欣慰的是,初教六比歼教一l幸运,先后生产了1796架。初教六还荣获国家金质奖。它不仅为培养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做出了贡献,还出口到许多国家。 60年代初,沈阳飞机设计所成立后,陈一坚成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工程师。他参与了为期三年的米格-21飞机的“技术摸透”,也参加了歼八飞机的早期总体设计。1964年8月,陈一坚随徐舜寿奉调西安飞机设计所。 徐舜寿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奠基者之一。他十分注重培养与使用人才;对陈一坚十分器重。在工作安排上,徐舜寿有意识地让陈走完飞机设计全过程:总体、气动、结构、强度,并安排陈做自己的技术助理。在西安飞机设计所的最初几年,陈一坚协助徐舜寿先后搞了伊尔一28飞机改装后涡扇发动机设计,空中试车台吊舱以及运七飞机设计等工作。可惜,一代英才徐舜寿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去世,年仅引岁。 “飞豹”冲天杨国威 1998年11月,在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种绰号“飞豹”、型号为FBC-l的国产歼击轰炸机,陡然亮相,给世人一个惊喜,成为本届航展上的头条新闻。 199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建国50周年盛大阅兵中,6架“飞豹”组成的空中梯队,成箭形编队整齐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显然,这种新型战机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作战能力,被誉为我军的“撒手锏”之一。 “飞豹”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歼击轰炸机,与歼击机不同的是,后者主要是制空,是“盾”;而前者要对地面实施攻击,是“矛”。“飞豹”可以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并且有一定的空战能力,据陈总介绍,根据国情和作战需要,“飞豹”在设计上突出低空突防能力、大的作战半径和大的载弹量,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保持良好的作战能力。“飞豹”装备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火控系统,前机身右下侧装有机炮,还可挂多种姿态发射的空空导弹以及空舰导弹。试飞及部队使用表明,“飞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性,部分性能超过俄罗斯的苏一24。美国的F-4和欧洲三国联合研制的 “狂风”战斗机。 “飞豹”采用常规的气动布局,机翼为中等展弦比后惊式上单翼;两侧进气;蜂腰形机身;全动中下平尾;大后掠单垂尾;单腹鳍;装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飞机具备了第三代战斗机的一些特点。 “飞豹”来之不易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急需研制一种在平时能对敌人起威慑作用,战时能取得局部战争胜利的“撒手锏”武器。歼击轰炸机“飞豹”的研制提上日程,研制任务落到了西安飞机设计所。谁能出任“飞豹”的总设计师?非陈一坚莫属。 时年50岁的陈一坚以他在飞机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精湛造诣,很高的技术声望和善于综合,能倾听不同意见的组织能力,挑起了重担。1980年8月,陈一坚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型号总设计师。陈一坚不负众望,以总设计师的胆识和战略眼光,大胆决策,选用国际上先进的军用飞机设计规范,摒弃了沿用多年,但已落后的前苏联规范。使用先进规范固然好,但有风险。陈一坚组织设计人员认真学习,消化新规范,并用老规范对照验证,妥善地解决了使用中的协调配套问题,使飞机设计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在应力分析方法上,陈一坚提出了全面开发应用有限元法代替传统的工程梁法,实现了从局部求解到全机求解的重大飞跃。陈一坚在全机静力试验中,提出了达到67%设计载荷即可首飞的决断性意见,这是对以往达到l00%设计载荷方能首飞的传统做法的重大突破。陈总的意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这样做,缩短了研制周期。 陈一坚积极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例如,飞机动力采用“斯贝”国产化发动机,原型发动机是英国罗罗公司生产的。该公司要求“飞豹”进气道要严格与发动机匹配。当时我国发动机高空试车台尚未建成,陈一坚组织技术人员用模拟板技术,然后用1:1的过气道和发动机在地面做匹配试验。英国人看后很惊讶,他们没想到,中国人不但能满足发动机匹配要求,而且做得比英国人要求的还好。 在“飞豹”开始设计的年代,计算机还不普及。陈一坚比较超前地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组织设计人员于1986年底研制成功7760CAD/ CAM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系统,提高了设计效率与质量,加快了研制进度。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12月14日,“飞豹”在西安首飞成功。首席试飞员是试飞英雄黄炳新,领航员邢彦才。1989年1月23日,“飞豹”再次冲天,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等领导同志进行飞行表演。笔者当时有幸在现场目睹了“飞豹”的丰采。如今,“飞豹”已正式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使用。“飞豹”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陈一坚是第一获奖人。 陈一坚在回顾自己一生经历之后说,我是祖国和人民培养出来的,是 “飞豹”全体研制人员的代表。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飞机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尊严,我愿意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奋斗终生。前面引述的《江城子》一词的下半阙表白了他的心迹: “冬去春来数十载。图万卷,鬓如霜。苦辣酸甜,徒手卷平川。晚昏犹萌顽童志,报华夏,慰我祖。”
  • 特邀理事冯长根
    冯长根
    特邀理事
    1953年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3年于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物理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工作。冯长根是北京理工大学第六届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之一。1999年至2001年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01年起冯长根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第六届书记处书记。曾兼任中国科协第四届常委、第五届副主席、北京市科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 冯长根及其学科组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约300余篇,完成了3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他的著作曾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他的工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等奖励。冯长根1989年被评为”中国青年十大杰出人物”。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   邮政编码:100081   电  话:(010)68912764
  • 特邀理事 洪友士
    洪友士
    特邀理事
    简 历 1951年7月        生于福建省厦门市 1977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1981年         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 1991年         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 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  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从事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的合作研究 1989年9月至1990年12月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疲劳短裂纹与缺口裂纹分析的合作研究。 主要任职 洪友士,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常务编委;"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Informatio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编委。 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主要学术成果有:   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   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   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和分析模型;   激光处理的金属表层材料的微细结构和力学行为。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获授权专利2项;   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二获奖人);   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主要论著 1 HONG Youshi, K. J. Miller and M. W. Brown, Complex Stress Functions and Plastic Zone Sizes for Notch Cracks Subjected to Various Loading Conditions. Fatigue Fract. Engng Mater. Struct., (1991), Vol.14, p.237-258. 2 HONG Youshi, LU Yonghua and ZHENG Zhemin, Orientation Preference and Fractal Character of Short Fatigue Cracks in a Weld Metal. J. Mater. Sci., (1991), Vol.26, p.1821-1826. 3 HONG Youshi, M. W. Brown and K. J. Miller, Fatigue Crack Growth from a Circular Notch under High Levels of Biaxial Stress. Fatigue Fract. Engng Mater. Struct., (1992), Vol.15, p.1185-1197. 4 FANG Biao, HONG Youshi and BAI Yilo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Numerical Density Evolution of Short Fatigue Cracks. Acta Mechanica Sinica, (1995), Vol.11, p.144-152. 5 HONG Youshi, GU Ziyan, FANG Biao and BAI Yilong, Collectiv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of Short Fatigue Crack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 (1997), Vol.75, no.6, p.1517-1531. 6 QIAO Yu and HONG Youshi, An Analysis of Collective Damage for Short Fatigue Cracks Based on Equilibrium of Crack Numerical Density,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98), Vol.59, no.2, p.151-163. 7 HONG Youshi, QIAO Yu, LIU Na and ZHENG Xiuhua, Effect of Grain Size on Collective Damage of Short Cracks and Fatigue Life Estimation for a Stainless Steel,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1998), Vol.21, no.11, p.1317-1326. 8 WANG Huicai and HONG Youshi, Application of Enthalphy Method for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in Laser Surface Melti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99), Vol.12, no.3, p.198-205. 9 QIAO Yu and HONG Youshi, Singularity Characteristics for a Lip-Shaped Crack Subjected to Remote Biaxial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99), Vol.96, no.3, p.203-214. 10 HONG Youshi and QIAO Yu, An Analysis on Overall Crack-Number-Density of Short-Fatigue-Crack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99), Vol.31, p.525-534.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0 北京中关村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电话:(010) 6261 3730 Fax: (010) 6256 1284 E-mail: hongys@lnm.imech.ac.cn
  • 特邀理事 李重庵
    李重庵
    特邀理事
    简 历 1944年5月       出生 1962年9月~1968年12月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 1969年1月~1970年3月 甘肃安西疏勒河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3月~1973年1月 兰州炼油厂中学教员 1973年1月~1981年12月 兰州铁道学院力学教研室先后任助教、 讲师(1980) 1981年12月~1983年12月 (考取教育部公派出国进修生)于美国Drexel大学机械与力学系复合材料研究室任合作研究员 1983年12月~1996年3月 兰州铁道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87)、教授(1992),先后兼任机械系副主任(1988)、院外办主任(1990)、副院长(1993,分管教学科研外事等) 1996年3月~1998年1月 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分管高教、科技、外事等) 1998年1月~2003年1月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教科文口工作),甘肃省科协主席 2002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社会兼职 复合材料学会一至四届理事,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特邀理事。 主要荣誉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人工骨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省攻关项目“可降解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开发 ”等,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环氧复合材料的损伤评定及破坏机理”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 主要论著 1 Crack Development in Graphite/Epoxy Cross-Ply Laminates under Uniaxial Tension,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5,24,1-31 2复合材料正交层板基体裂纹预测,复合材料学报,第3卷第3期,1986,28-33 3 A Study on +θ/-θ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Graphite/Epoxy Laminates,Proceedings of ICCM-7,1989,V.4,80-82 4复合材料层板断裂力学的进展,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进展,王震鸣、范赋群主编,1992,245-258 5 HAp Ceramic and HAp/PLA Composite: Fractal in Fractography and Micromechanics ,Proceedings of ISCMS-Ⅱ,1992,828-833 6 Two Biodegradable Composites,ECOM-CONF’95 Proceedings Part A 18-20 7聚磷酸钙可降解纤维研究,环境科学,1997,18(2), 52-53 8不锈钢上PVD Ag-Cu/Ti 双层膜力学性能研究,中国表面工程,2001,4:34 9 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兰州大学学报,2001,5(37):36-41 10 Ag-Cu/Ti 纳米双层膜结合强度测试方法研究,实验力学,2002,2(17):1-6 11 CPP/PLLA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初步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2,19(6):97-100 12高速列车粉末冶金制动磨擦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机械工程学报,2002,6(38):119-122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微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生物医用与环境)可降解复合材料;工程与民用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通讯地址 地址:100006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民盟中央
  • 特邀理事 梁以德
    梁以德
    特邀理事
    简 历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系主任,讲座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 香港建筑业上诉法庭成员(建筑条例第123条); 尤德爵士奖学金选录委员; 香港职业训练局教育委员; 香港工程师学会土木理事;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许结构工程师选录委员(建筑条例第123条)。 任期刊编委会 科学技术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学报(Journal of Nonlinear Dynam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动力稳定与动力学国际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Dynamics); 工程结构(Engineering Sturctures); 中国计算力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主要荣誉 1969,香港理工大学Lawrence Chu奖 1972,英国雅斯顿大学Keith Perkins奖 1972-75,英国雅斯顿大学中国学者协会主席 1955,英国雅斯顿大学院士; 1997,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1998,哈尔滨工业大学顾问教授; 2000,香港理论及应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2000,天津大学客座教授土木部理事; 2001,香港工程师学会; 2001,北京航天大学顾问教授; 2001,华中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1,大连大学客座教授; 2001,亚洲智能建筑学会会长; 200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名誉教授; 2001,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高级顾问; 2002,佛山大学客座教授; 2002,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 2002,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顾问委员; 2002,湖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专业资格 1979,(香港及欧洲)特许工程师; 1979,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 1985,香港工程师学会土木工程分会会员; 1985,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创会会员; 1989,香港科学协进会创会会员; 1990,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院士; 1994,美国纽约科学学会会员; 1997,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员。 主要论著 大约400篇(本)著述,其中:包括8本著作,240篇期刊论文。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微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生物医用与环境)可降解复合材料;工程与民用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通讯地址 地址:香港九龙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 电话:(00852)27887600 传真:(00852)27889643 E-mail: Andrew.Leung@cityu.edu.hk
  • 特邀理事 马兴瑞
    马兴瑞
    特邀理事
    马兴瑞简历: 1959年10月出生 1982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8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年3月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6年6月 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任“实践五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任“海洋一号”卫星前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宇航学报》副主编、《振动工程学院》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的编委。 主要荣誉:曾获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7项。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论著:出版著作3本,其中《弹性波反演方法及其应用》(1999年)和《航天器动力学-若干问题进展及应用》(2001年)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分别刊登在力学学报、宇航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美国ASME、AIAA、英国J.S.&V. 等杂志上。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预先研究工作、集团公司宇航技术与产品的系统工程和市场等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航天器设计、系统工程和应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特邀理事 佘振苏
    佘振苏
    特邀理事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流体力学。研究方向:湍流理论及数值模拟。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佘振苏,男,江苏省人,1962年8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现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   佘振苏教授研究成果涉及流体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十多年来,佘振苏教授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和Phys. Rev. Lett.上,4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杂志上,这些论文被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580次,2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佘振苏教授创建的湍流层次结构理论,在国际湍流界有重大影响。1999年回国工作以来积极组织推动我国流体力学的合作研究,推动学术交流,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 为湍流研究及跨学科的力学及应用数学研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高水平的工作。   研究方向   将湍流层次结构模型发展成系统的复杂系统层次结构理论,并应用于研究大气科学   生命科学中的多层次复杂系统。   湍流及复杂流动中层次结构的系统研究   湍流的数值模拟   大气科学中的层次结构研究   生物基因遗传信息的层次结构研究   获得奖励   1993年获美国青年科学家Sloan奖   1998年获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   1999年获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称号   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回国人员奖励基金   200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学术职务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中心副主任   Jornal of Turbulence杂志编委   研究成果   1. 发现三维各向异性流动的动力α不稳定性   2.首先开展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超大规模(5123)直接数值模拟   3.首先发现湍流的涡丝、涡片及涡球结构(1990)   4.创新性地建立湍流层次结构标度律模型(1994)   以上工作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39篇,这些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500次。  代表论文 1 Cao, N., Chen, S. & She, Z-S., Scaling and Relative Scaling in Navier-Strokes Turbulence, Phys. Rev. Lett. 76, 3711 (1996) 2 She, Z-S. & Waymire E. C., Quantized energy cascade and Long-Poisson statistics in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ce, Phys. Rev. Lett. 74, 262 (1995) 3 She, Z-S. & Leveque, E., Universal scaling laws in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ce, Phys. Rev. Lett. 72, 336 (1995) 4 She, Z-S. & Jackson E., Constrained Euler systerm for Navier-Strokes Turbulence, Phys. Rev. Lett. 74, 262 (1995) 5 She, Z-S., Chen, S., Doolen, G., Kraichnan, R. H. & Orszag, S. A., Reynolds number dependence of isotropic Navier-Strokes Turbulence, Phys. Rev. Lett. 70, 3251-3254 (1993) 6 She, Z-S., Aurell, E., & Frisch, U., The inviscid Burgers equation with initial data of Brownian type, Comm. Math. Phys.148 , 623-641 (1992) 7 She, Z-S., Physical model of intermittency in turbulence: near dissipation range nongaussian Statistics, Phys. Rev. Lett. 66(5), 600 (1991) 8 She, Z-S. & Orszag, S. A., Physical model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in turbulence: Inertial range non-gaussian statistics, Phys. Rev. Lett. 66 (13), 1701 (1991) 9 She, Z-S. Jackson, E. & Orszag, S. A.,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homogeneous turbulence: models and simulations, Proc. R. Soc. London A, 434,101-124 (1991) 10 She, Z-S. Jackson, E. & Orszag, S. A., Intermittent vortex structure in homogeneous isotropic turbulence, Nature, 433, p.226 (1990)
  • 特邀理事 沈 泰
    沈 泰
    特邀理事
    简 历 1946年9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70年8月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材料             专业(5年制) 1998年10月~11月   应法国几所大学邀请赴法国讲学 主要社会兼职 现任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兼长江科学院院长;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 主要荣誉 赴意大利进修考察,回国后将意大利ISMES国际先进的地质力学模型和结构模型理论、技术、模型材料和实验技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模型材料和试验技术,并成功用于三峡、葛洲坝、铜街子、构皮滩、隔河岩、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 工程,为此获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或承担完成的主要重要科研项目 1 1979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础稳定研究”,研究成果对葛洲坝大江截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1981-1982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广东长潭大坝应力及稳定研究” 3 1985-198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铜街子水利枢纽四号机组基础稳定研究”,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 1979-1986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8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厂房坝段坝基稳定研究”,研究成果为三峡工程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6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铜街子水利枢纽整体稳定(包括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工程设计单位成都勘测设计院的高度评价,优化设计节约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30万方,工 程提前10个月发电,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7 1988-199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水利枢纽船闸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8 1988-1990年,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水利枢纽溢流坝段邻近建筑物对稳定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9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究完成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扬  压力对三峡大坝安全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  国内领先水平 10 1988-199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离心机模型试验技术在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中的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11 1990-1993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中(国)-意(大利)协议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左厂房坝段整体稳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大型整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三维非线形有限元计算),研究成果受到意大利专家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部门的高度评价,大量研究成果被设计采用 12 1994年,作为负责人主持“三峡水利枢纽八个单项设计科研”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大量用于指导三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1995-1997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南水北调重大科研项目“南水北调穿黄隧洞结构仿真模型研究”。研究成果被设计大量采用,报奖工作正在进行 14 1997-199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三峡工程重大科研项目“三峡水利枢纽深孔1:1仿真模型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两院院士潘家铮教授的高度评价,并亲临长江科学院了解项目研究情况 15 1999年至今,主持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 16 2000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 主要论著 1 脆性材料模型试验中有关不连续面模拟材料的试验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1981 2 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研究和若干试验技术探讨. 长江科学院院报,1988 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的某些模拟技术问题.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0 4 三峡工程左厂房坝段整体稳定研究(中、英文版). 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交流论文,1992 5 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应力及稳定试验研究. 国际拱坝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992 6 地质力学模型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新技术新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1994年 7 Shen Tai. Study on geomechanical model materials and explor-ation of some experiment techniques. Rock Mechanics in China,1996 8 Shen Tai.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Middle Route Project of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Korea,1997 9 译著:离心模拟技术译文集,1989~1990年 10 专著:现代英汉水利水电科技词典,1990年,武汉出版社出版,编辑之一 11 专著:三峡工程坝基岩体工程研究,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实验应力及结构稳定研究; 主持重大项目——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的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 通讯地址 地址:430010 武汉长江科学研究院
  • 特邀理事苏铭祖
    苏铭祖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 孙 茂
    孙 茂
    特邀理事
    简 历 1978年8月       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同年考上该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年8月       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3年9月~1985年3月 美国马里兰作博士后 主要社会兼职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编委,“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荣誉 1996年被航空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论著 1 Sun M, Hamdani H., Separation control by alternative tangential blowing/suction. AIAA Journal,39, 2001, 735-737 2 Sun M, Liu JC., Vortex method and starting flow around a circular cylinder. AIAA Journal, 29(12), 1991,2029-2030 3 Wang CY, Sun M., Separation control on a thick airfoil with multi-slots blowing at small speeds. Acta Mechanica, 143, 2000, 215-227 4 Lan SL, Sun M.,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a wing performing unsteady motions at low Re. Acta. Mechanica, 149, 2001,135-147 5 Sun M, Tang J., Unstedy aerodynamic force generation by a model fruid fly wing in flapping motion. J. Exp. Biol., 205, 2002, 55-70 6 Sun M, Tang J., Lift and power requirements of hovering flight in Drosophila virilis. J.Exp. Biol., 205,2002, 2413-2427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动物飞行的仿生流体力学、流动控制、旋翼复杂流动等。 通讯地址 地址:10008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 电话:82313027 E-mail: Sunmao@public.fhnet.cn.net
  • 特邀理事 孙锦山
    孙锦山
    特邀理事
    简 历 1941.10出生,江苏江阴人,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布朗大学工程力学系进修。 主要任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 主要论著 “理论爆轰物理”、“爆轰”及反应流体力学相关论文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1分箱 邮 编:621900 电 话:0816-2487898(O) 0816-2485098(H) 传 真:0816-2490408 E-mail:xiangx@caep.ac.cn
  • 特邀理事 许为厚
    许为厚
    特邀理事
    简 历 1938年8月21日     出生广东省普宁市 1954 年9月至1958年7月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士(B.Sc) 1966年10月至1968年4月 英国南咸普顿(Southampton)大学航空与航天系哲学博士(PhD) 1983年12月        英国南咸普顿(Southampton)大学航空与航天系科学博士(DSc) 1968年至1973年     英国南咸普顿(Southampton)大学航空航天系讲师 1974年至1979年     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 1979年至1994年     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和机械工程系教授 1991年12月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数学教授 1994年至1997年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1999年3月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科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         美国太空总署(NASA)Ames 研究中心和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客座教授 1994年至今        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兼职教授 1997年至今        浙江省水力河口研究院名誉顾问 2000年至今        北京计算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顾问 研究领域 计算流体力学;高速飞行空气动力稳定性理论;水波的非线性理论;偏微分方程的相似解方法 主要论著 1 Hui, W. H.,Stability of oscillating wedges and caret wings in hyper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s,,AIAA Journal,1969 年,7,1524-1530 (This paper was singled out by the Journal editor for its excellence; see Astronautics and Aeronautics, Vol. 8, page 23, January 1970.) 2 Hui, W. H., Tobak, M.,Unsteady Newton-Busemann flow theory, Part I: Aerofoils,AIAA Journal,1981 年,19,311-318 3 Hui W. H., Tobak, M.,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ricraft pitching motions about large mean angles of attack,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1984 年,7,113-122 4 Hui, W. H., Hamilton, J.,Exact solutions of 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applied to gravity wave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79年,93,117-133 5 Dungey, J. C., Hui, W. H.,Nonlinear energy transfer in a narrow gravity-wave spectrum,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79 年,A368,239-265 6 Donelan, M. A., Hamilton, J., Hui, W. H.,Directional spectra of wind-generated waves,Philos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85 年,A315,509-562 7 Ma, P. K., Hui, W. H.,Similarity solutions of the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boundary layer equation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90 年,216,537-559 8 Hui, W. H., Loh, C. Y.,A new Lagrangian method for steady supersonic flow computation, Part II: slip-line resolution,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2年,103,450-464 9 Hui, W. H., Li, P. Y., Li, Z. W.,A unified coordinate system for solving the two-dimensional Euler equation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9 年,153,596-637 10 Hui, W. H., Kudriakov, S.,Computation of the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using the unified coordinates, 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2002 年, 23,1616-1654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独创了统一坐标方法:它包括Euler和Lagrange 坐标等作为特殊情况, 将它们统一起来,吸收它们的优点而又避免它们的缺点。主要好处是:(1) 准确地捕捉接触面(又称滑移面),(2)准确地捕捉激波,(3) 计算物体绕流时无需生成网格。在应用方面,成功地仿真及预报钱塘江的涌潮。 通讯地址 地址:香港九龙清水湾香港科技大学数学教授兼科学计算研究中心 电话:(852) 2358 7415(O), (852) 2358 2076 (H) 传真:(852) 2358 1643 E-mail: whhui@ust.hk
  • 特邀理事姚伟彬
    姚伟彬
    特邀理事
  • 特邀理事殷瑞兰
    殷瑞兰
    特邀理事
    殷瑞兰 女,江苏省海安县人,1939年3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河流泥沙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长江科学院工作,2001年退休。其中1970年至1984年被派往宜昌葛洲坝工地负责现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先后任专业组长、河流室副主任、河流所副所长、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委员。曾兼任湖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工作。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过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长期从事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因此对模型相似理论、试验技术较为熟悉。主持过葛洲坝、三峡、南水北调、长江中下游防洪等大型工程的科研工作,编写过大量科学研究报告。先后在《长江科学院院报》、《人民长江》、《葛洲坝水利学院学报》、《泥沙研究》、《水科学进展》、《中国水利》、《Lowl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等刊物发表了约40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中一些获全国水利学会、湖北省水利学会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特别是近三年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1篇,被EI索引收录6篇。先后参加多次国际泥沙会议、国际长江防洪会议、中日河工坝工会议、国际高坝水力学会以及国内一些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被邀作特邀报告。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4人。在任院副总工程师期间,主管南水北调、长江中下游防洪等科研项目。现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的科研任务,参加我国与欧共体合作的ANFAS防洪项目。被聘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大模型技术顾问,并任专家顾问组秘书长。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发电机组”中获荣誉证书。
  • 特邀理事 余同希
    余同希
    特邀理事
    简 历 1958年~1964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 1964年~1968年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PhD) 1968年~1979年    一机部所属厂所,设计及研究工程师 1980年~1983年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4年       美国Brown大学研究人员 1984年~1991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力学           教研室主任 1991年       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92年~1995年3月  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 机械工程系           教授(Reader) 1995年4月~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主要任职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 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Swinborne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Int J Mech Sci(国际机械科学学报),Int J Impact Engng(国际冲击 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力学学报:编委 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香港力学学会会长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 香港研究资助局工程评议组成员 荣誉和奖励 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1988 & 1991 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1991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1995 主要论著 1 TX Yu and W Johnson. The Plastica:the large elastic-plastic deflection of a strut. Int J Non-Linear Mech,1982,17,195~209 2 TX Yu and W Johnson. The large elastic-plastic deflection with springback of a circular plate subjected to circum-ferential moments. ASME J Appl Mech,1982,49,507~515 3 TX Yu and W Johnson. Cylindrical bending of metal strips. Metals Technology,1983,10,439~448 4 PS Symonds and TX Yu.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ur in a problem of elastic-plastic beam dynamics. ASME J Appl Mech,1985,52,517~522 5 XQ Wu,C Liu and TX Yu. A bifurcation phenomenon in an elastic-plastic symmetrical shallow truss subjected to symmetrical load. Int J Solids Struct,1987,23,1225~1233 6 余同希. 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  TX Yu and WJ Stronge. Large deflection of a rigid-plastic beam-on-foundation from impact. Int J Impact Engng,1990,9,115~126 8 XD Wang and TX Yu. Parkes revisited:effect of elastic deformation at the root of a cantilever beam. Int J Impact Engng,1991,11,197~209 9 余同希,章亮炽. 塑性弯曲理论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1992 10 WJ Stronge and TX Yu. Dynamic Models for Structural Plasticity. Springer-Verlag,London,1993 11 TX Yu. Elastic effect in the dynamic plast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Chapter 9 in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and Failure,ed. N Jones and T Wierzbicki,341~384,Elsevier,1993 12 余同希,华云龙. 结构塑性动力学引论.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3 XY Su,TX Yu and SR Reid. Inertia-sensitive impact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s. Part I:Effects of inertia and elasticity,Int J Impact Engng,1995,16,651~672 14 TX Yu,JL Yang,SR Reid and CD Austin. Dynamic behaviour of elastic-plastic free-free beam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 Int J Solids Struct,1996,33,2659~2680 15 TX Yu and LC Zhang. Plastic Bend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1996 16 TX Yu,JL Yang and SR Reid. Interaction between reflected elastic flexural waves and a plastic "hinge" i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ulse loaded beams. Int J Impact Engng,1997,19,457~ 475 17 SR Reid,TX Yu and JL Yang. An elastic-plastic hardening-sodtening cantilever beam subjected to a force pulse at its tip:a model for pipe whip. Proc R Soc Lond A 454,1998,997~1029 18 TX Yu,XM Tao and P Xue. Energy-absorbing capacity of grid-domed textile composites.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60,785~800 19 TX Yu and FL Chen. A further study of plastic shear failure of impulsively loaded clamped beams. Int J Impact Engng,2000,24,613~629 20 TX Yu,QP Sun and JK Kim ed.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Plasticity. Trans Tech Publications,Zurich,Switzerland,2000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1 金属板壳在成型过程中的回弹与皱曲; 2 柔性杆件的塑性大变形; 3 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响应与失效; 4 结构动力响应中的异常行为; 5 梁中的塑性弯曲波; 6 惯性敏感能量吸收结构; 7 材料的软化效应和弹性效应对结构动力行为的影响; 8 弹塑性地基梁的静、动力行为; 9 非完善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行为; 10 纺织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性能; 11 工地安全帽及自行车安全帽的抗冲击性能与老化效应; 12 交通安全与防护结构 通讯地址 地址: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
  • 特邀理事 朱建士
    朱建士
    特邀理事
    流体力学专家。湖南长沙人。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历任二机部九院研究实习员、组长、研究室 主任、副研究员、所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是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和型号的物理设计工作,以及爆轰理论、爆炸力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内爆过程首次计算和原子弹中与中子源有关的流体力学过程的研究。主持完成的“核武器的一种新原理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人工核热微聚变增强 装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核武器新构形的理论设计”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著有《理论爆轰物理》(合作)等;撰有《定常爆轰数值模拟中人为粘性与人为反应的选取》、《爆轰中侧向澎涨和人为粘性反应》等论文和研究报告。